《普贤上师言教》的作者是大圆满传承法脉的持明成就者吉美·加卫尼固和第四世佐钦法王美久·囊卡多吉的亲传弟子、佐钦熙日森五明佛学院的第五代法台大堪布、19世纪西藏著名的学者和大成就者佐钦·巴珠仁波切,尊者于佐钦大圆满寺的大威德修行洞中闭关期间,将本寺传承上师们的教言汇编成这本巨著。这本著作完整而圆满地阐释了正修大圆满法之前所必修的前行法,也包含了大圆满正行的殊胜内容。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人类创造出了极为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活条件。当然,这会给我们外在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许多外在困难也能得以解决,但是,我们的内心却总是无法满足,所以,我们的一生总是处于追求享乐的烦恼和痛苦之中。难道没有从中得到解脱的方法吗?
在2500年前,东方古印度的一位王子悉达多,舍弃了奢华享乐的王宫生活,去寻找并得到了永久的内心快乐,他证悟了宇宙的真理。他把他的证悟心得和方法传授给了人们,从此,人们尊称他为佛(觉悟者),把他传授的精神指导方法尊称为佛法。如今,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众生脱离了充满烦恼和痛苦的轮回苦海。而在将来最为先进、最为丰富的物质文明生活当中,人们最不可缺少、最需要的精神指导就是佛法。
这次翻译成汉文出版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是一本以非常通俗易懂的文字、以最贴近人们心灵的言教方法来阐释佛法的经典著作,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的必修课本,并且摄集了藏传佛教其他宗派的殊胜法门如那诺六法、六支加行、时轮金刚、大手印等密法的前行法门以及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等宗派的重要修行内容。
第一篇 共同外前行
第一章 暇满难得
闻法方式
一、 等起
(一)心量广大菩提心之等起
(二)方便广大密咒之等起
二、 行为
(一)所断之行为
1.法器之三过
2.六垢
3.五不持
(二)应取之行为
1.依止四想
2.具足六度
3.依止其他威仪
所讲之法
一、思维本性闲暇
二、 思维特法圆满
(一)五种自圆满
(二)五种他圆满
三、 思维难得之喻
四、 思维数目差别
第二章 寿命无常
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
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六、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七、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
第三章 轮回过患
一、总的思维轮回的痛苦
二、 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的痛苦
(一)地狱之苦
(二)饿鬼之苦
(三)旁生之苦
(四)人类之苦
(五)阿修罗之苦
(六)天人之苦
第四章 业力因果
一、 所断之不善业
(一)杀生
(二)不与取
(三)邪淫
(四)妄语
(五)离间语
(六)恶语
(七)绮语
(八)贪心
(九)害心
(十)邪见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异熟果
(二)等流果
(三)增上果
(四)士用果
二、应行之善业
三、一切业的自性
第五章 解脱功德
一、能获解脱果位之因
二、解脱之果
第六章 依止上师
一、 观察上师
二、依止上师
三、修学上师的意行
第二篇 不共内前行
第一章 皈依
一、皈依的基础
二、皈依的分类
三、皈依的方法
四、皈依的学处
五、皈依的功德
第二章 发殊胜菩提心
一、 修四无量心
(一)修舍无量心
(二)修慈无量心
(三)修悲无量心
(四)修喜无量心
二、 发殊胜菩提心
(一)发心的分类
(二)正式发心
三、 愿行菩提心学处
(一)愿菩提心学处
1.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2.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3.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二)行菩提心学处
1.布施度
2.持戒度
3.安忍度
4.精进度
5.禅定度
6.智慧度
第三章 念修金刚萨埵
一、忏悔之理
二、 四种对治力
(一)所依对治力
(二)厌患对治力
(三)离恶对治力
(四)现行对治力
三、真实念修金刚萨埵
四、念修百字明
五、忏悔之功德
第四章 积累资粮
一、 供曼扎罗
(一)供曼扎罗之必要
(二)所修曼扎罗
(三)供三十七堆曼扎罗
(四)三身曼扎罗
(五)供品洁净
(六)积资之理
二、 古萨里
(一)古萨里之义
(二)施身修法
(三)断法的含义
第五章 上师瑜伽
一、上师瑜伽的重要性
二、 上师瑜伽实修法
(一)明观福田
(二)七支供
1.顶礼支
2.供养支
3.忏悔支
4.随喜支
5.请转法轮支
6.祈请不入涅槃支
7.回向支
(三)专心祈祷
三、 传承上师简介
(一)佛陀心意传
(二)持明表示传
(三)补特伽罗耳传
第三篇 颇瓦法(往生法)
第一章 往生分类 (251)
一、上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
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第二章 颇瓦(往生)修法
一、修炼
二、运用
第三章 颇瓦(往生)仪轨
结文
传承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特色 本书是韦伯*具影响力的著作,是他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部。韦伯力图使用分析统计数字确立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和成...
本书论述了从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由此而起的争论开始,到新文化运动时的整理国故、再到北伐前后两次关于国故和国学的大讨论
美的历程 本书特色 ★李泽厚毕生扛鼎之作,国人必经的美学巡礼。大笔如椽,宏观鸟瞰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艺术流变;慧眼如炬,提纲挈领带引国人重走华夏美学历程。★自19...
品读西学-房龙三部曲-圣经的故事 本书特色 《圣经的故事(房龙三部曲)》:越过战乱和纷争的喧哗,拿撒勒先知的话语明亮地响起,希望爱他的人用宽容一切的终极之爱来疗...
精神现象学:下卷 本书特色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有精神现象学的一些问题作了简单叙述和说明,并且对新黑格尔主义者及其某些著名的黑...
郭庆潘庄子集释与王先谦庄子集解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庄子》作为先秦有名典籍,历代为之作注者不胜枚举。仅有清一代注解《庄子》的文献就很好多,但其成就却少有超越郭庆...
诸天隐韵——道曲概述与鉴赏 内容简介 根植于中国本土,以修真悟道、长生成仙为目的的道教,自东汉顺帝时期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道教自创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借助多种...
同一与差异 本书特色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对同一性问题曾经沉思数年之久,在他的著作中一次又一次提到这个命题。他曾指出《同一与差异》是他发表《...
庄子解说 内容简介 《庄子》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的书,它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是庄子的精神世界,也是庄子的现实世界。有了这部《庄子》,庄子的世界仿佛离我们就不再那么遥...
本书是对《周易》包括《易纪》全文的注释。作者继承象数学的传统,认为《易》辞皆观象而累,故重在以象释《易》。除了依据《易傅
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尼采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尼采的豪放力作,是极度自由精神的产物。该书见解独到,语言绚丽,格言警句比比皆是,以深邃和叛逆惊世骇俗。尼采横...
本书从道德的高度,从对个人与社会的福祉出发,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的共同标
本书主要收录了2011年3月索达吉堪布应邀前往上海,出席“上海慈惠公益基金会”的成立仪式。后又应邀前往复旦、南大、人大,与知识
汉英对照蒙学精品。第2分册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博采众长,选集精品,形式刷新,可谓是国内外同类书中的嚆矢。这不仅表现在每种都有新的英译文,而且还表现在共新颖的编排...
论语导读-国学大讲堂 节选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语。所谓国学,一般...
《文学·苦难:精神资源》兼具比较文学视野、价值现象学思路、"问题意识"和文本细读功夫,结构性剖析和"同情性理解"相结合,引人入
古希腊星象说 本书特色 著名古典语文学家莎德瓦尔德通过重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来描绘希腊人的星空,带着读者穿越历史,使我们可以从另一外角度来梳理古希腊神话。本书不仅...
《皇极经世书》内容简介:北宋理学家、象数之学的代表人物邵雍是一个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之年以成为一个旷世“奇人”,不
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现代重要的体系哲学家,熊十力的哲学理论无疑值得关注。作者以个体与普遍、主观与客观之辨为主线,具体地考察了熊十力哲学演化的...
本书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总体介绍。从最早期的实际性的解释学到最晚期的四合思想(Geviert),作者都基于海德格尔文本做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