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经推例》内容简介:经乃先秦王官之书,汉代经学则由政治学逐渐转变为经学文献学。治经方法也渐由师说家法、章句授受之“因承”,转而为比经推例、群经相明之“推证”。何休、杜预最为简洁地揭示了春秋学的“大义”:《春秋》非射覆之书,褒贬寓于经文之中,更藉由经文与经文的关系呈现。同样,由于训诂材料的缺乏,三礼注释也必须凭借经文上下前后、轻重隆杀的关系做出推论。汉晋经注文本本身也存在彼此发明、前后照应的关系。清人注疏或者纠正了他们的缺漏讹误,但完全秉承了他们的治经方法:比经推例。比经推例最大限度的通联了同类型、同时代的文献,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文本内在条理,几乎必然地成为了经学文献学的核心方法。这是否与经文自身的结构、书写方式有关?比经推例又存在着什么天然的漏洞,会怎样影响经学的阐释?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从春秋三传到舍传言经
第一章 何杜范兼采二传
第一节 孔疏主杜不主贾服
(一)贾服杂引公毂,自扰左氏
(二)杜注孔疏排公毂,兼排贾服
(三)杜预兼取公毂,不乱本传
第二节 兼取二家,弥缝本传
(一)何范兼取二传
(二)徐杨弥缝公毂
(三)孔钟采史言经
第二章 比经推例,守传言经
第一节 比经定例,据例说经
(一)公毂比经定例
(二)左氏发凡
(三)据例说经
第二节 就史言经,据经断史
(一)公毂不见国史,据经断史
(二)左传就史合经,以事传经
(三)事不可考,须以经例断之
第三章 舍传言经
第一节 何郑分袒
第二节 经传内证:属辞比事
(一)三传传例辨析
(二)后学为新例以传经
第三节 经史外证:引经证经
(一)五经相证
(二)史地相证
(三)义理相证
第二部分 从郑注三礼到礼是郑学
第一章 注疏通例
第一节 降杀以等,推次以当
(一)推差次以补经所未言、以明经所指、以为校勘训诂
(二)推差次之例不本于郑玄,毛传先郑许慎已用
(三)清人所推差次例
第二节 举轻明重,据非推是
(一)正向推论:举轻明重,举重包轻
(二)反向推论:据非推是,据有言无
第三节 上下相照,彼此互文
(一)上下相照例
(二)前后平列例
(三)彼此互文例
(四)具文省文例
(五)类比推论例
第二章 仪礼繁密:排比经记,发凡言例
第一节 排比上下通连经记(上):详略互明,相兼乃具
(一)经记相明
(二)同篇前后相明
(三)诸篇相兼乃具
第二节 排比上下通连经记(下)
(一)据同篇见隆杀
(二)据诸篇见尊卑
第三节 就经明例据例通经
(一)传记注疏发经例
(二)经例不合,则出注以说
(三)就经明例,据例通经
第三章 周礼广大:参合六官,通连五经
第一节 参合六官
(一)目凡主属例
(二)尊卑差次例
(三)平列互文例
(四)通连相明例
第二节 通连五经
(一)仪礼礼记
(二)五经传记
(三)子史谶纬汉官
附:礼记纷错:调和三礼折衷诸说
(一)以夏殷礼当之
(二)以畿内畿外当之
(三)以特例当之
第三部分 比经推例之经学意义
第一章 “比经推例”得失考
第一节 经文文本特征
(一)上下变文,前后相照
(二)经例贯通,就例求经
(三)五经相合,通连以证
第二节 经文易生岐解处
(一)经文简奥,所指难明
(二)所比之经、所据之例难明
(三)经文相异,不能强合
第三节 “比经推例”运用之失
(一)妄生义例,牵合失当
(二)用例失当,拘例说经
第二章 师说相承学尚通达
参考文献
周易集解 本书特色 唐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远承汉《易》,近及魏、晋、唐《易》,后启宋明《易》学,更是清儒研究汉《易》的凭借。于义理与象数《易》学均有着极其...
《新约概论》对新约的历史背景、耶稣的福音信息、初期教会的发展历史以及新约各卷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清晰明了的概述。作者融可读
中世纪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针对国内外哲学史界“鄙视”和“敌视”中世纪哲学的理论倾向,本书从哲学乃“对时代精神的实质的思维”以及全部哲学史乃一“有必然性的、有次序...
中国的佛教 本书特色 佛教起源于印度,数百年后才传入中国。本书则主要向你阐述了成长中的中国佛教,全盛时期的中国佛教,宋明以后的中国佛教,喜玛拉雅山的麓的佛教,云...
周易口诀义疏证 内容简介 庚戌孟冬,余得古经解汇函重刻孙本《周易口诀义》,爱而读之。观其易注,既以王辅嗣注、孔颖达疏为宗,复征引子夏、马融、荀爽、郑玄、虞翻、陆...
《王阳明》三部曲,是迄今首部讲述王阳明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也是一部阳明心学入门必备读物。本书百分之九十的内容来自史料,
《后民族结构》分“民族语境”、“后民族结构”、“现代性的自我理解”、“反对克隆人的论据”四个部分,收录了12篇文章,集中反
不朽圣像100-最后的晚餐 内容简介 *后的晚餐是*著名和为人所知的圣经故事。在逾越节的前夜,耶稣知道他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了,所以召集门徒一起共进*后的晚餐。...
逻辑学(上卷) 本书特色 黑格尔的《逻辑学》,通称“大逻辑”,以别于《哲学全书》中的**部分“逻辑学”,即通称的“小逻辑”。黑格尔编著的《逻辑学(上)》共分“有...
无障碍读老子.庄子 本书特色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道家*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
庄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本书特色 赏读这部奇书,能知淡泊名利不是逃避现实,文学雅兴尽在其中。庄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内容简介 《庄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目录编者引论: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一编现象学概论纯粹逻辑学的观念现象学的观念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
易经智慧解析 本书特色 《易经》是一门模拟未来宇宙变化趋势(规律)的神秘预测学,古往今来,从帝王将相到寻常百姓,从鸿儒博生到江湖术士,皆以此来求知国之兴衰、人之...
善听 本书特色 一夕善听,受益终身!慈惠法师几十年弘法生涯的精华凝聚。星云大师和余秋雨倾情推荐,邀您一同参与这场圣洁的精神聚会!善听 目录 推荐序一推荐序二自序...
这是一部行谊年谱,也是一部学术年谱,不但介绍了太虚大师的一生行踪,还扼要而有条理地介绍了太虚太师的思想。字字有根据,事事
《云冈日记:战争时期的佛教石窟调查》摘录了作者1938-1944年调查云冈石窟时的日记,客观地记述了当时的工作情况与云冈的风貌。《
生育对话录 本书特色 我笃信生育是*严肃的生活哲学我既不逃避对生育的怀疑也不逃避对生命的深情——宋涵《生育对话录》诚实地探讨了女性生育困...
马上沉思录 内容简介 前言:一本写给自己的书0l品质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02父辈的教诲使我保持了青春之美03来自命运的东西并不脱离本性04唯一能从人那里夺走的只是...
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 本书特色 《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以对专名的指称和意义问题的研究为基础,然后运用所得到的结果对...
晏阳初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本《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入选的思想家,主要是活跃在1840年至1949年之间的思想人物。但中共领袖人物,因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