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帮助》是作者经过五年的考虑斟酌,而接受编辑刘景琳先生的建议写的。《老子的帮助》给我们老子的帮助: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
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覆l生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人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
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模糊恍惚。
一·老子的帮助(前言)二·意译与证词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知美即恶 第三章 虚心实腹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玄牝 第七章 无私成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如婴儿乎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 第十四章 夷希微混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我独昏昏 第二十一章 惟恍惟惚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第二十三章 飘风骤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 名有知止 第三十三章 自胜者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 第三十五章 淡乎无味 第三十六章 欲取固予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 第三十九章 天得一以清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明道若昧 第四十二章 一生二、三 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大直若屈 第四十六章 却走马以粪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以身观身 第五十五章 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 是谓玄同 第五十七章 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 第五十九章 莫若啬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国下小国 第六十二章 道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味无味 第六十四章 未兆易谋 第六十五章 将以愚之 第六十六章 善下能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善战不怒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第七十一章 病病不病 第七十二章 是以不厌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难治轻死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道与人道 第七十八章 受国之垢 第七十九章 天道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三·老子的精彩 至上论——中国式的终极追寻:概念崇拜与:质主义 道是怎么来的 无为论 价值论 老子的数学观念 美的哲学——论《道德经》的审美意义 逆向思维的方法论 论老子之老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 无为 有无之间
纯粹理性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
真理的意义:《实用主义》续篇 内容简介 继《实用主义》之后,威廉·詹姆斯把关于真理的演讲、评论或论述合辑为《真理的意义》,首次出版于1909年。我们重新踏勘这百...
到 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批评大家埃德蒙威尔逊的早期代表作,从历史写作与历史行动的关联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主义的观念是怎样...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运用“文化学的方法”、比较方法、“时段理论”等方法,以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为研究对象,探讨西方逻辑东渐与...
当代学术思想文库高宣扬作品---后现代论 本书特色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在其结果中的现代主义,而是在其诞生状态中,而且这种诞生状态又是持续不断的。——利奥塔当代学...
亚里士多德.理性.自由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收集的是作者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个人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是为编写《希腊哲学史》做准备的,有的是讨论研究中发生的问...
本书是世界知名古典哲学家多罗西娅•弗雷德教授应"中国人民大学古希腊哲学名师讲座系列"之邀首次访问中国所作讲座的讲稿,共七篇。
时间性:a study to the key words of aesthetics 本书特色 刘彦顺编著的《时间性--美学关键词研究》对中西方美学史中典型个案...
山房涉事 本书特色 释明鉴编著的《山房涉事》是“生活禅”系列中的一种。明鉴法师以出家人之心、用涉世之笔,书写市井里的平凡小事、行旅风尘、古今艺术的博大、古今佛门...
上药真诀(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中国历代典籍中辑录了有关传统医学经典数十种,系统整理了传统医学中健康调理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全书内容包括《抱朴子论》《存神...
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 本书特色 品鉴古今智慧 畅游精神世界 领悟先贤思想 追求诗意人生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哲学十五讲》是一部通俗的中国古代哲学...
盛世兴学-光明日报光明讲坛辑录 本书特色 “光明讲坛”创办于2006年5月18日,每周一期,对开通版,至2007年底已出版38期...
丹道今诠-(上下册)-(增订本) 本书特色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丹经,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朴实说理,大畅玄风”,系统阐述了道教内丹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中国哲学小史 本书特色本书乃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撰写的一本中国哲学史的入门著作。作品以人物入手,阐释先秦诸子以至宋明诸家的哲学思想,将数千年来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与...
续指月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潭州福严文演禅师、绍兴东山觉禅师、平江宝华显禅师、台州天封觉禅师、抚洲白杨法顺禅师等内容。续指月录 目录 序续指月录序续指月录凡例...
英中文双语读本--尼采论善恶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之爱好者或专家,德国文明之爱好者或反对者,人生观已成之"成人"或人生观未定之“青年”,文化史专家或爱好者,大中小...
从古汉字谈中国先秦哲学 本书特色 兰夏自年轻时起就喜欢阅读西方哲学经典,尤其喜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对马恩著作也喜爱有加。工...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活的隐喻 本书特色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继《意志哲学》和《历史与真理》之后的第三部主要著作,是关于隐喻的专著。全书由八篇论文组成...
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 内容简介 黑格尔1770年8月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
和生论 本书特色 “和”的完满境界,老予称“得一”,并说“万物得一以生”,认定万物都是和合而生成,和睦而生存,和谐而生衍的,故人类须贵和重生。宇宙万物究竟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