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为唐代陆羽所著,大概成书于唐上元初年,陆羽隐居湖州苕溪之时。《茶经》既反映了唐代茶业的兴盛,又是中国茶学的拓荒之作,也是后世茶书的楷模。全书共十篇,在《一之源》、《二之具》等前六篇中,陆羽详细介绍了茶的起源及鉴别方法、制造饼茶的器具、煎茶与饮茶的器具、煎茶的方法、茶的饮用方法等内容。在《七之事》中,主要收集了大量陆羽之前的茶史资料;《八之出》中,主要介绍了唐代茶业的主要产地,并分级品评。这都为后人研究唐代茶业的发展提供了详细的资料。《茶经》以其丰富的内容对中国乃至世界茶史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书译注,以陶氏影宋《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并校以多种版本,以求详实、准确。译注者在对原书进行校勘的基础上,对各种术语、名词作了科学的注释,并有白话文翻译,以帮助读者理解这部古代科技著作。本书还收录了宋代蔡襄的《茶录》和宋代《品茶要录》,一并解释、翻译,希望读者能够对中国茶业的发展和饮茶习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出版说明前言凡例茶经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茶录 序 上篇论茶 下篇论茶器 后序品茶要录 序 一、采造过时 二、白合盗叶 三、入杂 四、蒸不熟 五、过熟 六、焦釜 七、压黄 八、渍膏 九、伤焙 十、辨壑源、沙溪 后论茶疏 产茶 今古制法 采摘 炒茶 齐中制法 收藏 置顿 取用 包裹 日用顿置 择水 贮水 舀水 煮水器 火候 烹点 秤量 汤候 瓯注 荡涤 饮啜 论客 茶所 洗茶 童子 饮时 宜辍 不宜用 不宜近 良友 出游 权宜 虎林水 宜节 辨讹 考本
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 内容简介 《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由冯达文、郭齐勇两教授主编。全书约70万字,时间跨度自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共...
宣传语: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经久不衰的人生指南《天路历程》是清教徒约翰·班扬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被后人誉为“最有永恒意义的
老庄名篇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位有名可考的哲学家,他留下的《老子》(又名《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余言”,却对其后的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其他各国...
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 作者简介 p>万东美(1 899~1 977) 名殉,字东美,1 8 9 9年生于安徽桐城.系硕儒方苞第十六代子孙。幼年即受中国古...
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他) 本书特色 一个中国学者与当代世界一流学者的学术对话与心灵碰撞,一次对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深层感悟与多维反思,对话与反思带您...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浅释 本书特色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浅释》由宣化法师口述,《楞严经》里〈四种清净明诲〉说得非常地正确,非常地肯定,就说这个...
翻阅《傅佩荣细说老子(大众国学讲堂)》,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就是“白话译文一再重复”。在《傅佩荣细说老子(大众国学讲堂)》中,
国语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古籍,所记内容以春秋史事为主,不少记叙与左傅相表裹,汉书苏文志将其与左傅亚列入“春秋家”,故自汉人以
中华圣贤经-中华经典藏书 本书特色《中华圣贤经》虽然内容博大,但力求句句经典,有的寓意深刻,饱含人生哲理,读之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
本书是西方哲学的导论或者入门,其叙述方式有别于一般的西方哲学史。对于初次接触西方哲学的读者来说,读哲学史往往使他们迷失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法文版:第四十三卷:第一卷:资本论 本书特色 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在个别情况下,为了保持一部著作或一组文献的完整性和有...
学问中国 内容简介 我们特别邀请了8位有代表性的著名青年学者分别从各自思想领域表达了他们在建设新一代中国的思想学术时所思考的部分重要问题和各自富有创造性的观点。...
《佛教:生死学》在生死学上不仅自成体系,且非常独特,不刻意追求生死,但也不反对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证悟无限的生命,要
于丹-《庄子》心得 本书特色 和于丹一起,在庄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心灵邀游。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诵。大家都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
知识哲学疏论 本书特色 《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以“立足大众、传播文化、美美与共”为宗旨,旨在面向广大的大众读者传承和共享优秀文化成果。丛书是启...
关于本书的编著体例,有必要在这里作一个交代。全书由正文与附录两大部分组成。正文按科次先后排列,一般包括状元小传、殿试题、
论语 本书特色 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如生命之树常青,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无形之魂,主要在于有一部经典性的传家之宝——也是一部镇世镇心之宝——《论语》,它...
人性论(全四册)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多位专家学者指导分类选目的,其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类,...
菜根谭-国文珍品文库 本书特色 《菜根谭》中充满了思辩。“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 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辩证就有了弹性,在生活...
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丛书--西化思潮的源流与评价 本书特色 该书对20世纪细化思潮的考察份19世纪的“中体系用”思潮、辛亥革命前后的西化思潮、新文化运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