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是儒家典籍“九经”之一,《仪礼》十七篇中之《丧服》与其他诸篇体例很不相同,以讨论先秦丧服服叙和服制为主题,文辞简约,内容繁复。本书绘制丧服服叙、变除图(表)共计68幅,每幅图后笔者对《丧服》经、记、传文依图重新做了释文和按语。《图释》可以作为一部阅读《丧服》的讲义或者辅助工具书来使用,帮助读者更深一步理解先秦礼制的内涵,认识繁缛仪节背后所蕴含的“周礼精神”。
前言
序篇 緒論與體例
上編 喪服服敘圖釋
第一篇 爲本族服圖
1.00 上殺、下殺、旁殺五服圖
1.01 嫡長子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1.02 嫡長子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無主者)
1.03 庶子(不爲父後者)爲本族服圖
1.04 爲人後者爲所後者族服圖
1.05 爲人後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1.06 嫡長子爲諸母服圖
1.07 庶子(爲父後者)爲諸母服圖
1.08 庶子(不爲父後者)爲諸母服圖
1.09 爲從母嫁之繼父族服圖
1.10 嫡長子爲本族長殤圖
1.11 嫡長子爲本族中殤圖
1.12 嫡長子爲本族下殤圖
第二篇 妻妾爲夫族服圖
2.01 妻爲夫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2.02 妻爲夫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無主者)
2.03 妻爲夫族長殤服圖
2.04 妻爲夫族中殤服圖
2.05 妻爲夫族下殤服圖
*2.06 妾爲君(丈夫爲士)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第三篇 女子子爲本族服圖
3.01 女子子適人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3.02 女子子適人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屬適人無主者)
3.03 女子子許嫁尚在室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3.04 女子子適人無主者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人者)
第四篇 爲外族服圖
4.01 爲母族服圖
4.02 庶子爲君母族服圖
4.03 爲妻族服圖
4.04 爲姑之夫族服圖
4.05 (男子)爲姐妹之夫族服圖
4.06 (女子)爲姐妹之夫族服圖
4.07 爲壻(女子子之夫)族服圖
第五篇 大夫、大夫之子服圖
5.01 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士服圖(女性親屬適士者)
5.02 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大夫服圖(女性親屬適大夫者)
5.03 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大夫服圖(女性親屬適大夫無主者)
5.04 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長殤服圖
5.05 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中殤服圖
5.06 大夫、大夫之子爲本族下殤服圖
5.07 大夫之庶子(父在)爲本族士服圖(女性親屬適士者)
*5.08 大夫之妻爲夫族大夫服圖(女性親屬適大夫者)
*5.09 女子子適大夫者爲本族大夫服圖(女性親屬適大夫者)
第六篇 公、公子爲本族服圖
6.01 公(諸侯)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士、大夫者)
6.02 公(諸侯)爲本族服圖(女性親屬適國君者)
6.03 公(諸侯)爲本族殤服圖
6.04 公(諸侯)之世子爲本族服圖
6.05 公(諸侯)之衆子爲本族服圖
6.06 公(諸侯)之昆弟爲本族服圖
第七篇 爲大宗服圖
7.01 小宗族人爲大宗之族服圖
7.02 小宗族人(爲大夫)爲大宗之族服圖
第八篇 君臣服圖
8.01 大夫、士爲君(諸侯)族服圖
8.02 大夫、士爲舊君(諸侯)族服圖
8.03 庶人爲君(諸侯)族服圖
8.04 寄公(諸侯)爲所寓(諸侯)服圖
8.05 君(諸侯)爲大夫服圖
8.06 大夫爲大夫服圖
8.07 大夫、公士爲貴臣服圖
8.08 諸侯爲天子服圖
8.09 諸侯之大夫(陪臣)爲天子服圖
第九篇 爲朋友服圖
9.01 爲朋友服圖
下編 喪服變除表解
第十篇 《儀禮》喪服變除表
10.01 斬衰三年喪服變除表
10.02 齊衰三年喪服變除表
10.03 齊衰杖期喪服變除表
10.04 齊衰不杖期喪服變除表
10.05 齊衰三月喪服變除表
10.06 大功無受者喪服變除表
10.07 大功九月喪服變除表
10.08 繐衰喪服變除表
10.09 小功無受者喪服變除表
10.10 小功五月喪服變除表
10.11 緦麻三月(成人、殤)喪服變除表
附録一 《儀禮•喪服》標準編號及圖號索引
附録二 《禮記》喪服相關章節編號及圖號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现代卷-东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东方哲学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远和、李甦平、周贵华、孙晶主编。该书共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
共同事业的哲学(全二册) 内容简介 一年之中的一系列教会节日就是一套完整的教育儿子的课程。在这些节日里,学习公民和人的职责即法律性和经济性职责的人摆脱了理论,而...
《周易表解》用表解形式阐释《周易》经传,共分四卷百表,每表辅以解说。卷一:《说卦》、《序卦》、《杂卦》;卷二:上经(彖上、
周易与夫妻之道 本书特色 本书》六十四卦以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圆状循环之象,教人如何对待人生,走好人生,圆满人生;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
心灵治疗与宇宙传统 本书特色 《心灵治疗与宇宙传统》认为,当疾病发生时,治疗学不仅可适用于实质上的身体和生理,而且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精神性功能与其对应的能量。为...
《韩非子新校注(全2册)》是《韩非子》的校注本,它选择精良的版本加以校勘,以汇集前人注释成果和体现当代学术水准为主。撰者在阐
禅修入门 本书特色 虚云老和尚诞辰170周年、圆寂50周年纪念!*正宗的禅修方法,*便捷的禅修途径!虚云是近千年来*伟大的高僧之一,一生历经艰难曲折,复兴寺庙数...
提问韩非子 本书特色 韩非于是先秦时期*后一位思想大家。他不只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儒、法、道、墨诸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采诸子百家学说之精...
英中文双语读本--尼采论善恶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之爱好者或专家,德国文明之爱好者或反对者,人生观已成之"成人"或人生观未定之“青年”,文化史专家或爱好者,大中小...
蔡尚思全集-集外集补编 本书特色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全集》,共八大卷,因时间仓促,故资料未能收集齐全。近十年来,学界又发现了不少尚未收录的蔡尚...
楞严学与人类生命健康之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学新知文库》系列之一的《楞严学与人类生命健康之研究》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楞严学中的五蕴观与现代医学的心身观、楞...
老子新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其七十年代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的《老子新校》的基础上,参考七十年代以来两岸三地的各种《老子》新校新注加以审定改写而成的,广涉《老子...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本书特色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华人教材史的史迹探索论文集。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海外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的力作...
超越生死 本书特色 印度*著名的韦达文化权威a.c.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在本书中对古老的瑜伽梵文经典给予深度解析,自从古至今那些伟大的圣哲、学者、瑜伽...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内容简介: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
驯服欲望(施特劳斯笔下的色诺芬撰述)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黑格尔、马克思和基督教;哲学与政治;普遍均质国家的可倡导性等内容。本书是一本文集。集中了一些为理解施特...
中国哲学的历程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中国哲学的历程》是一部颇见功力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特色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为巴蜀书社出版。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内容简介 革命思想或批判...
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 本书特色 《出版说明》(傅佩荣,2012年5月撰)学习儒家,不能错过《孟子》。代表孔子思想的是《论语》,但是《论语》像是格言录,言简意赅...
刘君祖完全破解-第三辑 本书特色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内容简介:作为华夏文化的思想源头,《易经》以其“制器尚象”、“开物成务”的实学特质,统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