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生,1934年生于沈阳(原籍山东省龙口)。七岁时移居北京(当时称作北平),先后毕业于北师附小、北师附中。14岁时随家人迁入台湾,1958年获台湾大学历史系文学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70年开始执教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该系荣誉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该书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于1988出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1988)、《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1989)、《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合著,1994)、《从公民社会谈起》(预定2007年出版)等。
目录
自序
中国人文的重建
什么是理性
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
再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
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两种关于如何构成政治秩序的观念
――兼论容忍与自由
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
――兼论五四精神、五四目标与五四思想
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
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
――一一个道德保守主义含混性的实例
“开放心灵”的认识与了解
――一对“五四”中西文化接触的反省
一些关于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意见
超越那没有生机的两极
民初“科学主义”的兴起与含意
――对“科学与玄学”之争的研究
不以考据为中心目的之人文研究
民主自由与中国的创造转化
一个培育博士的独特机构:“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
――兼论为什么要精读原典?
四殷海光先生一生奋斗的永恒意义
在转型的时代中一个知识分子的沉思与建议
――为纪念先师殷海光先生逝世十周年而作
海耶克教授
学术工作者的两个类型
五钟理和、《原乡人》与中国人文精神
黄春明的小说在思想上的意义
如何做个政治家?
――为祝贺新生代台北市议员当选而作
面对未来的关怀
索引
鲁迅在少年时期就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版画艺术。虽然后来他主要精力放在了写作上,但对版画艺术的热爱之情并未削减。
《女人不可以穷》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女性励志方面的书,书中有39篇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用犀利却有温度的文字提倡女性自我意识
《西利斯》于1744年初版于都柏林。连这版在内,当年一共印行了6版,其中都柏林出2版,伦敦出4版。1747年,经过贝克莱的修订又出了
《植物猎人的世界收藏》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值得珍存鉴赏的作品,讲述了关于世界各地植物发现的非凡故事,以及这些故事
《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内容简介:城市,充溢着现代性理念的投影,而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又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物
《北平笺谱(套装共6册)》一方面是为了保存民族的文化遗产,一方面是为新生的艺术提供营养。今天西冷印社的同志们与费君重印此书,
《菜鸟的Excel函数修炼手册》内容简介:全书共分24课,前4课是学习Excel公式和函数必须掌握的基础概念,从第5课开始进入Excel函数的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标准教程:Word/Excel/PPT三合一(实战微课版)》内容简介:全书共12章,其内容涵盖Word文档的编排与处理、Ex
《热风》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杂文四十一篇。1925年11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十版次。鲁迅在《新青年》的《随
《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世纪言说)》选收了12篇文章。即《智慧偏至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分裂》、《为热带人
《下町火箭4:八咫鸦》内容简介:“下町火箭”系列最终章。助力火箭升空,成功发送卫星八咫鸦后,佃制作所与老冤家帝国重工又同时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全书分为六卷,卷卷都能感受出那种“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恬淡心境。它不止写爱、写情、写自然,写人文生活的见
《尼尔·盖曼随笔集(独家首发)》内容简介:☆雨果奖、星云奖等30余项幻想文学大奖得主,当代幻想文学巨匠尼尔·盖曼首部非虚构作
舒芜先生深刻地揭露了这部男性针对女性的性奴役的中国历史的残酷与荒谬,而这又是与他强烈的时代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揭露历史
《昨夜的第1001只羊:献给失眠人的小书》内容简介:每个失眠的人想听到的话不是“别想太多”,而是“你不孤单”。这是献给失眠人的
《一路随笔》内容简介:工作之余纪录生活的点滴与感悟;喧嚣过后对这个社会诸象作出一次又一次无情剖析与另类思考;夜深之时在心最
这是一本神秘又低调的小破书。可神秘可神秘了。也可低调可低调了。到底有多神秘呢?到底有多低调呢?你猜……作者简介 东东枪自
《毒辣端庄》为其散文作品集。方希自诩《毒辣端庄》是边缘散文的集子。她在书中大谈所有感兴趣的事,包括男生宿舍后半夜的话题,
JohnHo以圖文述說他成長的快樂與輕狂事。讓我們一同進入不同階段的JohnHo的內心世界--那裡有天天見面的老師同學、一起廝混的淘
《鲁迅:为爱情作证》通过“彷徨于无地”、“一掷我身中的迟暮”、“我梦见”、“我坦然,欣然”四部分,对《野草》这部作品中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