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简介:
一九六八年生,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大学驻校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阅读》《布老虎散文》主编、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至今已出版作品40余种。
创作以散文为主,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长于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写作资源,梳理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以当今时代的视角反思历史,同时以历史为依据反思当下。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为主题的系列丛书《祝勇文化笔记》,至今已出版9种。有《祝勇作品集》出版。
2002年以来,创作逐渐聚焦到明清历史题材的写作上。这一方面由于北京有大量的明清历史遗存,启发着他探索历史的真相,使他获得了强大的言说冲动,作为一个对历史敏感的写作者,他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想象和表述历史,另一方面,他的写作,得到了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等相关领导和学者的大力支持,使他对清宫历史有了更加深入了解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以故宫以主题的长篇历史散文《旧宫殿》曾在《花城》杂志以头题发表,现已出版五版,获“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提名奖、中国作协郭沫若散文奖,影响巨大。前文化部副部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郑欣淼先生说:“祝勇很早就把关注点聚集到了明清历史,特别是紫禁城上面来,他不仅沉潜于史料,而且对紫禁城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这种扎实稳健的风格,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难能可贵。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的灵活的视角,这刚好有利于发挥他的特点,对紫禁城作出与他人不同的阐释,使他的作品,成为一种独特的文本。”著名作家莫言认为:“在祝勇的所有创作中,《旧宫殿》是最成功的一部。他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游刃有余——他的学术功底、语言优势和驾驭叙事的能力。”以清代历史(尤其是清末民初历史)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散文集《纸天堂》已由三联书店出版。
2011年任北京电视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辛亥》总撰稿。这部纪录片,仍然是以清宫为视角,对辛亥革命进行观察和反思。同年8月,长篇非虚构作品《辛亥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它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史,而是一部中国现代化转型史。它站在一个更加广泛的视角上,回望这场革命,评判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历史转折关头所扮演的角色。新鲜的角度,与大量珍稀史料,这使这一作品在2011年诸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第一章 末世
慈禧太后的许多举动是自相矛盾的,她推行新政,却对维新党人怀恨在
心,连姓名都在禁忌之列;她明志雪耻,却从不改她的奢华本性。
第二章 冬眠
端方的改革,势必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以风水迷信为立论依据的李
国杰的奏折显然是端方反对派的集体构陷,是忌妒、仇恨和阴谋的混合物。
第三章 春雪
朝廷宣布“皇族内阁”的那一晚,杨度或许会想起孙中山当年在东京对他
说的话:“与清政府谈改革,无异于与虎谋皮。”
第四章 标靶
生死存亡之际,载涛没有看到同仇敌忾的景象。帝国的同林鸟们表现出
惊人的自私、怯懦和冷漠,让心怀大志、却没有作战经验的载涛感到无
所适从。
第五章 车站
站房内,一灯如豆,照亮吴禄贞的面孔。这是一个能够改变历史方向的夜
晚,在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夜里,注定有人要死,有人要活。那些在晨光
中一梦醒来的人们,一定会为现实的突变而深感错愕。
第六章 风向
在孙中山就职这一天,唐绍仪在左右为难的处境中,让冯耿光给袁世凯发去
电文,辞去议和代表之职。但他并没有离开上海,北南对话仍然因他的存在
而藕断丝连。
第七章 船票
大连码头,梁启超自戊戌年那个血腥的秋天在天津登上日本军舰黯然去国
以来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他的眼睛湿了,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在胸中鼓
荡。这一次,他要用自己的成功告慰“六君子”的鲜血。
第八章 血海
汪精卫挥泪斩马谡,袁世凯则心领神会,通州城下,屠刀疯狂起落。革命
者的头颅,成为帝国祭坛上的牺牲。
第九章 背影
隆裕太后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晨,她梳洗罢,冠服整肃,等待早朝,
一直等到十点钟,宫殿里仍然一片空旷,连一只鸟的影子都没有。
第十章 广场
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的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
以公民的身份走上皇城的城楼,第一次借用皇帝的视角,伫望这座从前的帝
都,“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大字标语,已悄然悬挂
激战北洋-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 内容简介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辛亥革命,大浪淘沙;民国初年,风云际会。激...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修订增补版 本书特色 《战天京》是清史研究者谭伯牛关于晚清历史的经典之作。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围绕晚清中国的政治军事大事件—...
盛唐结局是地狱-血腥的盛唐-7-大结局 本书特色 在*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
《革故鼎新:帝国斜阳与战后世界》内容简介:历经风云变幻的20世纪和全球化浪潮 英国如何应对两次世界大战和帝国衰亡 在战后秩序中
早期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史料集-(六)-(英文影印版) 本书特色 《希腊罗马文献集》旨在为古典学的学生和学者提供原始史料汇编,其中收入了古典史领域的关键文献,并翻...
历史重案 本书特色 宫廷阴谋、美女间谍、神秘囚犯、诡异绑架、冷血杀手、刺客谜团、凶悍强盗、恐怖狼兽、离奇匿名信……,这里有整个西方*爱谈论的案件,它们影响了历史...
1930至40年代偽軍的興滅,與抗日戰爭、國共的武裝衝突、以及戰後蘇聯在東北與內蒙的活動等因素息息相關,偽軍交織在民族情感與個
《超级记忆术》内容简介:优秀的记忆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人的记忆替力是超乎想象的,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只要掌
《伯利恒:一座小城的前世今生》内容简介:伯利恒,是一座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古老城镇,被誉为“世界历史的支点”,那里承载着如此多
喀喇昆仑公路沿线人类文明古迹 内容简介 随着我们这一美丽宇宙的形成,时间和历史也诞生了。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总有这样一批人,他们用自己的笔记录下历史的跌宕起伏,传...
中国古代纪时考 本书特色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
46亿年的地球物语:地球起源到今天的全部历史 本书特色 到现在,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大气、山川、海洋、火山等地球上的一切都在述说着她传奇的生命历程。...
《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内容简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为
史华慈学谱 内容简介 本杰明·史华慈(1916—1999)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教授,美国著名中国学家、人类文明比较研究专家,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中国研究的...
灾难改变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简介: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中国救荒史》于20世纪30年代的研究显示,我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
《英语人名词语趣谈》内容简介:你知道吗,boycott(抵制)、July(七月)、sandwich(三明治)都跟历史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
太平天国兴亡录 本书特色 1.史料+文学+实证+推理,以史诗笔法、工匠精神,写尽乱世浩劫中的血性与人性。陈舜臣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合理推理,*后以...
《现代政治分析》初版的1963年,正是美国政治学的行为主义最为盛行的时侯。行为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政治学说,只是政治学研究中
汉籍东渐及日藏古文献论考稿 内容简介 本書所收論文,作者有日本學者靜永健與中國學者陳翀(其中靜永健的文章由陳翀翻譯)。其內容包括漢籍東漸及其在日本的傳播與受容,...
本书借助对19世纪常州张氏一门“才女”的研究,从女性的视角审视战争、叛乱、外敌入侵、王朝衰落等大事件的阴影笼罩下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