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纲要(增补本)》由雷海宗所著,原为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中国通史教材,讲授对象主要为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因其广博而不失精细的特点,受众多学生的追捧,常常是“听者盈门,济济一堂”。无论史学观点还是编纂方式,《国史纲要(增补本)》均不同于其他通史,特别与当时盛行的“考证派”大相径庭,反映了作者一向重视综合和通识的治史特点,尤其是将中国历史划分为史前时期、封建时期和专制时期,逻辑严密,脉络清晰,成一家之说,无疑是一部开风气之先的佳作。
第一章 地理与史前时代? 一 地 理 二 史前时代——石器时代 三 史前时代——金石并用期 四 史前时代——宗教 五 史前时代——文化程度之不齐第二章 殷商政治与文化 (前1300~前1027) 一 商代的王权 二 甲骨文第三章 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 (前1027~前771) 一 封建政治 二 贵族生活 三 封建社会——庶民 四 封建社会——士族第四章 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 (前1027~前771) 一 营建洛邑,封藩建国 二 开疆拓土第五章 成周宗教 一 宇宙观与神祇神话 二 教 士 三 坛庙与祭祀 四 大武舞第六章 封建帝国之崩溃(前900~前771) 一 西周的衰微 二 平王东迁第七章 春秋列国之形成 (前770~前670) 一 郑之盛强 二 四强之兴起 三 社会变化第八章 霸政时期(前685~前612) 一 齐桓公与管仲 二 宋襄公图霸 三 晋文襄霸业第九章 晋楚争盟?(前620~前505) 一 晋楚消长 二 向戌弭兵 三 晋楚并衰与吴之兴起第十章 春秋时代思想 一 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二 周 易 三 孔子与儒家第十一章 吴越之争(前505~前473) 一 吴国称霸 二 越国后来居上第十二章 七雄局面之成立(前473~前362) 一 三晋田齐 二 秦楚内乱与复兴 三 越之乱亡与燕之渐兴 四 诸小国之渐趋灭亡 五 周之丧土与分裂 六 新军器与新战术 七 魏之图强与失败 八 列强之拓土 九 社会革命第十三章 合纵与连横(前361~前311) 一 商鞅变法 二 变法后之发展 三 秦霸天下第十四章 秦之独强 (前310~前272) 一 东帝与西帝 二 齐之一败涂地 三 楚之削弱第十五章 战国诸子 一 治国平天下之道 二 激烈的争鸣第十六章 秦并六国(前271~前211) ? 一 大败三晋 二 秦灭周 三 燕与三晋 四 末次合纵与最后努力 五 六国之单独困斗与继灭第十七章 专制一统之初试及其失败(前221~前202) 一 秦始皇之一统政策与旧势力之反动 二 秦 亡 三 楚汉之争第十八章 汉代政治 (前202~88) 一 官 制 二 兵 制 三 汉初所谓“封建”问题与外戚之患第十九章 汉代社会与经济(前202~88) 一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氏与姓之混淆 二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迁徙赐姓与变姓 三 新阶级制度——大地主与农民奴婢 四 新阶级制度——商贾 五 新阶级制度——贵贱贫富与社会改革 六 新阶级制度——四民之并为臣妾第二十章 汉代武功(前202~88) 一 武功伟人 二 匈 奴 三 西 域 四 朝鲜百粤与西南夷 五 文化势力之播及日本第二十一章 汉代内政(前202~88)? 一 帝制名实与皇帝崇拜 二 皇权与宦官幸臣 三 皇权与外戚 四 皇权与地方官 五 中兴之治 六 听天由命之消极人民第二十二章 秦汉宗教 一 神仙家与黄老学 二 儒教之成立——素王 三 儒教之成立——经典 四 阴阳谶纬学 五 儒道阴阳糅合之国教第二十三章 秦汉思想 一 思想之学术化 二 儒道思想之结束 三 古代思想之总结束——王充 四 古代文化之总清算第二十四章 大汉帝国之末运(89~316) 一 政治制度之破裂——外戚与宦官 二 政治制度之破裂——国军消灭与地方割据 三 政治制度之破裂——财政与一般政治之紊乱 四 天灾人祸与人口之减少 五 乱亡经过——羌乱 六 乱亡经过——党锢黄巾与十常侍 七 乱亡经过——董卓与李郭之乱 八 乱亡经过——曹操与三国 九 乱亡经过——西晋与中原之沦丧第二十五章 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一 儒教之凝结与衰颓 二 清谈与隐逸 三 道 教 四 佛教之输入第二十六章 五胡乱华(317~383) 一 背 景 二 中原沦丧 三 汉族南迁 四 南北分局第二十七章 南北朝 (383~589) 一 南北互诋 二 南 朝 三 北 朝 四 门 阀 五 南北消长与混一第二十八章 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一 新宗教之酝酿 二 辩 教 三 佛教之成熟第二十九章 隋唐政治与社会(589~755) 一 官 制 二 兵 制 三 均田与赋役 四 学校与选举第三十章 大唐二元帝国(618~755) 一 疆 土 二 外蕃之威抚与恩抚 三 内 政第三十一章 隋唐宗教 一 教 会 二 宗 教 三 佛 学 四 唐诗中之哲学第三十二章 二元帝国之灭亡(756~960) 一 外患频仍 二 藩 镇 三 宦官与禁军 四 财政紊乱、起义军兴起与唐之灭亡 五 五代十国第三十三章 新儒学与复古运动 一 背 景 二 武宗废浮屠与韩愈辟佛老 三 李 翱第三十四章 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960~1085) 一 兵 制 二 财政与民生 三 科 举 四 缠 足 五 国防生命线之始终缺乏 六 王安石 七 王安石变法 八 变法失败第三十五章 宋亡 (1086~1279) 一 北宋灭亡 二 南 宋 三 金第三十六章 宋代理学 一 朱 陆 二 书 院第三十七章 亡国政治——元(1279~1368) 一 非中国重心之欧亚大帝国 二 种族与阶级 三 兵制与驻军 四 财政与纸币 五 喇嘛教 六 元 亡第三十八章 明之复国与政治文化之停顿 (1368~1528) 一 科举与八股 二 政治设施——专制之深刻化 三 政治设施——宦官之始终当权 四 兵制与军事 五 海外扩张与汉族闽粤系之兴起第三十九章 元明理学 一 陈献章 二 王阳明第四十章 新势力之兴起与明之乱亡(1528~1644) 一 蒙 古 二 日 本 三 西 洋 四 满 洲 五 明之乱亡第四十一章 清朝盛世 (1644~1839) 一 疆 土 二 对汉族之压迫——剃发 三 对汉族之压迫——旗地 四 对汉族之压迫——降臣 五 对汉族之压迫——文人 六 刚柔并施 七 改土归流与西南夷之汉化 八 衰征与内乱第四十二章 明末及清朝之学术思想 一 乾嘉学派 二 科学不发展第四十三章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1839~1912) 一 背 景 二 鸦片战争前后 三 传教问题与太平天国 四 甲午戊戌与庚子辛丑 五 科举废除与帝制推翻
ThisisahistoryofChinaforthe900-yeartimespanofthelateimperialperiod.Aseniorschola...
明代国家机构研究-明清史学术文库 本书特色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国家机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章国家机构的核心——皇帝;第二章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禁直机构;...
十字军史 本书特色 十字军运动自11世纪始,直至18世纪末,历时数百年,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中东、北非的历史,然而我国读者却鲜能对这段历史有全面的了解。本书正是一...
重读日本战后史 本书特色 “战后史”是理解当今日本的关键。日本如何从一个军事侵略国家转换为和平国家,如何在战争废墟上创造出经济繁荣,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基...
历史转折中的人和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现当代中国史研究专家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三十多年的总结之一。内容涉及毛泽东、邓小平、陈云、张闻天、华国锋、胡乔...
德国史 内容简介 所有这些都会使人产生疑问。超过2 000年的悠久文明能用过去的150年加以定性吗?谁是1848年和1933年之前的德国人?贯穿着这些意义重大却...
家书中的百年史 本书特色 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文革”到改革,近代中国历史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萧功...
新编历史小丛书:秦朝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秦朝历史的读物,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秦的先世、秦统一的过程、秦王朝时期的国内诸部族及秦与亚洲诸国的关系等问题。新编历史...
《马背上的朝廷》内容简介: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与江南。满洲皇帝及扈从,深入帝国
非洲史研究入门 本书特色 《非洲史研究入门》(作者舒运国)尝试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非洲历史提供一把钥匙。它主要为那些希望更深入了解非洲历史、或者希望对非洲历...
《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内容简介:★《兴亡的世界史》第4册,葛兆光、白岩松、高晓松、罗振宇郑重推荐 ★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多
《挺进非洲》内容简介:本书全面反映和真实再现了中国第一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利比里亚维和9个月期间的生活、战斗历程。作
大中国史 本书特色 《大中国史》原名《白话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通史著作。它以历史事件为经,以政治、经济、文...
《科学与伦理》内容简介:本书论及“善”究竟是什么、科学是善抑或是恶、论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有关科学伦理学的几个问题、科学家的
哈佛美国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爱德华·钱宁专门为美国学生撰写的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的简明教材,它对此后的美国历史教科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这部历史著作,作者希...
唐开国 本书特色 1.解疑解谜 解读颇具争议的唐朝开国故事 高墌城一战主要败责是否该归于刘文静与殷开山? 邢公李密究竟厄于盛彦师还是《河洛记》所载的刘善武之手?...
考古中国-法门寺神圣佛骨重现记 本书特色 1981年8月24日子夜,一声轰然巨响,屹立千年的“关中塔庙之祖”——陕西扶风法门寺真身舍利宝塔在风雨中崩塌。1987...
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 本书特色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方法,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
虞坤林先生整理汇编的《二十世纪日记知见录》,填补了日记学研究的一段空白。在这部书中系统的收录了作者搜集到的1900年以来的国
《元明戏曲与唐传奇的历史因缘》内容简介:此书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戏曲的综合特性,第二章讨论说唱文学在唐传奇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