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治史學,但自有記憶以來,身歷八十餘年不斷的內亂外侮。
我雖從未有政治性的活動,但自然而然的養成強烈的國家民族觀念。
1983年冬,我任職中央研究院。一日在與近代史研究所同仁會談中,提出希望同仁中,有人有興趣考慮從事一部敘事客觀、分析深入的「中國近代史」之編著工作。我解釋這項工作的意義,和我的企望如下:
所謂「中國近代史」的「近代」年代問題,數十年來我們大都接受1920年代末蔣廷黻氏在南開大學首次講授「中國近代史」的斷代觀點,指「近代」始自1840年代鴉片戰爭。蔣氏以來(至1980年時),中國近代史在臺已有十餘種不同版本,大都始自鴉片戰爭而止於民國肇造,亦有敘至抗日戰爭前夕的。我這裡所指的時期,乃自鴉片戰爭甚至應提前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拒絕英國特使馬戛爾尼提出的要求,至目前(1990年)為止的兩百年。這段時期中,我國由幾乎與外隔絕的情形而開放,外強的侵入,我國的「自強」運動,中日甲午之戰,民國之建立,軍閥之割據,國民政府之成立,中共的興起,日本在東北及華北之侵略,抗日戰爭,國共戰爭,國民政府之遷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以至目前兩岸對峙之情形。
這是一個有數億人口、五千餘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在短短的一百數十年間,尤其是在最近六、七十年間,所作的「脫胎換骨」的變化──在政治、社會思想、觀念、體制、生活水準、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學術、藝術……方面的改變。這些改變不純是我國由文化接觸交流而自然的改變,而多是由列強的經濟、政治之侵略,強加我國而改的;這些改變的「基本性」和「劇烈性」,幾乎使我國為列強所瓜分,幸而有列國間的競爭,救了我們。
這樣的一部客觀而深入的「中國近代史」,目前還未出現。國人的著作中,最大的問題,是國共兩方的偏頗觀點。目前大陸五十歲以下的人,對我國近六、七十年的歷史的知識和了解,顯然是不盡客觀的。臺灣在國民政府治下,則有另一偏頗。一是臺灣受日本管轄五十載,無疑產生極深的影響。例如目前六、七十歲以上的人,其基礎教育是日本的,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沒有認同感,亦是自然的事。
國民政府遷臺之初,因曾挫敗於中共,對中共有過度的恐懼和敵視仇恨,更由此而對臺獨過度敏感,從而引致某些不幸的愚昧的政策或措施。政府在全力著重經濟發展政策之下,在教育方面,忽略了了解臺灣因日據所留下的影響;忽略了增強人民對祖國文化傳統的欣賞認同。近年來「本土化」觀點的提倡,是脫離我國文化意識的示標。一個民族,語言文字生活風俗,連媽祖都來自大陸,但因政治而堅持否定其本身的文化淵源,是可悲的事。
在中研院近史所與同仁的會談中,我希望能有一部「中國近代史」(近兩百年中國史),一部國人皆可讀的、客觀信實而分析深入的書,使國人皆知我國民族歷史文化之發展,尤其近百數十年的迅速變遷之因果,希望這有助於我中華民族對自己有較深的認識。
1991年雙十節日,我將上述構想在《民生報》寫了一篇短文,頗獲得一些贊同。翌年我向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會申請一些補助,聘請歷史學者劉廣京氏(在美)、張玉法氏及陳永發氏(中研院近史所)三人主持此計畫,並聘何炳棣、余英時、黃仁宇先生為顧問。
1997年,三位作者分別成稿三冊,總名為:《最近兩百年中國史》,內分:
上冊,晚清篇,劉廣京著;
中冊,民國篇(另名《中華民國史稿》),張玉法著;
下冊,中共篇(另名《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陳永發著。
三冊各單行出版。
三篇各約六十萬言,皆盡客觀,不具黨見偏頗,然三篇約共二百萬言,具學術嚴肅性,或不易卒讀。故我與劉、張、陳三位著者商請合著普及本,以十餘萬言為度,使凡我國民皆易覽閱。
劉、張、陳三位各以五、六年時間精力,成此「劃」時代大著,有助於我國民族的自檢,助我個人達成數十年的企望,茲謹以此序為劉、張、陳三氏賀並致謝意。
吳大猷謹識
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最近两百年中国史总序 吴大猷 I
刘 序 刘广京 v
自 序 xi
导 论 1
第一章 中华民国的开国(1912-1916) 19
第一节 民国创建与立国基础 20
第二节 新建制与新气象 39
第二章 政权竞逐与外交难题(1912-1916) 59
第一节 政权的竞逐 60
第二节 外交的难题 79
第三章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1916-1928) 101
第一节 此伏彼起的分裂 102
第二节 社会新生力的波动 135
第三节 统一大业的成败 152
第四章 体制认同与政治权力之争(1929-1937) 185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巩固与开拓 186
第二节 缺乏共识的建国路线 200
第三节 国民党的内斗与剿共 223
第五章 日军侵华与抗日风潮(1931-1937) 247
第一节 日军侵华与国民政府的妥协政策 248
第二节 抗日风潮激化各种反政府行动 280
第六章 抗日阵营的整合与分裂(1937-1945) 301
第一节 国共在抗日战争中的联合与斗争 302
第二节 抗战阵营中的国共政权及第三势力 322
第三节 抗战期间与日本合作的几个政权 349
第七章 从共同抗日到分别抗日(1937-1945) 365
第一节 中日战争中的政略和战略 366
第二节 正面战场的退守与进攻 381
第三节 敌後战场的开辟与转化 407
第八章 国家走向大分裂(1945-1949) 427
第一节 中国卷入世界两大阵营 428
第二节 国共纷争的大结局 452
第九章 中华民国守住最後一片土 487
第一节 生死存亡的契机 488
第二节 立身台湾与建设台湾 509
第三节 「国家安全至上」下的人民 533
第十章 走上与中国大陆竞立之路(1949-1995) 549
第一节 台海军事对峙下的国防态势 550
第二节 两个中国竞争中的外交空间 570
第三节 本土化与民主化的政治格局 588
徵引书目 617
人名及重要名词索引 649
《巴黎奥赛美术馆(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内容简介:“伟大的博物馆·少年版”系列图书以博物馆为依托,在内容编写上融合
生生之德哲学论文集-方东美作品系列 本书特色 他是我们当代一位伟大的学者兼良师。作为一位哲学家,方东美先生不愧是体现了他自己的人格理想——集诗人、先知、圣贤三重...
《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内容简介:1872—1875年间,清政府遴选了120名幼童,远赴美国留学,旨在让这些幼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
吕思勉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下)》由吕思勉著,本套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做一系统整理。本书...
和名家一起回眸蒙元雄略 本书特色 王鹏编著的《和名家一起回眸蒙元雄略》一书,详细地记录了蒙元王朝近百年间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的回顾,帮助读者朋友探寻蒙元兴衰因由,...
碧血黄沙-中国工农红军征战西北纪实 本书特色 李涛所*的《碧血黄沙(中国工农红军征战西北纪实)》以史料为依据,生动描述了自1934年10月开始,中央红军为摆脱国...
本书主要介绍了意大利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战历史。意大利海军舰艇部队训练有方,技术比较熟练,在地中海作战中经常能战胜
《二战简史》内容简介:欧洲人的最后一个大幻觉是:战争将是短暂的。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世界都处在繁荣之中,如果你是欧洲
明代政争探源 本书特色 郑克晟著的《明代政争探源》将明代政治斗争的过程及地主阶级形态的演变,分成三大部分叙述:**章至第五章,从明代对江南地主的笼络政策谈起,着...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内容简介: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论争。
《二十世纪德国史》内容简介:这本关于20世纪德国历史的小书描述了从具有专制国家色彩的君主政体到扎根西方的民主与福利共和国的德
《股海方舟》内容简介:本书分九阴、九阳两卷,分别从技术和价值两个角度剖析股市。九阴卷主要探讨技术分析。从“常识”出发,通过
东南亚古代金属鼓 内容简介 铜鼓从公元前7世纪左右产生,一直流传至今,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重庆、四川等8个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除菲律宾...
《东山志》点注本 本书特色 谢敏行辑的《东山志点注本》介绍:《东山志》凡十六卷,如《凡例》所言:“首形胜,次人物,次诗文。”开首一二两卷为形胜、古迹,“以见子孙...
洛阳东汉黄肠石题铭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洛阳东汉黄肠石题铭”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黄肠石墓的形制源流与题铭变化、明代修葺白马寺以汉墓黄肠石和青砖为建...
建国大业 本书特色 恢弘再现共和国诞生初期的辉煌历史足迹,纵深记录领袖与大众协力开创的历史新篇。建国大业 内容简介 五大书记进住香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开国大...
《现实感(第2版)》内容简介:在本书主体的九篇文章中,以赛亚·伯林探讨了近三个世纪以来主导欧洲历史发展的一些核心观念,追溯重
文件中的历史-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 本书特色 ★畅销人文科普类图书《符号中的历史》同系产品。★200余张精美插图 丰富详实的文字介绍,感受文件原稿的“...
兵圣遗书-《孙子兵法》出土之谜 本书特色 岳南编著的《兵圣遗书:孙子兵法出土之谜》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银雀山汉墓发现、发掘以及学者们对出土竹书研究考释破译的...
费正清中国史 本书特色 《费氏中国通史》原名《中国:传统与变迁》,是费正清先生一生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洋洋40余万字,从半坡文明叙述至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