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觉迷录》是一部奇书!它是怎样的一部奇书?有离奇的故事吗?没有。有精彩飞扬的文学吗?没有。有曲折的故事吗?没有。有高深的哲理吗?也没有。严格说,这并不是一部真正的有棱有角的书,它只是一个档案卷宗,一桩谋反案的卷宗。
一个档案卷宗,何奇之有?它奇就奇在这个档案卷宗,是清朝盛世雍正皇帝自编纂的为自己鸣冤的自白书。请听雍正自己怎么说的?雍正说:
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于天下之亿万臣民。
皇帝鸣冤,剖示心迹,告谕臣民,此第一奇也。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第四皇子,名允禛,他不该得皇位。康熙晚年两度废皇太子允礽,形成皇储斗争。雍正机权干略,高人一筹,他收拾掉了允祀、允(礻题)、允(礻唐)等几个争皇位的兄弟,才登上了宝座,乾纲独断,刚毅戾深,蜂目豺声,是标准版的秦始皇第二。史称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被骂为“贪于权势至如此”。(《史记·秦始皇本纪》)。雍正皇帝朝乾夕惕,批鉴奏章,事无巨细,大权独揽,比起秦始皇有过之而不及。雍正帝留下的满汉文朱批谕旨有几千万字,平均每天下笔七八千言,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实实在在是累死的。当然这也是“贪于权势至如此”,不免落下骂名。雍正是一个改革的皇帝,即位伊始,雷厉风行,清查钱粮,改革积弊,耗羡归公,惩贪追赃,实行养廉银制度,摊丁入亩,打击不法绅衿,得罪了不少的人。雍正当世就落下骂名,被舆论说成是篡逆的伪君,不讲人伦的畜类,是一个凶残不仁的暴君。湖南落榜秀才曾静归纳条理成十大罪:害父、逼母、弑史、屠弟、贪财、好杀、酗洒、淫色、诛忠、任佞。又说,满人夷狄,入主中原,得统不正,导致天怒人怨,天崩地塌,灾害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之曾静上书岳钟琪,策动造反,推翻清朝。曾静还说五星聚,黄河清,合该轮到他做皇帝。这是该当凌迟处斩、灭宗灭族的大逆之罪。雍正乾断结案,说什么曾静不是主犯,乃是上当受骗,可以赦免,揪出死了近半个世纪的浙江吕留良做垫背,说吕留良著书立说害死人,才是真正的罪魁。吕留良被开棺戮尸,满门抄斩。这桩由曾静造反案引出吕留良文字狱案,合称曾吕案,经过四年专案调查审讯,处理结果重吕轻曾,震骇王公大臣和天下臣民,雍正自称为“出奇料理”。真是帝王断案,与众不同,赦了主犯,灭门死人,此第二奇也。
秦始皇统一思想,焚书坑儒。雍正统一思想,搞全国运动,称为“观风整俗”。曾静谋反,著书立说,骂得雍正狗血淋头,雍正不怒不恼,说什么要对曾静实行思想改造,脱胎换骨,重做新人。死刑重犯,可以看中枢机密文件。审案不用刑逼,坚持说理,要求罪犯写检讨。皇恩沐浴,曾静在灵魂深处开刀,果然奇效,“昔日为禽兽,今日转人胎”,一个灭族重犯,居然脱胎换骨,成为吃皇粮的观风整俗的宣传人员。批判洗脑,必造灵魂,雍正特创,此第三奇也。
雍正自信,认为大义觉迷,真理化人,“无物不可化诲”。谋反谰言,不实之词,不必隐讳,布告天下,全国批判,可以化毒草为肥料。雍正特谕说:
着将吕留良、严鸿逵、曾静等悖逆之言及联谕旨,一一刊刻,通行颁布天下各府州县远乡僻壤,俾读书士子及乡曲小民共知之。并令各贮一册于学官之中,使将来后学新进之士,人人观览知悉。倘有未见此书、未闻朕旨者,经朕随时察出,定将该省学政及该县教官从重治罪。特谕。
内容包括,雍正皇帝的十道上谕,曾静以罪犯被审讯的口供形式写出的检讨和读书体会,反映了这个造反重犯思想改造的全过程和改过方法,附录曾静的忏悔书《归仁说》。全书四卷,约十二万言。题名之义,上谕称:“特以天经地义、纲常伦理之大道,使愚昧无知、平日为邪说陷溺之人,豁然醒悟,不致遭天谴而罹法。”即用纲常伦理之大义,君臣之伦的天理,去排除无礼义无廉耻之锢蔽,觉无父无君之愚蒙。通过刊布《大义觉迷录》,在全国范围宣讲,开展观风整俗的思想教育运动,以使大清之民,拥护清朝统治。这也是亘古以来未有,雍正皇帝的独家发明。此第四奇也。
雍正驾崩,儿子乾隆即位,还没有改年号,不到两个月,一切又翻了过来。乾隆圣谕,着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下令毁《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此第五奇也。
综上所述,《大义觉迷录》有五奇:皇帝受谤,自白辩诬,一奇;赦免造反重犯,拉个死人灭门,二奇;改造极刑重犯,脱胎换骨做新人,三奇;刊布谋反档案,开展批判运动,四奇;老子编的宝书,全国士子必读,儿子谕令禁毁,五奇。有些五奇,亘古罕闻,还不是一部奇书么?
雍正是一个临近近代门坎的封建皇帝,又是一个大有为之君。中国历史上有三大治世和盛世,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之治”。三大盛世以清代“康乾之治”最为持久。“康乾之治”实际上经历了三代皇帝,即康熙、雍正、乾隆。因此正确地完整地说,应称“康雍乾之治”。
康熙帝六十一年,雍正帝十三年,乾隆帝六十年,合计一百三十四年,恰好占有大清朝一代立国二百六十八年(1644—1911)之半,持续了一个世纪又三分之一世纪,如此长久承平,可谓盛况空前。清代盛世,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版图最大,奠定了中国今日之疆域和民族大家庭,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雍正改革,承先启后,在康雍乾三帝中,执政最短而成绩最大。雍正处理政务,独出心裁,“出奇料理”曾吕案就是一个显例。康熙末国库储银才八百万两,雍正五年国库储银达五千万两。即此一端,可见政绩非凡,真是奇绝妙绝。
在政治斗争中,没有仁义可言。雍正夺嫡,是皇家自己家门事,当然事关国体,论其中曲直是非,要切在国计民生上。民间传说,野史小说,大都贬斥雍正,最集中的是说他“改诏夺位”、“骨肉相残”、“不得善终”三大恶名。雍正不是样样都好,对待政敌残暴不仁,这正是他的成功秘诀,在朕即国家的时代,何可苛责,天下乌鸦均是一般黑。阿其那、塞思黑上台,未必对雍正就有仁慈之举。政治斗争如同战场厮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有温良恭俭让可言。帝王的历史定评,最终要落实在兴国仁民这四字上。历史不诬古人。本书解读雍正皇帝的自白,领略他的治国手段、战斗奇招与帝王之术,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思维,促进成熟,冷眼看世事,是很有意义的。雍正好与人斗,其乐无穷,总是手握胜券,其战斗艺术,令人拍案惊奇。雍正称思想改造为“大义觉迷”,本书提供了鲜活的榜样,将使你无尽叹惋!本书半文半白,不难读懂。人们看一看雍正是如何批判一个走火入魔的古代知识分子,读一读这个脱了胎换了骨的书呆子的检讨、体会,即审讯口供挺有意思。我们深信这本记录一件全国大案、要案的实录,是能引人入胜的,颇能启迪思维的。本书最积极的部分,是雍正皇帝辩白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合法,宣扬民族大家庭的第一道特谕。这道特谕做了全文串释,意义在此。
新编历史小丛书:五谷史话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万国鼎先生编写的普及性历史知识读物,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五谷”,其后探讨了“五谷”的起源,古代五谷相互之间的比重和古今...
崛起的东方:全彩图文本 本书特色 1——这套《图说世界》所呈现出的内容非常系统,并且富有吸引力,是学校和公共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收藏本。2——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蒋廷黻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长达十余年,搜罗原始材料,采用先进方法,开风气之先,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基础。本书是蒋廷黻中国近...
农业学大寨始末 本书特色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的虎头山下。在互助合作运动中,贾进财和陈永贵,积极带领农民组织起来,走上集体化道路。1947年冬,陈永贵被吸...
《竞逐富强》内容简介:公元1000年,中国宋朝称雄世界东方,却又为何昙花一现?近代欧洲如何做到超越传统的封建帝国并最终在武备上
9-3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共4册 本书特色 官方级别*高的历史学者、中央重要政策文献起草人之一、中共五大领袖传记主编金冲及新著《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媒体鼎力...
千秋是非话寇准(百家讲坛)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2012年春节期间播出的热门节目、系列讲座《千秋是非话寇准》的同名图书,作者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赵冬梅副教授...
《东大教授漫画世界史》内容简介:★口碑原著日亚9.0分,改编日剧《洞窟叔叔》豆瓣8.7分力荐!中川雅也(Lily Franky)诚意主演,尾
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卷刘知几述评和下卷《史通》引用文献考证两大部分,其内容包括:导论、刘知几生活的时代氛围、刘知几史学批评方...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增补本》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之一。中国历代文学文体、流派、理论、思潮层出不穷,异彩
《威尼斯:欧洲的枢纽1081—1797》内容简介:1081—1797,七百年群雄角逐,威尼斯异军突起、纵横东西,成就地中海霸权,改变欧洲和
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 本书特色 本书紧紧围绕“客家是什么”这个范畴性的问题,在全面反思“汉人移民史”范式...
《中国新经济》内容简介: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靠什么拉动?未来10年,中国哪些行业将获得大发展的机遇?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如何解
《哲学的殿堂:哲学元理与思维变革》内容简介:“哲学本身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殿堂,在这座殿堂里有很多恒久而常新的话题,与时代深
《2020中国体育价值报告》内容简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健康的不断普及,体育在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而体育所
中世纪-世界的故事-从罗马帝国衰亡到文艺复兴-II 本书特色 为热爱经典的孩子写的历史书——生动、轻松、有趣。本书讲述的是从罗马帝国衰亡到文艺复兴的故事。在这里...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张鸣精选集 目录 脸谱军阀“五四”传统与军阀余荫张氏父子头上的光环北京兵变与袁世凯袁世凯的“选举”进化论的牺牲品买个总统当当军汉”韩青天”“...
老漫画中的世界史:壹:六国崛起 本书特色 本书为“老漫画中的历史”系列的**本。由上海几所著名中学的历史教师联合编写,旨在通过介绍...
《最后一役》内容简介:《最后一役》描写的是柏林战役,这是二战欧洲战场中的一场终极恶战,也是对希特勒第三帝国发起的最后一次总
忆往说趣 本书特色 文博大家王世襄先生与前辈文化人渊源甚深,对于工艺精湛的匠师故友也满怀钦敬,撰有大量忆往散文;其饮馔小品,让世人识得一位文人美食家;从鸽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