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引言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
第一章 儒生、文吏与“四科”
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
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
三、“四科”之考析
四、察举与任子
附录察举诸科杂考
一、尤异与高第t
二、文无害
三、察廉、廉吏与孝廉
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
第二章 “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
一、“授试以职”考述
二、“以能取人”
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章 阳嘉新制
一、阳嘉新制考述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三、等第与黜落
四、黄琼“四科
五、“以文取人”
第四章 汉末的选官危机
一、选官的腐败
二、“以名取人”
三、“以族取人”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五章 曹魏察举之变迁
一、特科与岁科
二、“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四科”与“明法”
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
第六章 “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
一、名实本末的对立
二、崇本责实之对策
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
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第七章 晋代察举之变迁
一、察举特科
二、秀才对策制度
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
四、其他科目
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
附录魏晋的散郎
第八章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
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
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
附录甲午制始末
第九章 察举的低落
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
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
三、察举的低落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
第十章 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
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
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
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
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
附录南朝“二学”考
第十一章 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
一、南朝策试制度
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
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
四、自由投考的萌芽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
第十二章 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
二、“门尽州郡之高
三、魏、齐策试制度
第十三章 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
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
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
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
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
第十四章 科举的前夜
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
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
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
四、科举的成立
第十五章 结语
一、理性行政因素
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
三、知识群体因素
四、必然性与合理性
盛文先生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胡宗南兵败西北详情五天攻下延安却功亏一篑国共易势的关键之战国民党丧失民心动摇军心的根由盛文先生口述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六部分...
民国盗墓史·内幕卷 本书特色 揭露民国时期,做官的、为民的、当兵的、外国人争相盗墓、挖宝、“探险”、“考古”的幕后真相。挖出正史隐藏的盗墓狂人,寻觅野史背后的摸...
清代官场图记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社会的残灯末庙之时的清代官场,集中了两千年来中国官僚制度的许多特点,表现出中国官僚制度的烂熟状态。本书从细节入手,对于清代官僚制...
日本女作家原百代花了十一年的时间写成了《武则天》,书成时已七十高龄。为了写此书,她自学汉语,读懂弄通了《新唐书》、《旧唐
中国小通史(第三册).两晋南北朝 内容简介 这套《中国小通史》正是向青少年普及中国历史知识的读本。我想,即使不是青少年,文史爱好者也不妨读一读本丛书。比起洋洋几...
广源轮案-公理战胜:现代史上海外抗战著名公案-(中英双语版) 本书特色 中国书店对该书的发掘出版看似妙手偶得,实则蕴含必然条件。六十余年来我店始终秉承着北京古旧...
社会历史学导论 本书特色 作者简介:热拉尔·努瓦利耶(Gerard Noiriel)历史学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博士生导师,法国社会历史学的主...
飞地 本书特色 作者将丰富的史料信手拈来,犹如说故事般地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带着读者巡游于上海历史发展之河,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上海曾经遭遇的历史风浪,看清上海是如...
中国历史大讲堂战国史话 内容简介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
本书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中的成败关键。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
艺文类聚-拨开历史的迷雾 史论 目录 贾谊 过秦论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嵇康 管蔡论卢照邻 三国论权德舆 两汉辨亡论刘禹锡 华佗论自居易 汉将李陵论苏洵 六国论苏轼...
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 内容简介 在溪村对作为地方政治和观念形态的家族展开历史和人类学研究,使我们看到一个“血缘群体”如何走出“古代”,如何进入“近代...
《大数据用户行为画像分析实操指南》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用户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书中列举了大量翔实的应用案例
明代山东海防研究 本书特色 海防史是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配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点研究领域。 以往的明代海防研究存在“重南轻北”、“重后轻前”现象。...
《价值共生》内容简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老师,通过十年数字化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从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把数字
《跟住你美丽的太阳:英语爱情诗选(英汉双语)》内容简介:这本《跟住你美丽的太阳——英语爱情诗选(英汉双语)》由坎皮恩等著,黄
古今悬案疑案奇案 本书特色 文章编著的《古今悬案疑案奇案》多角度、全方位地逐层透析这些案件背后的各个疑点,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特点及其破译进展情况。同时,还...
匈奴史稿 本书特色 《匈奴史稿》是陈序经教授的遗著,作者自留学德国期间,就留心国外匈奴史的研究进展情况,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公务之余抽暇写出计80万字的《匈奴...
俄国史教程-第一卷 本书特色 俄国历史学家瓦·奥·克柳切夫斯基对俄国历史研究的观点集中反映在他的5卷本《俄国史教程》中,该书分析透彻,描绘人物栩栩如生,富于艺术...
另一半中国史-插图版 本书特色 该书用详实的史料,通俗的语言,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叙述了中国历史上各少数民族的兴衰更替和发展演变,内容丰富,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脉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