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作品系列•师友记往:余英时怀旧集》共收文字十七篇,其中有六篇是发表在大陆之外的出版物上,而以往大陆出版的余先生文集中从未收录。这六篇文字包括:《刘大中先生与新亚书院》(1975)、《吴君火狮行谊》(1986)、《追忆费景汉先生》(1996)、《悼念邢慕寰教授》(1999)、《一位尊人爱国的伟大书生》(2002)、《回忆诗友兼戏伴陈颖士》(2011)。为方便读者阅读,《余英时作品系列•师友记往:余英时怀旧集》不但在注释中简要介绍了余先生所回忆的这些师友的生平,同时还配上了不少珍贵的图片。例如,钱穆与杨联陞的一张合影,就是余先生亲自提供,而以往从未公开的。
刘大中先生与新亚书院(1975)
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1981)
吴君火狮行谊(1986)
犹记风吹水上鳞(1990)
一生为故国招魂(1990)
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1991)
费正清与中国(1991)
追忆牟宗三先生(1995)
追忆费景汉先生(1996)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1996)
我所认识的钱锺书先生(1998)
谈钱锺书(与傅杰的问答)(2008)
悼念邢慕寰教授(1999)
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2001)
一位尊人爱国的伟大书生(2002)
追记与唐长孺先生的一次会谈(2004)
回忆诗友兼戏伴陈颖士(2011)
编后记
编后记之二
《名人传》内容简介:本书是罗曼·罗兰为三位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大师谱写的英雄史诗:第一位是身患残疾,孤独贫困,从未享受欢乐,
儒雅的泰斗:蔡元培 本书特色 《儒雅的泰斗——蔡元培》一书,本书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一...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本书特色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不愿看到的朝鲜战争还是爆发了,毛泽东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
《漫画生活中的投资》内容简介:本书延续前三册的风格,用极简的语言和漫画形式,为大家讲述投资的故事。本书是《陈思进漫画财经科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篇》内容简介:收录了小学所有古诗文篇目,共129篇。古诗文原文大字注音。注释简明,译文通达,讲解精炼,帮
汉尼拔-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长夜已至,他将从今守望,至死方休。他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他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他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他是黑...
品中国名伎 内容简介 名伎是中国漫长历史的特有文化现象。本书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一现象,穿行在历史的风貌中,寻找真实的一个个形象,展示他们的精神魅力。《品中...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 本书特色 历史问题有时具有谜的无穷无尽的魅力,玛丽·斯图亚特一生的悲剧剧就是典型而出色的一例。在历史上,大概没有一个女人像她...
李四光和他的时代-李四光书信简集 本书特色 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随时局动荡和风云莫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李四光抛开了安逸生活,深入野外进行地质考...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创造未来的人》内容简介:他是风格独具的梦想家、创业家与工业家,也是眼光独到、一再开创新商业模式的
魏晋名士风流 内容简介 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魏晋名士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展现个性的可爱。本书从不同方面勾勒出他们...
《皇位之争:奥朗则布和他的时代Ⅰ》内容简介:莫卧儿帝国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代南下印度建立的政权,传至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时,
消洛霍夫的秘密生平 本书特色 本书为肖洛霍夫生平事迹。书中以鲜为人知的史实塑造了全新的肖洛霍夫,描写了一个伟大作家和国家元首斯大林之间的思想。全书义正词严地为肖...
1920-1995-愿此生岁月静好-张爱玲传-特别珍藏版 本书特色 迄今为止*翔实完备、*具文字美感、*精致*唯美*诗意的张爱玲生平记述。本书用*优美的文字、*...
国学大师丛书-鲁迅评传 内容简介 鲁讯(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杰出学者。 本书以鲁迅一生中*霞要和*突出...
被禁止的作家(D.H.劳伦斯传) 内容简介 英国现代的创作上富有想象力、别具一格的大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vwerence)...
照亮宇宙的智慧之光:牛顿 内容简介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
《富兰克林自传》内容简介:《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富兰克林历时17年之
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 本书特色 《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源自《中国青年报》的历史“钩沉”。那些曾经的梦,那些事,过去的那些人。过去的政客,过去的报人。过去...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内容简介:中古中国的门阀大族主导了中国数个世纪,关于他们在十世纪的完全消失,长期以来困扰着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