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熊式輝(1893-1974),根據自己四十餘年(1907-1949)的日記,在1960年代親自編著了長達40餘萬字的《海桑集》,按編年體的風格將全書分為六大篇,包括“我與中國國民革命”、“北伐成功之後”、“中國之抗日”、“中國與友邦共同抗日”、“抗日勝利與東北禍患之勃發”以及“中國在抗日勝利後之厄運”。《海桑集》側重記載了其本人叱吒風雲的政治和軍事生涯,包括參與同盟會、辛亥革命、討袁護法、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等重大歷史事件,為史家重新理解中國近代史、民國史、中外關係史和國共關係史,提供了新的史實依據和獨特視角,可謂極其珍貴。其原稿、日記、電報、照片現藏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一直沒有出版問世。
著者敘言………………………………………………… 7
余英時序………………………………………………… 9
編者導讀………………………………………………… 22
熊式輝生平照片選登…………………………………… 39
熊式輝日記和相關電報信件手跡……………………… 65
第一編 我與中國國民革命
──民國紀元前五年至民國十七年
(西元一九0七年至一九二八年)
第一章 革命之初期…………………………………… 71
第一節 孫逸仙先生之精神感召
第一目 清末之青年心理
第二目 最初瞭解革命意義與黨之關係
第三目 參加初期革命工作
第四目 投戈續學
第二節 革命過程中之護國與護法
第一目 我與護國之役
第二目 我與護法之役
第三節 討伐與和議之紛擾
第一目 南北之對峙
第二目 孫總理之從事著述
第三目 感慨東渡
第二章 孫總理北上…………………………………… 80
第一節 總理逝世北京
第二節 轉折南行
第三章 國民革命軍在憂患中成長…………………… 82
第一節 北伐之前夕
第一目 廣州之環境
第二目 單騎入贛
第二節 北伐與統一
第一目 國民革命第十四軍之突起
第二目 第十四軍軍長賴世璜之死
第三目 濟南日軍橫暴之阻擾
第四目 北伐告成全國統一
第二編 北伐成功之後
──民國十八年至二十四年
(西元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五年)
第一章 內憂與外患…………………………………… 99
第一節 南北呼應之分裂
第二節 日蘇乘隙侵淩
第三節 京滬阽危三路叛變
第四節 內亂復熾中共坐大
第二章 剿共與國內外之牽制………………………… 109
第一節 中共之發生與滋長
第二節 歷年江西剿共之頓挫
第一目 第一次圍剿
第二目 第二次圍剿
第三目 第三次圍剿
第四目 第四次圍剿
第五目 第五次圍剿
第三節 江西剿共期間之政治工作
第一目 發揚民氣
第二目 掃除穢弊
第三目 整肅官常
第四目 健全制度
第五目 扶植農工
第六目 充實自衛
第七目 加強教育
第八目 擴充衛生
第九目 完成交通
第十目 運用民力
第四節 江西剿共軍事結束
附錄一、實驗政治論
附錄二、道德詮言
第三編 中國之抗日
──民國二十四年至三十年
(西元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一年)
第一章 中日和平尚未絕望期間……………………… 185
第一節 內憂外患之中國
第二節 西安事變後之中國
第二章 中國抗日之初………………………………… 206
第一節 國共之合作
第二節 中國抗日之部署
第三章 中國抗日之艱困時期………………………… 240
第一節 國民黨五中全會與黨政改革
第二節 保衛江西
第四章 中國單獨抗日的最後時期…………………… 262
第一節 江西內政建設
第一節 國民黨八中全會及國家大政
附錄一、全民族戰爭論序
附錄二、縣以下行政機構
附錄三、國立中正大學之創立
附錄四、三民主義文化運動
第四編 中國與友邦共同抗日
──民國卅年至卅四年
(西元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
第一章 中美英蘇等廿六國共同對抗德日意………… 317
第一節 中國正式對德日意宣戰
第二節 中國派遣軍事代表團赴美
第一目 赴美前之準備
第二目 赴美之任務
第三目 赴美之途中
第四目 到華盛頓之後
第五目 由美之歸途
第六目 不平等條約百年紀念之追憶
第二章 共同抗日期間之中國………………………… 384
第一節 雅爾達羅史會談與中國關係之一二事
第二節 關於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一二事
第三章 抗日之末期…………………………………… 389
第一節 重慶戰時生活與拾遺補闕
第二節 復員及戰後經濟建設之企劃
第五編 抗日勝利與東北禍患之勃發
──民國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
(西元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七年)
第一章 東北之錯綜…………………………………… 489
第一節 多難之前身
第二節 中蘇共同對日作戰之迷夢
第三節 對日偽接收之迷夢
第四節 與蘇俄直接間接的搏鬥
第二章 接收東北之綢繆……………………………… 486
第一節 東北復員準備
第二節 東北接收人選
第三節 接收任務之紛雜
第三章 接收工作之阻擾……………………………… 493
第一節 長春與蘇軍初步交涉
第二節 交涉頓挫中行營撤移北平
第三節 停戰期間行營移駐錦州
第四節 行營進駐瀋陽
第五節 四平街勝利後辭卸東北職務
第六編 中國在抗日勝利後之厄運
──民國卅六年至卅八年
(西元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
第一章 日本投降後之中國…………………………… 627
第一節 中美之關係
第二節 中蘇之關係
第二章 平京局勢漸感不安…………………………… 640
第一節 北平退居
第二節 南京之奔走
第三章 無可挽救之艱危……………………………… 658
第一節 東北之危局
第二節 政局之悲觀
第四章 遷就和平與加速崩潰………………………… 683
第一節 總統發表和平宣言後京滬景況
第二節 總統退休與政府之播遷
著者後敘……………………………………………… 684
編者後記……………………………………………… 685
人名索引……………………………………………… 697
林徽因 内容简介 闽侯林氏虽为仕宦,还算不上是豪门。但以达观进取、博采创新的风格立家治学,其“但开风气”的先知先行在书香世家中却是卓然自立,足标后世。从林孝恂科...
布哈林论 本书特色 布哈林是列宁以后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的著述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以至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他在每个领域都作...
蒋介石的处世为人 本书特色 蒋本人曾以“气质玩梗,变化不晚”评价自己为人处世,并说自己“疲玩难改”、“轻浮暴戾”。就整体来看,官场中“顽醒”、“疲玩”之人是难成...
作者米哈伊尔·波波夫,1957年2月25日生于哈尔科夫,俄罗斯散文家、诗人、政论家和评论家。先后就职于《苏联文学》杂志社、《莫斯
我,米开朗基罗,雕刻家(一部书信体自传)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现存全部的近500封米开朗基罗书信,包括了与他的家人、朋友和教皇等的通信往来,这些或从容或匆忙间写...
曹聚仁传 内容简介 1995年,我二度来到曹聚仁的故乡蒋畈,参加曹聚仁诞生95周年纪念活动。从高耸的土阜“挂钟尖”下来,站在廊桥(通州桥)上,俯视桥下……。曹聚...
玫瑰与革命:我的丈夫切:格瓦拉 本书特色 这是阿莱伊达.马奇人生中**次回忆丈夫切·格瓦拉的往事。她讲述了他们过去那惊心动魄的浪漫往事——从他们**次在古巴反抗...
罗素自传 第二卷-罗素文集-第14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14卷:罗素自传(第2卷)》记叙了罗素在1914至1944年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在**次世界大战...
同仇敌忾:黄浦将帅浴血抗日记 本书特色 精英名将荟萃,构筑近代中国将帅摇篮,风云战事迭起,缅怀旷世军人峥嵘岁月。同仇敌忾:黄浦将帅浴血抗日记 内容简介 本书在史...
《妙趣横生的博弈论》内容简介:博弈论是一种关于选择和决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领域。传统的博弈论教材
《心变了,世界就变了》内容简介:本书分为4个篇章。是作者在婚姻、亲子教育和自我成长过程中的有感而发,采用短小精炼的日记形式,
伟人与毛泽东丛书--政治战略家毛泽东(上下) 本书特色 在毛泽东同志110周年诞辰即将来临之际,一部全面反映毛泽东同志伟大光辉一生事迹的丛书《伟人毛泽东》正式出...
党史上的凡人小事 本书特色 史鉴主编的《党史上的凡人小事》人物和故事的选取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就故事讲故事,而是力求使“小人物”与“大历史”产生某种呼应。...
亚当·斯密传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有:在柯卡尔迪的少年时期、格拉斯哥大学的学生、在牛津大学、在爱丁堡大学授课、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大学管理者、与格拉斯哥人在一起...
董小宛-幽兰虽香不禁风-秦淮八艳 本书特色 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即使自幼沦落风尘,沾染世俗之气,却仍于浊世之中保留一份淡雅洒脱。对恶霸,不卑不亢;对朋友,...
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 本书特色 早在1920年代,高本汉(1889—1978)就因其在中国方言和语言史领域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而蜚声国际,...
慈禧与晚清六十年 本书特色 作品是晚清史专家马平安先生对慈禧时代晚清政治的梳理,内容涵盖崛起于后宫;向*权力挺进;力挽危局;王朝虽大唯我独尊;帝党与后党之争斗;...
《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内容简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在音乐史上始终是难以捉摸的谜题。人们很难将那些恢弘伟大的
《赵孟頫朱子感兴诗(中华碑帖精粹)》内容简介: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为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为宋
一代名士张伯驹 本书特色 张伯驹是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戏剧家于一身的奇才名士。他出身贵胄门第,早岁名列“民国四公子”,不惜倾家殒命,抢收中华稀世文物,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