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龚祥瑞先生对其一生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风云变幻的20世纪法、政、学界的回顾。龚先生以笔端带着感情的语言向读者追述了自己在新旧两个时代的人生经历:在教会学校青涩的苦读、青春时在清华的求学、留学英法的经历、回国后经历的战乱、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教授生活、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政法委两个政权中经历的公务员生涯、解放军进城后留在北大迎接新政权的感受,以及他此后经历的新中国的土改、反右、大跃进、“文革”、宪政研究和由此引发的论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各个时段的真实记录,无不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他的眼睛像一个历史长镜头,全程记录了近一个世纪他身边发生的历史和人文,生动再现了20世纪中国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和坎坷求真的人生体验。
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他一生都在奋斗:为自己国家的文明、富强奋斗,也为自己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幸福奋斗;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公法学家,他大半辈子都在探索,探索在中国如何创建政治学和公法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学科,探索如何对中国公权力进行规范和控制,探索在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如何建立宪政和法治。
龚祥瑞先生是我的老师,是我们北大法学院77级的公法学任课老师,我们这一代北大公法学生对公权力和公权力失控的危害以及规范、控制公权力途径的认识主要是从听龚先生的课开始的。我个人被龚先生领进公法学这片广袤之地后,就一直在行政法(公法的主要部门法)领域耕耘,而且继续在这一领域耕耘注定是我终生的事业。
无论是对于公法学者,还是对于普通人、普通公民,《龚祥瑞自传》均值得一读。一个人应该怎么对待自己、对待家庭、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朋友、对待国家?该书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启示,龚先生的人生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思考。对于我们的政治家,我们的执政者来说,《龚祥瑞自传》也值得一读。领导一个国家,执掌一个政府,应如何对待人民,如何对待知识分子,如何慎用权力,是否也可以从本书,从龚先生一生的悲喜剧中悟出点什么和有所启示呢?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姜明安(北京大学发学院教授 著名行政法学者)
《盲人奥利翁——龚祥瑞自传》书摘
我写本书始于1993年7月,我已82岁,却还没有把孩子的事丢弃。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半世纪前的往事,仿佛依然历历在目。
自1930年起我离乡背井,远走各地。这本书将告诉读者我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是怎样在思考和感受的。我将用半文半白的地方语言向他们追述这一点。我希望,这种体裁会使他们爱读这本书;使他们觉得,它不是一本用专业语言编写的法学及政治学教科书,而是在我家里听到的故事。
我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历史传统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一切传统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的过客。所以我既不忽视传统而逃避现实,也不蹈常习故而故步自封。我是在追求中回顾,又是在回顾中追求的。你们可以举把火把我的书烧成灰,但我自信,它的浓烟烈火将化为下一代人的法学之光。
凡是真实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且直至今日,我还未能找到区分正确与谬误的界限,这显然是我的生活时代的悲剧。其实不拘什么时代,但凡有血有肉有灵的个体,不论其社会地位是高是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美是丑,总是有限的、片面的,甚至是不伦不类、荒谬可笑的。一切事物,即使貌似真实,也未必正确,似应容得下任何性质的批判或扭曲。因为我承认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不完备性,否则吾人就将丧失追求民主、公平、正义的全部依据了。因此,我要感谢过去与我相遇的所有的人,包括帮助过我或批判过我的人在内。
这部回忆录记载了本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各处求学、工作、生活的体验。倘有幸终于落入您手中,并使您感到真实而亲切,那就足以表达我对您的忠诚了。正像1949年以来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组织和群众“交心”一样,在此书中,我不拘于任何被动或主动的形式,畅所欲言,因而可以希望从您那里得到宽容抑或公正的回应。
但我应该立刻接着声明:本人既不想迎合您——高贵的读者;也不想讨好官方——绝对的权威;更不想为所经历的表面不同、实质相似的社会妄加歌颂或诅咒,而只想反映自己内心世界一鳞半爪的感受。
最后,我还想声明,本人并无在有生之年出版自传之意,却存“藏之名山传诸后世”之心,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也确信它必有问世之日,并能为吾人赖以生存的慈悲世界增添一份信念、一缕希望、一片爱心。
上卷回顾集1911—1948
第一章童年 / 1盐仓门瓮城内外 / 2慕义妇女补习学校 / 3另一个世界 / 4教会中学附属国民小学 / 5宁波华美医院 / 6西门外的“真神堂” / 7沙皮厂高级国民小学 /
第二章中学生的浪漫曲 / 1四明中学话旧 / 2我的良师益友 / 3革命洪流冲击着中学的大门 / 4得到一位年长者的厚爱 / 5自编自演抗日话剧 / 6情场上急流勇退 / 7最后的四出话剧 / 8家庭悲、惨剧 /
第三章上大学 / 1保送到私立沪江大学 / 2告别教会学校 / 3改学政治学 / 4转学国立清华大学 /
第四章清华园里的攻读 / 1三载寒窗 / 2清华学子的使命 / 3想当助教,安身立命 / 4“宁静致远”的生活 / 5清华的学风 /
第五章参加留美考试前后 / 1参试始末 / 2得失萦怀 / 3备考概略 / 4临卷反应 / 5录取后的实习 /
第六章出国 / 1乡土之恋 / 2再见!上海 /
第七章留英岁月(一) / 1“康得•凡
第”号上的遐想 / 2赴英旅途见闻 / 3乍到伦敦 / 4我所知道的伦敦经济政治学院(LSE) / 5话说西安事变 /
第八章留英岁月(二) / 1星期日游海德公园 / 2在索耳兹伯里市希尔将军家里作客 / 3在去牛津的火车上 /
第九章冒失留法 / 1忘我之交 / 2“都尔”行 / 3“坐怀不乱” /
第十章回国 / 1在柏林 / 2在罗马 / 3归来 / 4与父亲的永诀 /
第十一章履新 / 1从海防到昆明途中 / 2抵开远站之前 / 3身外物和不朽的灵魂 /
第十二章在西南联大的
第一年 / 1恬静春城 / 2在我孤独的时候 / 3宏涛弟到了昆明 / 4“行政研究计划” / 5科学研究与中国前途 /
第十三章“一碧万顷楼”里的一个夏天 / 1昆明西山有两个大寺庙 / 2阁楼上的书房 / 3苗族“书童” / 4两个“单帮”老乡 /
第十四章到重庆探亲 / 1先到江津 / 2一切“心照不宣” / 3“未婚妻”给我带来焦躁和不安 / 4舅母的判断 / 5在北温泉竹楼的对话 /
第十五章在两个分校:柏溪——叙永 / 1我结识了张汇文先生 / 2神奇的“爱”情结 / 3披星戴月访柏溪 / 4在叙永的教学 / 5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 6吴晗先生走了“神” / 7在重庆求精中学举行婚礼 /
第十六章重返昆明 / 1川滇道上遇故友 / 2清华人喜气洋洋欢迎我们 / 3昆明、昆阳一水间 /
第十七章为蒋经国干了十个月的招生工作 / 1在重庆等候蒋经国 / 2两次招生工作 / 3三青团内部的派系斗争 / 4急流勇退 / 5对经国先生的认识 /
第十八章接触实际 / 1平生
第一次的悠闲生活 / 2对中国历代官制的反感 / 3在资源委员会的作业 /
第十九章出国考察(一) / 1横渡太平洋 / 2从旧金山到芝加哥 / 3访问怀特教授 / 4到了纽约 / 5在华府访问文官考选委员会 /
第二十章出国考察(二) / 1重逢本杰明先生 / 2访问TVA / 3在华人家里作客 / 4重访伦敦、巴黎 /
第二十一章台湾、海南之行 / 1话说台湾——美丽之岛 / 2到了“二•二八”事件后的台北 / 3到了新竹和高雄 / 4榆林港的景观 /
第二十二章重返北平校园 / 1我下了决心 / 2有朋自北方来 / 3一次重大的转折 / 4安顿家务 / 5返抵古城 / 6北京解放前夕 / 7高名凯的高见和小王的近视 / 目录下卷追求集1949—
第一章解放后的认真思考 / 1迎接解放军入城 / 2新中国内外政策对我的启示 / 3我的认真思考 / 4我对毛泽东思想的初步认识 /
第二章土改 / 1恶霸地主被枪毙 / 2斗争会场景 /
第三章接受再教育 / 1在政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 / 2在中央政法干校 / 3“三反”、“五反”扩大化 / 4苏联专家来华讲学 / 5教青年工人学语文 /
第四章回北大从头越 / 1向党交心 / 2教研室的教学生活 / 3我当上了反面教员 / 4谈胡变色 /
第五章反右斗争的前前后后 / 1“引蛇出洞”的战术 / 2顺理成章的自我改造 /
第六章中国在“跃进”中:(一)好大喜功 / 1胜利引起的骚动 / 2中国人相信标语口号 / 3诗歌满墙 / 4文教界的狂风 /
第七章中国在“跃进”中:(二)天灾人祸 / 1虚报产量 / 2全民炼钢 / 3发射卫星,饿死百姓 /
第八章下乡 / 1山沟里半工半读 / 2向农民奉献一片爱心 / 3挑土修坝,培育师生恩情 / 4在近郊区劳动整社 / 5到湖北农村搞“四清”和“社教” /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的是是非非 / 1聂元梓的“一张大字报” / 2挂牌游园 / 3隔离反省 / 4一身湿透 / 5批斗合 / 6打扫厕所一“为人师表” / 7夜半问
《数据实践之美》内容简介:《数据实践之美:31位大数据专家的方法、技术与思想》是数据技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著作,由国
聂华苓,湖北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由中国大陆到台湾,一直到1960年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文艺主编和
《林肯传》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打响南北战争、纸上谈兵的麦克莱伦、浮夸派将领薄柏、激烈的内阁争斗、发布《解放黑奴宣言》、壮烈
1983年,当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
蒋经国早年之谜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不对蒋经国的一生作评价,只反映他出任赣州专员时的一些谜团。史料翔实、文笔流畅,一一揭开贵为“太子&...
《老北大宿舍纪事(1946-1952):中老胡同三十二号》主要内容简介: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结束使命,北京大学迂回北平,在沙滩红楼、
吴梅和他的世界 内容简介 吴梅(1884~1939) 近代文学家。字瞿安,一字灵□,号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孤,嗣于叔祖。他笃嗜词曲,尝与著名曲家俞粟庐...
我在人世间-越剧皇帝尹桂芳的舞台伴侣李金凤自述 本书特色 越剧“三花一娟一桂”的时代由此刻开始向“尹桂芳时代”转变,万人空巷的“尹桂芳现象”成为越剧*终确立起以...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严复评传(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评述了严复译书启蒙、教育救国的一生,对其参与南北和谈等一系列政治活动作出了新的解释与评价。同时重点讨论了...
《爱因斯坦传(套装上下册)》以翔实的史实勾勒出爱因斯坦伟大的一生,而且也从人类文化的源头上探寻着爱因斯坦思想、人格的精神底
墨迹 本书特色 华尔街,不凡女孩书写传奇;凤凰台,知性主持白领倾心。高贵优雅,外柔内刚,善恶分明。曾子墨,一个初谙世事的中国女孩,远涉重洋,陌生、包容的美国文化...
李自成(第五卷.上下) 内容简介 甲申年四月,多尔衮摄政后,怀着争夺中国的勃勃野心,立即亲率大军南征;吴三桂降清。 四月二十日,李自成亲率六万人马抵达山海关西郊...
本书是美国1960年代摇滚女王珍妮丝•乔普林的传记。从德州小镇亚瑟港到旧金山的海特—艾什伯利,从温馨的小咖啡馆到热力十足的演唱
乔治.马歇尔传 本书特色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从1939年至1945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总揽人事和后勤事务,是协助美国总...
人物志 内容简介 《人物志》一书又名《鉴人智源》或《辨经》,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思想为指导,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融道、法、名、阴阳各家学说,集...
梅兰芳全传-原创系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李伶伶是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 本书曾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金陵文学...
晚清民国逸史丛书-鲁将韩复榘 内容简介 三十年代初,蒋介石在江西发起新生活运动,逐步推广到全国。其中有一条关于交通规则的规定。某次会上,韩复榘发言说:“蒋委员长...
海上花·张爱玲 目录 秋风一夕海上花(代序)唐炳良1.童男子闻到的香水2.桃花赛璐璐梳子3.八岁梳的爱司头4.豆绿糯米瓷茶碗5.磨白了的梳妆台6.桑子红胭脂7....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本书特色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
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奠基人(姜椿芳传) 内容简介 他是一位隐姓埋名,与狼共舞的中共地下工作者;他是是一位白手起家,一而再、再而三创造出辉煌业绩的创业者;他是我国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