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罗(Christopher Rowe),英国杜拉姆大学古典学与古代史学系希腊语教授,专长为古希腊哲学史和古典文献学,以研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知名。其主要著作包括《优德米亚伦理学和尼可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思想发展研究》、《柏拉图:泰阿泰德与智者篇》、《柏拉图与哲学写作的艺术》,曾注疏赫西奥德的作品和柏拉图的《斐多篇》、《政治家篇》、《斐德罗篇》等;除本书外,他还主编了《柏拉图政治家篇读本》。
马尔科姆·斯科菲尔德(Malcolm Schofield),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研究员,古代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政治思想和西塞罗哲学,其重要著作包括《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拯救城市》、《斯多葛派的城市观》、《论阿那克萨哥拉》等。除本书外,还主编了《剑桥希腊化哲学史》、《前苏格拉底哲学》。
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希腊罗马史,曾出版《荷马社会研究》、《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古典历史研究史》等著作,译作有《罗马的遗产》、《早期希腊》、《古代世界的政治》、《罗马共和国政制》等,并在《历史研究》等多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本书作者
序
缩略语
导言
第一编古风和古典希腊
第一章希腊政治思想:历史背景
1.术语
2.“政治的”
3.城邦
4.政治学说
开端
第二章古风时代希腊的诗人、立法家与政治思考的开端
1.城邦与政治思考
2.古风时代的诗歌与政治思考
3.荷马
4.赫西奥德
5.提尔泰奥斯到提奥根尼斯
6.梭伦
7.古风时代的立法家
8.早期哲学家
9.近东的先例及其影响
10.结论:古风时代希腊政治思考的开端
第三章希腊戏剧与希腊政治学说
1.戏剧制度
2.悲剧作品中的政治主题
3.《奥瑞斯提亚》
4.《安提戈涅》
5.喜剧
6.结论
第四章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智者派
1.智者派
2.希罗多德
3.修昔底德
第五章德谟克利特
第六章演说家
1.导言
2.历史背景和制度语境
3.雅典演说家演说集成
4.民众智慧与集体决定的错误问题
第七章色诺芬与伊索克拉底
1.民主政治
2.统治权
3.斯巴达
4.泛希腊主义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第八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导言
1.试论柏拉图的解释
2.柏拉图对话集的年代学
3.再论苏格拉底问题
4.苏格拉底之死
第九章苏格拉底
1.“苏格拉底的”理智主义和“成熟的柏拉图”的非理性主义关于人类行为看法上的非连续性
2.“苏格拉底的”与“成熟的柏拉图的”思想上的某些继承性之一:美德教育问题的中心地位;之二:技艺与理想化问题
3.“苏格拉底的”对话与中后期对话之间的继承性的更多证据之三:技艺与善
4.苏格拉底对普罗塔哥拉在《普罗塔哥拉篇》中倡导的民主派政治理论——美德可教论——的反应
5.柏拉图《申辩篇》和《克里同篇》的政治哲学及苏格拉底和成熟的柏拉图之间继承性的证据之四:对现实政治的态度
6.结论
第十章试论《理想国》
1.导言
2.《高尔吉亚篇》和《美利克塞诺篇》
3.《理想国》概论
4.问题
5.反应之一:第一种模式
6.反应之二:因果故事
7.离题插叙之一:和谐与优秀的城邦
8.离题插叙之二:哲学家统治者
9.反应之三:正义与城邦的内在结构
第十一章《政治家篇》及其他对话
1.《政治家篇》关于“政治家”的定义
2.《政治家篇》的神话与其他政治神话
3.王还是法
4.作为指导者和纺织者的政治家
5.《政治家篇》、《蒂迈欧篇》、《克里提阿篇》和《法律篇》
第十二章《法律篇》
1.奇特的作品
2.《法律篇》的结构和内容
3.解释《法律篇》的三种模式:完善、修正与执行
4.人与神:《法律篇》的人类学
5.政治制度
6.政治演说的形式:导入是什么?
7.结论
第十三章柏拉图与政治实践
第十四章《克利托丰篇》和《米诺斯篇》
亚里士多德
第十五章亚里士多德:导言
1.政治、立法家与《政治学》的结构
2.生活的烙印
3.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模式
第十六章自然主义
1.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的“自然”概念
2.城邦的自然性
3.家庭的自然性
4.自然与教育
第十七章正义与城邦
1.自然的和人为约定的正义
2.作为个人美德的正义
3.作为公民的个人
4.正义的个人和正义的公民
5.正义与城邦中的权力分配
第十八章亚里士多德论政制
1.导言:《政治学》的性质
2.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
3.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共和政体
4.混合的和“变态的”政体
5.“共和政体”
6.绝对理想的政体
7.理想与现实
第十九章亚里士多德以后的逍遥派
1.亚里士多德作品的命运
2.逍遥派中的亚里士多德继承者
第二编希腊化与罗马世界
第二十章希腊化与罗马时期:导言
第二十一章犬儒派
1.资料问题
2.重建犬儒主义
3.犬儒派与政治
4.意义与影响
第二十二章伊壁鸠鲁派与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1.导言
2.伊壁鸠鲁主义
3.芝诺的《共和国》
4.希腊化时代晚期的斯多葛主义
5.在罗马的余波
第二十三章国王与政制:希腊化时代诸学说
1.王政理论
2.政制理论
第二十四章西塞罗
1.导言
2.历史背景
3.贵族法则
4.西塞罗的早年生涯
5.公元前1世纪50年代的作品
6.内战及其后果
7.为罗马人创造的哲学
8.结论
第二十五章拉丁语历史作品对罗马政治思想的思考
第二十六章塞涅卡与普林尼
1.《论仁慈》
2.塞涅卡的赞美与普林尼的《颂辞》
3.《论恩惠》
4.普林尼的书信
5.塞涅卡论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对立
6.结论
第二十七章帝国早期的柏拉图主义和毕达哥拉斯主义
1.预先的考虑
2.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
3.伪毕达哥拉斯派文献
4.普鲁塔克
5.结论
第二十八章约瑟弗斯
1.政治思想在约瑟弗斯作品中的地位
2.希腊一犹太思想
3.约瑟弗斯的主导思想
第二十九章帝国时代的斯多葛派作家
1.导言
2.摩苏尼乌斯·卢弗斯
3.狄奥
4.埃庇克泰图斯
5.马尔库斯·奥雷里乌斯
第三十章法学家
1.导言
2.法学总论
3.公法和私法
4.结论
第三十一章基督教
1.一场政治运动?
2.《新约》的政治态度
3.发展与迫害
4.对君士坦丁的反应
5.领域的分割
尾声
1.朱利安和特米斯提乌斯
2.奥古斯丁
3.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编古风和古典希腊
1.开端(导言和第一章至第七章)
2.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第八章至第十九章)
第二编希腊化与罗马世界(第二十章至第三十一章及尾声)
索引
沉冤录 本书特色 《沉冤录》由作者在央视“法律讲堂”主讲节目的讲稿改编而成。选取清朝后期的合州命案、霍邱失踪案、梁宽杀妻案、三牌楼案等案例,说明了在清朝...
★ 资深华尔街预言家彼得•D•希夫的最新作品★ 特别撰写中文出版序,内容更加精彩★ 著名财经评论家时寒冰专文倾情推荐作为准确预
《蜀鉴》校注 内容简介 南宋郭允蹈的《蜀鉴》是一部西南地区的通史著作。它记载了四川及其周边地区在宋代以前的历史发展变化,史料价值极高。在历史编纂学上,《蜀鉴》熔...
先秦野史 本书特色 占时候,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拜,人们用占卜来决定或生或死、或战或和等大事。当财物成为所谓的人事的替代物,占卜成为人们渫财的方法之一时,占卜、就披...
1948年:上海舞潮案-对一起民国女性集体暴力抗议事件的研究 内容简介 序言 引言 **章 海上舞业话沧桑 一、舞场兴衰 二、诸色人等 三、当局管理 第二章 禁...
《细胞简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介绍细胞来龙去脉的科普读物,讲述了细胞的基本知识、细胞发现背后的故事,以及备受关注的细胞治
史记 本书特色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内容简介:本书是彼得·莱文集毕生研究大成的巅峰之作,他在本书中整合了看似迥异的
帝王的教科书-资治通鉴 本书特色 《经典少年游-历史典籍系列》,是引进自台湾的一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历史故事书,继前期出版的《经典少年游?诗词曲系列...
海大日本研究:第一辑 本书特色 修斌主编的《海大日本研究(第1辑)》是中国海洋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会议的论文集,包含了中外著名日本研究专家的报告、论文,内容包括...
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 本书特色 宇宙观和统一帝国一直被视为中国文明*持久而坚实的两大结构。宇宙观在中国古代帝国形成中的角色,不仅是一个关键的史学问题,也直接...
《走出中东》内容简介:与中东的情缘召唤周轶君回到出发的原点:土耳其、埃及、巴林、利比亚、伊朗、尼泊尔……一站接一站,地覆天
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 本书特色 晚清民国版《世说新语》作家金满楼历时六年精心打造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 内容简介 《漏网之鱼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是全国各重点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必读专业书。《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第一版出版
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分析了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辽宋夏金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由
韩兆琦《史记》新读 本书特色 汇聚文史专家,传播中华文明,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穿越历史时空,感受文化智慧。韩兆琦《史记》新读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韩...
《芙蓉国(上下)(修订本)》最初出版时,作者化名“辛克”。读书界立刻做出了积极反应,一些评论家认为“这是一桩不能忽视的文化事
清史简述-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本书是根据郑天挺先生1962年为中共中央党校学员讲授清史的课堂记录整理而成的,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自清朝入关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经济、文...
对日本人而言,直到1952年美国占领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结束,而战争年代、战败以及被占领时期,给亲历者留下了难以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