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内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初版于1989年,再版于1997年,现经过重要修订和增订后,于2014年11月推出最新版。
1、二十多年前出版的《法治论》(1989)和《权利论》(《法治论》姊妹篇,原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两书,是国内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堪称法学界的一块耀眼的路标。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2、此次修订两书,一是订正了讹误之处;二是尽可能将书中所引汉译本著作按当下通行本予以引证和注释,对中国文献的引证和注释,亦依此例处理;三是书名变动,《权利论》一书,第1版书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1993年),此次修订版,更名为《权利论》;四是《法治论》增加了一章——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最后,《权利论》增加了“代第3版后记”。
3、《法治论》主要从汉语文献中阅读了从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卢梭、孟德斯鸠、哈灵顿、洛克、杰弗逊、潘恩等人有关法治的学说;厘清了法治概念,区分了法治的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阐释了法治与权力、法治与自由、法治与权利的关系;勾画了英、美、法等国的不同法治式样;对中国自1949年至1980年代末近40年的法制实践并运用法治作为量度的尺码,确立了中国法治理论的大致框架,是中国法治理论最初的系统研究。
4、《权利论》一书,为《法治论》的姊妹篇,将《法治论》里的论题从中释出加以拓展研究,把关涉每个个体的权利问题从“宪法/法律性”视角转换成一种“社会性“的书写路径,着重讨论了社会中的权利问题。
第一章 权利是什么
一、 权利:历史上的不同界说
二、 权利:当代中国法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三、 权利的另一种界说
第二章 人的主体性:权利的一个基点
一、 “ 自由自觉活动”:权利的内在性
二、 需要·利益·选择·权利
三、 个体与社会: 权利关系的实质构成
第三章 并非灰色的回忆:权利的历史
一、 西方社会权利的始点:古希腊、古罗马人的权利
二、18—19世纪:从自然权利到个人本位的权利
三、20世纪:是权利的个人本位还是权利的社会本位
四、 历史的遗产: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利
五、 辉煌与曲折:中国现代社会的权利发展
第四章 权利·正义
一、 承认权利的正义
二、 分配权利的正义
三、 保护权利的正义
四、 权利正义与法律正义
第五章 权利·国家·权力·民主
一、 政治解放: 从“非人” 到“人”
二、 确认和保障权利: 国家的义务
三、 权利与权力
四、 权利与民主
第六章 权利的法律界限
一、 权利的相对性
二、 权利的界标: 内部限制和外部限制
三、 权利界限与价值选择
四、 “ 法不禁止即自由”
第七章 权利市场与权利交易:权利的经济问题
一、 权利是一种商品吗?
二、 权利市场: 权利交易及其交易成本
三、 效益权利观
四、 一点余论
第八章 权利背后的神秘力量:权利文化
一、 一个简单的界说
二、 权利系统背后的无形力量
三、 权利文化的变迁
四、 “权利人” 的造就
第九章 法律与社会:权利本位论
一、 权利本位: 论争的一个焦点
二、 法律本位论争的“功”与“过”
三、 一种新的思考: 社会的“权利本位论”
第十章 从理想到现实:权利的三种形态
一、 应有权利:本质·价值·原则
二、 法定权利:权利的法律化与制度化
三、 现实权利:权利的最终归宿
四、 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权利推定
第十一章 救济: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
一、 冲突:权利需要救济
二、 救济的含义与方法
三、 “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第十二章 权利的脊梁:宪法救济
一、 来自最高法律性的宪法救济
二、 宪法救济制度的形成及其模式
三、 期待中的中国宪法救济制度
第十三章 主导性的权利救济:诉讼机制
一、 实体权利与诉讼法
二、 诉讼救济的价值基础: 诉讼正义
三、 诉讼救济的制度机制
第十四章 辅助性的权利救济:诉讼外解决方法
一、 诉讼外解决方法: 权利救济的辅助性工具
二、 寻求诉讼外解决: 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
三、 从权利救济看“ 东方经验”
结 语 未完的路
代第三版后记 权利理论研究的“ 再出发”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内容简介:本书对这个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新疆、内蒙古、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
宋末元初大变局 本书特色 本书以通俗浅近的语言,讲述了宋末元初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内容包括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横空出世、威慑草原,忽...
血榜-中国科举舞弊案 本书特色科举制度创立于605年,至1905年停废,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是全世界存在时间*长的考试制度。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
我国十年浩劫结束,苏联解体之后,本书所涉及问题的是是非,早已十分明了,再谈文中这些批评、见解如何正确和基于善意,而攻击他
抗日战争时期粮食供求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八年抗战之所以能够获得*后的胜利,与国民政府能够有效解决粮食问题,使军粮、民食不致过分缺乏有关。本书大量运用原始档案,配...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蒋廷黻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长达十余年,搜罗原始材料,采用先进方法,开风气之先,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基础。本书是蒋廷黻中国近...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装索引版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此书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
国史探微 内容简介 杨联陞先生《1914—1990》,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
吕思勉文史四讲 本书特色 者吕先生以为:“《古文观止》这部书是为科举时代学做八股文的人诵读的,做八股文要从没有话的作者可说处硬找话说,因此《古文观止》所选的有相...
可感的历史——充分发掘小说中的历史素材,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的百姓故事,历史原来也是有温度,可感的。新颖的角度——这是首部
《西乡隆盛与明治维新》内容简介:西乡隆盛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明治初年曾任要职,推行多项重大
朱力扬编著的《中国空军抗战记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阶段解说当年空军抗战的历史(包括空军抗日的准备)。图与文字比例将为
失落的国度 本书特色 《失落的国度(地球编年史)(第4部)》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失落的国度 内容简介 在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的诸神──来自美洲的难以置信的证据显示:...
全书《太平洋战争》为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倾力呕心之作,本书其晚年最后一部作品。本书全三卷,以洋洋近90万言详
宋史解读(精) 内容简介 《宋史解读》为《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之《宋史解读》。陈桥驿“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杯酒释兵权”是怎么回事?宋王朝是怎样平定南唐的...
明-中国通史故事 内容简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
弗雷德里希·根茨首次驳斥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遵循同样原则的说法。他从各种角度展示了两大事件产生、发展和结束的根本性差异,
康生与“赵健民冤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当“宣判”到来的时候、“文革”初期的有限抵制、**位被揪斗游街的云南省负责人等。康生与“赵健民冤案” 目录 中华人...
中国历史大讲堂:宋朝史话 内容简介 宋代的历史,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建都于开封,历时167年。南宋建都于杭州,历时150年。另外,在南宋灭亡后,一部分南...
《伟大的思想·第四辑(中英双语版·全8册)》内容简介:拾得一部书,叩响人文思想的穿越之门。企鹅《伟大的思想》囊括来自12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