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历史大致归于两种政府理论的斗争史,即原初权力在社会中的自下而上论,和源于超越神灵的自上而下论。厄尔曼以其足够的系统性,又具有充分现实关怀的理论框架,诠释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和法律。
目 录
前 言……………………………………………………………………………………………………
1970年版前言………………………………………………………………………………………
佩里格林版前言…………………………………………………………………………………………
导 论……………………………………………………………………………………………………
第一章 奠基:罗马与圣经的背景……………………………………………………………………
一 罗马帝国中的罗马教会………………………………………………………………………
二 罗马皇权政治思想……………………………………………………………………………
三 罗马—圣经观念的成长………………………………………………………………………
第二章 西方的趋向……………………………………………………………………………………
一 帝国的恺撒教宗主义…………………………………………………………………………
二 上帝恩典所立之国王…………………………………………………………………………
三 罗马与法兰克观念的融合……………………………………………………………………
四 欧洲的概念……………………………………………………………………………………
第三章 加洛林以降之发展……………………………………………………………………………
一 政治思想的教会化……………………………………………………………………………
二 大伪造…………………………………………………………………………………………
三 国王加冕礼中的政治理念……………………………………………………………………
四 西方帝国的意识形态…………………………………………………………………………
第四章 成熟期的教权理论……………………………………………………………………………
一 主要特点………………………………………………………………………………………
二 政治文献的出现………………………………………………………………………………
第五章 神权王权与封建王权…………………………………………………………………………
一 君权神授的实质………………………………………………………………………………
二 对该论点的维护………………………………………………………………………………
三 英格兰的王权与宪政主义……………………………………………………………………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的复兴及其背景…………………………………………………………………
一 自下而上论的实际表现………………………………………………………………………
二 初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
三 亚里士多德的原则……………………………………………………………………………
第七章 新的趋向………………………………………………………………………………………
一 托马斯主义……………………………………………………………………………………
二 普世性国家……………………………………………………………………………………
三 地域性主权……………………………………………………………………………………
第八章 人民的主权……………………………………………………………………………………
一 统治者权力的民众基础………………………………………………………………………
二 作为主权立法者的人民………………………………………………………………………
三 城邦国家………………………………………………………………………………………
四 宗教会议至上论………………………………………………………………………………
五 保守主义与传统………………………………………………………………………………
第九章 结语……………………………………………………………………………………………
附 录 对第三章的补充注释…………………………………………………………………………
索 引……………………………………………………………………………………………………
君主世系图………………………………………………………………………………………………
中世纪教宗年表…………………………………………………………………………………………
参考文献…………………………………………………………………………………………………
中文版参考书目…………………………………………………………………………………………
译后记……………………………………………………………………………………………………
张舜徽集-(中华人民通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通史》开宗明义就介绍地理环境的变迁,记载了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其历史变化,民族,水利及建筑工程,六...
吕思勉说三国-三国纷争的历史真相 本书特色 本书堪称历史学家编著通俗读物的代表作之一,由《三国史话》和《三国史论》两部分构成。作者以渊博的历史识见为基础,列举大...
《大征服: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内容简介:破译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席卷近中东的历史密码 挖掘埋藏在剑与火之下的深层原因 全面、客
關注19世紀末至第二次中日戰爭時期中國境外的「南方」書寫19世紀以降中國東南沿海華人移民海外已經蔚為風潮,乙未割臺、辛亥革命
家谱 本书特色 家谱,以特殊形式记录家族来源、迁徙、繁衍、生息、荣衰、升沉等,是家族的生命史。近几十年,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不少地区出现修家谱热。很多人想知道...
血祭太阳旗 本书特色 腥风血雨的日本宫廷暗杀十万日本少女欲为战争献出贞操百余名日本将领魂断异乡五百万日军百万亡命中国…<编辑推荐>= 日本侵...
周读书系: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梁启超所著的《清代学术概论/周读书系》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
滑铁卢:四天.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 本书特色 《滑铁卢:四天、三支军队以及三场战斗的历史》是一个激动人心且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述了英雄业绩和莫大悲剧,以及裁定...
西汉政区地理 本书特色 《西汉政区地理》是周振鹤的博士论文,198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周振鹤是新中国首批两个文科博士之一,该书是他的成名著作,也是其学术的奠基...
AHistoryoftheAmericanPeople一书按道理说译作《美利坚民族史》可能恰当一些,但未免太一本正经了。国内学者引用此书时有译作《美
《孩子最喜欢听妈妈的读书声》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儿童亲子阅读、绘本阅读的匠心之作。在书中,作者从儿童认知发展和心理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荆楚岁时记/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本书特色 《荆楚岁时记》记叙南朝梁时荆楚地区自正月至腊月的节令风俗以及与之相关的典故、逸闻...
文物中国史(平装) 本书特色 《文物中国史》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组织编撰的一套通史类历史读物,曾获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共计八卷,以文物为线索讲述了从史前到清朝...
《蔣中正總統五記》,為國史館典藏《蔣中正總統文物》中「文物圖書」類的《困勉記》、《游記》、《學記》、《省克記》與《愛記》
畜牧王国的兴衰 内容简介 周钢教授刻苦钻研美国西部开放牧区发展史1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资料,经过了缜密地思考,写出了一本很有份量的、非常扎实的专著:《牧畜...
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从书:武王伐纣 宁氏源流 本书特色 张新斌、刘兴儒主编的这本《武王伐纣·宁氏源流--获嘉历史文化论丛》是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历史与考古所)与获...
父母官-明清州县官群像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新华出版社出版★剖析州县政治结构,探讨父母官如何施政,分析父母官心理活动、政治行为与官场权术,解析塑造他们喜怒哀...
中国民族史概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东北诸民族、北方诸民族、西北诸民族、西藏、西南诸民族、中东南诸民族六编。各编以单一民族史成章,各章以各民族的形成和演化为脉络,清...
最容易被误读的中国历史人物 本书特色 本书是基于太多对古人的误读,对历史人物过度脸谱化的认识而编写,书中选取了被误读*深,被脸谱化*严重的历史人物七十余个,分门...
袁腾飞讲汉末三国-(上) 本书特色 自黄巾起义到曹魏归晋,汉末三国不过百年,但却是普及度*广、知名度*高的一段历史。帝王将相犹如云从龙、风从虎,龙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