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阿奎纳 Thomas Aquinas
1225-1274
意大利神学家,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代表人物。 他开启了托马斯学派(或称托马斯主义)。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一。
早年经历
托马斯·阿奎纳的生平包含了欧洲中世纪中期的许多趣闻。他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贵族家庭,母亲一脉可以溯源到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王朝。他大约出生于1225年初,地点是那不勒斯王国的Roccasecca城堡,该地的领主正是其父兰道夫伯爵。他的叔叔西尼巴尔德,是附近卡西诺山本笃会总本宗修道院的院长。于是伯爵一家就希望托马斯今后侄承叔业。在当时,这也是贵族子弟出人头地的一条常见途径。
在阿奎纳接受修道院教育的第五个年头,他前去那不勒斯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出乎意料地加入了多明我会,该会和方济会共同对欧洲中世纪早期建立的教士系统发起了革命性的挑战。这一心灵的转变并未取悦其家族;在去罗马的路途中,阿奎纳被他的几个兄弟逮住、押送回圣齐奥瓦尼城堡,并在那里监禁了一两年,以迫使他放弃自己的志向。根据传记的记载,他的家人甚至安排娼妓去诱惑他,但他不为所动。在教皇诺森四世的干预下,最后其家庭还是妥协了。十七岁时,他的举止宛若圣多明我再生。
他的师长看出阿奎纳在神学上天赋秉异,便送他去科隆的多明我神学院,师从Albertus Magnus学习哲学和神学;他大约于1244年抵达那里。1245年,他跟随Albertus Magnus去巴黎大学逗留了三年,取得了神学硕士学位。1248年他返回科隆担任讲师,这一年是他的文学和公务生涯的开端。这一段与大哲学家和神学家的共事经历对他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他造就成睿智的学者,并终身带有亚里士多德方法论的印记。
事业
1252年阿奎纳前往巴黎攻读硕士学位,由于大学的教授联会对托钵修会的攻击,他遇到了相当的困难。最终,仍于1256取得学位和教职;后来他与友人Bonaventura一起取得神学博士学位,在巴黎、罗马和一些意大利城市教了几年书,并且开始著述。自此以后,他开始了劳碌的生活;他在自己的修会里积极侍奉,频繁地旅行和讲学。
1259年,他在Valenciennes教区取得一个重要职位。在教皇乌尔班四世的请求下,他又移居罗马。1263年,他出现在伦敦的多明我会中。1288年,他又前往罗马和博洛尼亚讲学,并且投身于教会的公共事务中。
在1269至1271年间,他回到了巴黎。除教书外,还管理教会事务,并且做他的亲戚--法国国王路易八世的国事顾问。1272年佛罗伦萨提供一个让他在当地教区内选择常驻教堂的机会,他担任了修道会的院长,并且应查尔斯王的请求,在那不勒斯担任教授职务。
1273年12月6日的弭撒仪式中,阿奎纳经受了神秘的体验,事后他停止写作,另其大作《神学大全》变成为完成作品。当被问及为何封笔时,阿奎纳答道:“我写不下去了……与我所见和受到的启示相比,我过去所写的一切犹如草芥。”他于1274年3月7日逝世。
据同时代的人描述,阿奎纳是个大块头,肥胖而且皮肤黝黑,头颅硕大,发髻很高。他的为人处世表现出很好的教养:众人认为他举止端正,温文尔雅,而且令人如沐春风。在争论中,他保持克制,并且用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赢得对手的尊重。他品位朴素,周围的人为其出色的记忆力所倾倒。在他沉思时,常对周遭的环境浑然不知。他能够系统、清晰和简明地表达他人的意见,使自己的思想富有热情而且兼收并蓄。
去世和封圣、
1274年3月7日,阿奎纳在Fossanova修道院去世。
1323年7月18日,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封阿奎纳为圣徒。
英譯本編者序言
一、研究政治的方法
二、政治义务
三、实际政治
英譯者前記
参考书目
第一鄙分 政治论文
論君主政治,第一篇
第一章 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章 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
第三章 暴君政治、即君主政治的腐化变质是最坏的政体
第四章 罗馬的政权类型以及有时在多数人执掌的政权中出現的好处
第五章 君主制度是防止暴政的上策
第六章 君主制度的优点以及防止其蛻化为暴君政治的必要措期
第七章 荣誉或荣耀都足以激励君主实施仁政
第八章 君主政体的真正目的
第九章 天堂的最高幸福是人君的酬报
第十章 統治者在行使权力时应預定的目标
第十一章 仁政的物质利益与暴政的不利后果
第十二章 君主的职責:王权同精神对肉体和上帝对万物的支配权的相似之处
第十三章 这一类此的进一步闡明和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
第十四章 教权和王权的比較
第十五章 怎样达到政治社会中幸福生活的目的
論对犹太人的統治
第二部分 哲学著作选辑
反异教徒大全
論人們彼此之間及对其他生物的关系的安排
神学大全
第一部分
一、人是天然耍过政治生活的
二、君主政治和世上的神权政治
第二部分之一
三、政治秩序的价值和意义
四、一般的法
五、各种类型的法
六、法的效果
七、永恒法
八、自然法
九、人法
十、人法的效能
十一、人法的易变性
十二、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別
十三、一种混合的政治制度
第二部分之二
十四、政治的和宗教的义务
十五、战爭
十六、抵抗暴政的权利
十七、政治上的深謀远虑
十八、自然的和实在的正义
十九、正义和国家
二十、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关系
二十一、財产权
二十二、高利貸
二十三、服从
彼得·朗巴德《嘉言录》詮释
基督徒对世俗权力特別是暴君負有服从的义务
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的关系
《尼各馬可伦理学》詮释
导言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詮释
导言
千岁丸上海行(史学五种4) 目录 序曲**章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 一、“四只蒸汽船,惊醒太平梦” 二、“开国”的力度与主要方向三、日本幕末的“对清策论” ...
戏里戏外说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系康宝成先生所著的与cctv百家讲坛《戏里戏外说历史》栏目相配套的图书作品,精选了喜闻乐见的三个主题:《长生殿》与杨贵妃、《赵氏孤...
日记,就是按日系事,对每日所遇所发生的事件,及由此引发的感想领悟,逐一记录。日记的定义,古已有之,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
鼓吹终结帝制的集结号 本书特色 1840年以来,古老中国受到坚船利炮的攻击,不得不向西方列强低头。一群知识精英面对积贫积弱的大帝国忧心如焚,决心以舆论唤...
《中国近代史》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
正确的选择-实现梦想的10个关键问题 本书特色 正确的选择让你远离飘忽的生活状态,成为清醒的领航员,创造属于自己的现实。正确的选择-实现梦想的10个关键问题 内...
解密民国要案-民国风云往事-(插图本) 本书特色 《解密民国要案》推理案件、解密档案、解析悬疑,用干净利落的文字和真实的历史照片,力图以纪实、档案、揭秘为目标,...
庸人治国-大太监魏忠贤与明帝国的末路 本书特色 历史和人们开了个玩笑,一代能工巧匠朱由校,却成了肩负江山社稷一朝天子;老老实实的“典膳”太监的魏忠贤却被推上了权...
有风度才叫贵族 本书特色 这是史杰鹏有关春秋时代的系列专栏文字的结集。史杰鹏以汉代历史小说创作独树一帜,他的随笔杂文,也同样展现了深厚的学养,闪耀着知性的光芒。...
《想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萧红62篇经典散文,分四辑:第1辑:花开了,我们后花园去吧;第2辑:黑列巴和白盐的
《小王子》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让人永葆童心的不朽经典。作品讲述了小王子因与心爱的的玫瑰花吵架而负气出走,在星际间游历,后来
中华国宝图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国宝大观》增补修订版,增加文字30万字,图片500幅★ 由文物鉴...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内容简介: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论争。
蒋介石手令秘事 本书特色 《蒋介石手令秘事》包括了刚正不阿 蒋介石开除黄埔生、党国元老 立法之争院长被扣、出尔反尔 青年学生国府被骗、欲加之罪 顾祝同制造“文字...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研究》内容简介: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在全世界引起越来越强烈的反响和呼
《从1到M:让企业走出去的国际战略画布》内容简介:对一家企业来说,从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从1到N意味着对从0到1模式的复制。而在
《纵乐的困惑》是一块史学艺术的宝石。运用一系列丰富而又鲜为人用的资料-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对社会不满的文化的轶事,观察,抱
北归-南渡北归-第二部-增订版 本书特色 《南渡北归》(增订版经典三卷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
《纪录短片创作》内容简介:本书为大学教材,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视节目创作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他具有一定影
《债务海啸》内容简介:中国债务总水平,已达无法承受的极限,而且还是在社保投入严重亏空情况下。债务危机再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