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这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中,《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传奇作者简·雅各布斯认为,随着后农业时代走向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未来,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黑暗年代、一段文明崩塌时期的边缘。
简·雅各布斯检视了现代社会的五个主要支柱——家庭和社区、大学理念、批判性思考能力、高效政府、职业道德——正呈现严重衰退的迹象。这些正是现代文明赖以屹立不摇的要素,作者指出,它们正开始变得名存实亡。
《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是一本黯淡的书,也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这个时代里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需要忧患意识的,能够用自己的心去发掘浮华背后的失落,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捍卫人类本该拥有的尊严。简·雅各布斯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在经由了解作为文化崩塌的极端特例的‘黑暗时代’的悲剧如何发生、如何避免,以期为迷失的文化找寻方向……”
振奋人心,优雅好读,《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不仅是简·雅各布斯这位都市规划界身兼行动派、改革者以及梦想家的重量级人物毕生的最高成就,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看点:
1.《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是《美国大城市死与生》传奇作者简·雅各布斯的又一重要著作。这一次,她不仅谈论城市的现状与未来,而且更多地关注普遍的文化危机。社区和家庭的解体、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批判思考能力的丧失……这是一次对我们文明正处于灾难边缘的全面调查。关于现代文明及其未来,简·雅各布斯以其敏锐独特的心灵、浓重的人文关怀、优雅洗练的文字,带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解读。
2.作为“最值得珍惜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简·雅各布斯是作家,是思想家,更是目光犀利、言辞激烈而又“喜欢走上街头”的行动主义者。《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植根于简·雅各布斯多年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积极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她理念思考和人生阅历的一次回顾,也是她毕生的最高成就。
3.简·雅各布斯的文字拥趸众多,许知远、汪丁丁、王石、潘石屹、郝明义等各界知名人士都曾深情致敬推荐。他们一直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简·雅各布斯。确实,在今天的中国,简·雅各布斯的精神遗产值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文明不会永远存在,一旦我们开始遗忘,它很快就会消失。
——简·雅各布斯
媒体评价:
我一直在读简·雅各布斯的《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它甚至超过了我最钟爱的作家奈保尔的作品。我喜欢悲观的论调,确信乐观使人愚蠢。但就本质而言,我是彻头彻尾的乐观主义者,只有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才会对眼前充满悲观,因为你知道,多么严苛的批评,多么暗淡的描述,都不会妨碍你内心对美好的期待。
——许知远(著名专栏作家、《商业周刊(中文版)》主编)
几年前,我忘记了是由于怎样的缘分,我在谷歌搜索中开始阅读简·雅各布斯的文章,并被她感动,被这样一位曾饱受失业折磨并由自学而取得举世敬重的家庭妇女写出的林肯那样朴实而深刻的文字感动。
——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我们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应该像简·雅各布斯那样挺身而出向权力讲授真理,勇敢地承担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呢?如果说民众与权力和资本的这场较量是一场稻草和骆驼的对抗的话,稻草的命运也并不一定那么悲观,因为简·雅各布斯让我们看到了稻草是如何压倒骆驼的!
——冯果川(知名建筑师)
在和城市有关的所有议题上,简·雅各布斯都是无与伦比的分析家。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简·雅各布斯又一次证明,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犀利的观察家之一。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妙趣横生、确可信据……我们很难不认同简·雅各布斯的观点……这是一本值得阅读且发人深省的著作。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简·雅各布斯始终满腔热情地捍卫社区。现在,她扩大了关于社群的观念,论及普遍的文化……我们应该驻足停留、屏息聆听。
——《新闻周刊》(Newsweek)
简·雅各布斯是如此的明晰,几乎无人能及。她以开阔宽广的视野和简洁优雅的文字解读着我们周遭变化中的世界。她的观察依然产生着广泛的共鸣,依然如此凝练。这就是为什么《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能让我们聚精会神,能让我们将阅读当成一件趣事的原因。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简·雅各布斯是典型的公共知识分子,她完全自学成才,阅读引述广泛,观点基于普遍的史实……在某种意义上,《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是雅各布斯的理论思考和人生阅历的一次回顾,植根于她多年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积极参与。
——《奥勒冈周日报》(The Sunday Oregonian)
简·雅各布斯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她是当之无愧的圣哲和最终权威。
——《纽约太阳报》(The New York Sun)
一次对我们文明正处于灾难边缘的全面调查……这是一个熟悉的主题,但简·雅各布斯以她著名的独立、敏锐心灵,带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解读。《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非常值得一读。
——《伯克利星球日报》(Berkeley Daily Planet)
目录
第1章 从集体失忆到黑暗时代
第2章 失忆一:家庭与社区价值
第3章 失忆二:高等教育精神
第4章 失忆三:批判性科学观
第5章 失忆四:政府效能
第6章 失忆五:自律与自审
第7章 解开恶性的下旋
第8章 黑暗时代的模式
致谢
长期以来,有关义和团运动起源的问题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这
豫商发展史-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 本书特色 河南具有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成果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的地理书《禹贡》将天下划为“九州”,河...
《法律的慢性子》内容简介:法律通常板着面孔出现在大众面前。但以一个舒适的姿势、轻松的心情透过法眼看世界,也许会得到一个完全
石器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史话》的目的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
如果回顾一下过去五十多年以来欧洲一体化事业的进程,那么人们会发现,科耶夫所勾勒的那个“拉丁帝国”看起来倒更像是今天欧盟的
孙中山在日期间以国家领土,主权为筹码换取日本对其支持。惜乎,卖国无门!目录 本书根据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收藏的外务省档案
港口城市与入侵者-现代社会早期斯瓦希里海岸、印度和葡萄牙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现代社会早期的非洲东海岸,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斯瓦希里地区。研究涉及一系列的社会...
盟军夺宝队 本书特色 **本揭示“二战”欧洲战场艺术品下落的历史纪实作品。从搜集资料到本书出版,并拍摄纪录片,历经近20年时间。大量不为人所指的细节被披露出来。...
九一八 本书特色 致喜爱本书的读者阅读《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丛书的四个关键词:历史的细节——没有细节的历史就如同听不到心跳的标本。所以我们追求历史的细节,并...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五册)-全景插图版 本书特色 本套图书选用了600余幅战地照片、各种人物雕塑等摄影作品和经典油画、版画等绘画作品以及原版图书战略图、博...
德国的浩劫 本书特色 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编著的《德国的浩劫》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作者从两个世纪的德国历史文化背景着眼,对于导致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作出了自己...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自觉民族意识的形成、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与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华民族危...
杨栋梁,男,1954年2月生,汉族,辽宁省黑山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
本书主要以晚清时期(1840-1911年)的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这一文体作为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当时逐渐形成一种
《重构知识:在线知识传播的疆域、结构与机制》内容简介:《重构知识:在线知识传播的疆域、结构与机制》旨在探究社会化媒体知识分
秦汉考古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
《鬼作家》内容简介:《鬼作家》是内森·祖克曼文学探险系列作品的开篇之作。二十三岁的主人公内森·祖克曼刚出版一批短篇小说,并
1937-1945日本侵华决策史研究 目录 导言**章 “东亚新秩序论”的提出及其实质**节 “东亚新秩序论”的提出第二节 “东亚新秩序论”的内容与实质第三节 ...
苏共亡党十年祭-(最新版) 本书特色 《苏共亡党十年祭(*新版)》以史为镜,通过剖析苏共因失人心而失天下的历史悲剧,深刻阐述了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内容简介:本书是J.F.C.富勒这位军史大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思的总结性著作。富勒从的视角把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