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死亡往往是我们生活中的禁忌话题。陆晓娅老师的这本书,却将一束强光打到了死亡身上。通过一门课,数十部电影,陆老师将死亡雕刻得惊心动魄。但是,与其说她是引领我们坦然直视“死”,不如说是邀请我们纵身跃入“生”。因为死亡只能是“自己的”死亡,所以生命也必须是“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死亡是关于自由永不熄灭的启蒙。——学者刘瑜
陆晓娅在暌违出书20年后,推出此力作,涵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记录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开生死学讲堂的过程。她将这一深邃严峻的终极命题,以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影像学资料为向导,旁征博引,作了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阐释。——作家毕淑敏
陆晓娅的《影像中的生死课》就是一道穿透现代性困顿的灵光,它不是胡克大夫的《周一清晨》,也不是莫里教授的《相约星期二》,自成一格,别有一番风景。她不追逐体系感,只追求思想的光辉;不在乎成绩,只在乎学生抵达神圣的生命状态;伴随一幕幕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剧,引领一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影视剧的长镜头中探寻生死的本相,体察生命的雄浑与厚重,责任与担当;开始从人生知识到生命信仰,从知识积淀到精神发育的蜕变。——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
【内容简介】
《影像中的生死课》是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优秀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目录
引言:一场未知的教育探险/
我不想把这门课上成一门教授“知识”的课,不想把这门课上成一门我唱主角的课,不想以一种我拥有标准答案的姿态来上课。我知道,当我以上面三个“不想”作为基线来设计课程的时候,我就开始了一次未知的教育探险。
起始课:通过电影直视骄阳/
《时间规划局》用绿色的倒计时和脉搏跳动的声音,将生命的过程外化,将不知不觉的流逝变得可见可感——在一秒一秒减少的数字中,在有节奏感的轰鸣声中,生命的有限性变成一种焦虑。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或许生死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减轻死亡焦虑,恰恰相反,是适度引发死亡焦虑,让死亡焦虑成为引导人去思考生命意义的起点。
教育课:生命能否承受之重/
《小猪教室》展示了我理想中的生命教育过程:孩子们不仅在养猪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体验,理解了什么是生命,如何对生命负责,更重要的是,老师把选择权给了孩子。一次次的讨论不断启发着孩子们的思考,让孩子们倾听不同的声音,逼着他们面对艰难的选择。正是思考、讨论与选择,让这些孩子对生命、生命的责任和权利有了深刻的体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的不是“知识”,而是精神上的成长。
家庭课:危机中的成长契机/
通常,人们会觉得死亡对于每个家庭、每个经历它的人而言,是悲伤、痛苦和无法挽回的丧失,但在《阳光小美女》中,每个角色都似乎因为爷爷的死亡而有了不同。死亡带来的痛感,或许是一剂成长的催化剂,它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到爱的重要,意识到存在的有限,从而努力去活出自己。
自我课:激情与绝望的对决/
在《死亡诗社》中,尼尔自杀了,基丁老师也被开除了。这场因死亡而突然中断的教育实验,带来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选择死亡,是勇敢还是懦弱?以生命为代价做抗争是否有意义?面对理想的破灭和现实的冲击,死亡是唯一的选择吗?影片的结束,是思考的开始。
团体课:归属与宰制的吊诡/
人们面对死亡焦虑时,有两种主要的防御方法:“凸显”与“嵌入”。“凸显”即相信个人的独特性,努力活出自我;“嵌入”即相信终极拯救者,努力将自己融合或嵌入到自身之外更大的力量中。《浪潮》中的学生们,在文格尔的操纵下放弃了自我,让自己嵌入、消融在“巨大的事物”中,臣服于“终极拯救者”。表面上,他们似乎找到了归属感和方向感,但最终他们却发现“浪潮”是如此可怕。
历史课:荒诞岁月的死与生/
这个死亡谱系,曾引起我长时间的思考,因为我发现,有些死亡是非常复杂的,将其归入这个谱系中的某个类型,可能会模糊了真实的死亡原因。是否该将电影《活着》中有庆的死亡归入“意外死”,将凤霞的死亡归入“疾病死”?这样归类,是不是改变了什么?
逆境课:绝望中的希望之光/
能拍出《美丽人生》的人,一定相信在令人绝望的黑暗中仍然有光明存在,他们让想象力在这份“相信”之上驰骋,因此才能够表现黑暗中的光明,展示绝望中的希望,发掘人的可能性和力量。“力量”,与生命中的逆境相对抗的力量,就是我们要在教学中寻找的。
伦理课:每个人的生死权利/
假如你是《姐姐的守护者》中的一个角色:决心挽救女儿凯特生命的妈妈莎拉、担心家庭随时可能崩溃的爸爸布莱恩、身染沉疴的姐姐凯特、有诵读困难但不在父母“优先名单”中的哥哥杰西、被“制造出来”挽救姐姐生命的安娜——当安娜如果不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姐姐,姐姐就会死去的残酷现实被摆在面前时,你会怎样做?
医学课:临终的选择与尊严/
《心灵病房》描述了一个成年人的死亡——死于癌症,死在医院的病床上。这样的景象似乎没什么新奇,但问题就在于“没什么新奇”:我们以为医学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病痛和死亡,却很难接受医学的有限性。当死亡绑定医疗技术,当人们视死亡为医疗的失败时,死亡的景象就被深刻地改变了。让我们跟着女主角的独白,去到临终者的床头,思考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
礼仪课:葬俗的慰藉与联结/
入殓是动作,是程序,是过程,是仪式,然而当这一切都包含着庄重的情感时,它就变成了美,变成了心灵的安慰,变成了家族历史的传承。仪式,原来充满着心理、文化的内涵。《入殓师》展现了“仪式”这种高度程式化的东西与人性的联结,与人类生命传承的联结。
哲学课:死亡是最棒的发明/
死亡焦虑,是一种原始的焦虑,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都会存在这样的焦虑。但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发现,死亡焦虑会因生活失败而大量增加,欧文•亚隆将其总结为一个公式:死亡焦虑与生活满足成反比。在黑泽明的《生之欲》中,那个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句废话”的公务员,要用什么去战胜自己的死亡恐惧呢?
结束课:困惑是思考的起点/
导演卡梅隆离开罗丝和杰克的爱情主线,不惜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调动各种视听手段,去展现在海水涌入、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之际,各色人等的不同反应和选择,演绎出生死关头惊心动魄的人生大戏。这是一段被压缩在有限时间中的无限思想空间,阶层、性别、年龄、职业角色、宗教信仰、人生经历、个性特质,人与人的关系,都在被“死亡”拷问。
附录
后记
本书是第一部以六朝墓葬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著作,全面利用2008年6月以来的考古学材料,对六朝墓葬的分布、分期、形制、随葬品等方
宋徽宗书法临习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了宋徽宗抄录、创作的部分诗词文章名作汇集成册,并根据初学者的特点将单个字体进行放大,使字体结构清晰、点画分明,直观地展示出其间...
《MySQL技术大全:开发、优化与运维实战(视频教学版)》内容简介: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MySQL数据库技术,主要阐述MySQL开发、优化
颜真卿多宝塔碑-中国书法宝库-20 节选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唐岑勋撰,颜真卿书,徐浩题额。天宝十一载(七五二)立。碑今在西安碑...
最适合微电影剧作初学者的实战指南直面实际创作的难题分析翔实的正反案例紧抓循序渐进的练习本书是最适合微电影剧作初学者的实战
罗丹艺术论 本书特色 傅雷20世纪30年代受聘于上海美专时,翻译了本书作为美学讲义。罗丹是法国19世纪晚期非常有影响力的雕塑家,几乎以一己之力奠定了20世纪雕塑...
精高明信片-中国京剧脸谱(18张) 内容简介 脸谱是传统戏曲中独特的化妆形式,起源于历史上的“代面”。贵卅l的“傩戏”面具就是脸谱的活化石。在中国戏曲长期发展中...
《联语粹编》内容简介:《联语粹编》六卷,为民初倪星垣(1867—1952)搜集的挽联、楹联等汇编,前6卷为倪氏及他人所撰挽联;卷七为
鲁迅和里维拉 本书特色 《鲁迅和里维拉》是一本五花八门的奇怪的复合体读物,堪称“奇书”。被视为墨西哥国宝级人物的里维拉,是20世纪全世界*负盛名的壁画大师,但他...
北方卷-中国古建园林大全 本书特色 郭成源主编的《中国古建园林大全(北方卷)(精)》对全国各地古典园林的建造年代、历史变迁、形态及结构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
篆书技法45例 本书特色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唐孙过庭★讲篆隶者,当先考钟鼎文,为书法之源流也。……学小篆者,当以秦相李斯为正宗。——清钱咏篆书技法4...
赵孟頫三门记-赵孟頫墨迹.韦斯琴临本 内容简介 《三门记》是赵孟頫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书在编排上,将赵孟頫的《三门记》与韦斯琴的临本进行比对,并将《三门记...
行书速成-公务员高效练字30分钟-公务员考试必备字帖 本书特色 规范工整的书写练习——提高你的卷面成绩强化书写提高速度——节省的考试时间申论技巧及考试要点——让...
简明西方美术史 本书特色 欣赏美术作品不是艺术家才有的专利。本书力图用精美插图和浅显语言,带领普通读者经历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简明西方美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为“...
300多幅全彩清晰的实景实物照片70多张地图与图表囊括近东最新考古发现覆盖新旧约主要人物、地点和事件“走在耶稣曾经走过的地方”
《Android高效进阶:从数据到AI》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Android进阶技术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书籍,主要从3个方面来组织内容。第一个方
篆刻艺术赏析 本书特色 篆刻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开始阶段它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后来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不仅在中国,在邻近的国家也有...
二人转戏俗研究 本书特色 孙红侠所著的《二人转戏俗研究》运用戏剧戏曲学与民俗学的理论和知识,以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互相印证的方法,以二人转的戏俗为研究对象,对二人...
中国舞蹈史话-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中国舞蹈史话》由二十四篇文章构成,既相对独立又自成系统,对中国舞蹈的发展作了细致地梳理。作品以时间为主线,从原始古代...
画语-儿童创意画美术教程 内容简介 《画语:儿童创意画美术教程》此教程共十章。三十三课,是一本综合性的儿童美术创意教学参考用书。此书从目标确立到类别划分都坚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