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的经典研究著作。作者从双方截然对立的差异的描述出发(宁静-运动),最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这两大截然对立的文明是如何融会到共同的基础上并构建起西方的传统文明的。作者非常精到地选取了“语言”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第一手的古典语言文献的资料,通过大量的语言上的比较,深刻地阐述了两种文明在“思想模式”、“感性模式”、“时间与空间”、“数量与数字”、“历史与自然”、“物”等关键范式上的基于“宁静-运动”的差异,并且,在每一处地方都明确地指出,在这种差异之上的可能的相同或曰接铆之处。最终,作者把这两大文明融会进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即它们事实上是对现实的两种可能的,而且是同等必然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说,两大文明的思想是互补的;希腊人把现实描写为存在,希伯来人把现实描写为运动。作者通篇以我们欧洲人(希腊人)自称,并以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的身份呼吁,对文明之间的比较是为了一视同仁地关注并保护和继承它们,如果有可能,还要进行综合与统一。惟有如此才足以表达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对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真正敬意。本书的出版,于新世纪中西文明会通之际,对我们中华民族之文明的复兴建设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依据德文原版进行翻译,并参照了英文版。翻译相当精到流畅,能非常到位地把作者在文中大量出现对文献材料的辨析、理论的推论的精微结构阐释出来,又能很好地表达出贯穿其中的欧洲人对自己文明的文化热忱。在整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增添了近百条的译者注以方便读者对这部相当专业和深奥的研究作品的进一步的理解。
中译本序(柯小刚)
缩写
绪论:问题
第一部分:动态与静态的思想
I.动态思想
1.希伯来语静态动词的动态特征
2.希伯来语中状态动词和属性动词的动态特性
3.逻辑上的“存在”
4.动词hayah的存在
a.动词hayah
b.生成和生效
c.带介词的hayah
d.hayah表面上静止的用法
e.神性的存在
5.世界的动态特征
II.静态存在
1.爱利亚学派和赫拉克里特
2.柏拉图
III.非存在
1.希腊思想中的非存在
2.希伯来思想中的非存在
IV.言词
1.古代东方思想和希伯来思想里的言词
2.希腊思想里的言词
V.集体概念和理念
1.希伯来的集体概念
2.柏拉图的相似之处
第二部分:印象和外表
I.对建造物的印象
II.对人的印象
1.著名人物的俊美
2.《雅歌》中描写的抒情诗
3.美的理想
III.对事物的印象
1.软弱的形象、昙花一现的形象和安全可靠的形象
2.J一文本创世叙事中事物的形象方面
3.与柏拉图《会饮篇》的比较
4.《旧约》中的拟人化(Personifikation)
IV.对上帝的印象
1.以色列的上帝形象
2.上帝的形象(Imago Dei)
附论:大流散中的犹太图像艺术
V.希腊思想的面貌
第三部分:时间与空间
I.希腊一欧洲的时间概念
II.以色列的时间概念
1.物理时间和天文时间:天体的时间
a.欧洲时间概念的无用性
b.用作计时器的太阳和月亮;对时间的感知
c.时间节奏而非时间循环或时间线段
d.持续与瞬间
2.心灵的时间
a.意识的同一性
b.时问的内容
c.历史的时间
d.时态
e.时态的心理
f.共时性
g.前与后
h.时间概念的动词起源
i.无限的时间
III.空间
1.形式
2.界线
3.无界线或无限
附论:《圣经》的忠于现实
IV.数量和数字:空间数量和动态性质的数量
V.历史和自然
1.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对历史的理解
2.《旧约》中的创世宣言和柏拉图的创世学说
3.功能的宇宙论与形象化的宇宙论
第四部分:符号主义和工具主义
I.希伯来的“物”的概念
II.希腊的“物”的概念
附论:上帝的透明性
第五部分:逻辑思考和心理理解
I.逻辑和心理
II.两种观点的合理性
III.以色列思想家的独立性
IV.两种思想方式的形式特点
总结以及这些差异的心理基础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译后记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六卷) 本书特色 古希腊哲学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已充分展开的基础上,终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这套...
中国哲学史通论-武汉大学 百年名典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通论 范寿康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中国哲学史通论》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哲学...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和宗教信仰基础、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則、道教生态伦理在实践中的表现样态三方面展开研究,力图开创...
哲学导论 本书特色 《哲学导论》是一本哲学通识教材,共分二十讲,内容涉及哲学的含义、起源、本质、作用,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等相关内容。本书立足文本,寻根追源,...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内容简介 简介《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针对当时流行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点,提出“美就是生活”的唯物主义论断,要求文学再现生活,...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一般简称“哲学史”)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哲学著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都很重视此书。马克思很早就仔细读过...
任继愈谈孔子·孟子·韩非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孔子·孟子·韩非》是任继愈先生撰写的关于孔子、孟子、韩非三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合集。含《孔...
南怀瑾谈心兵难防 内容简介 《南怀瑾谈心兵难防》选编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著作,分为“知止”、“...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特色 姜正成编写的这本《老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
道家人格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宗教与社会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人格与道家人格的基本概念,道家人格的人的本质观,道家人格的基本特征,实现道...
弘道扬善(道教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城隍庙·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之一。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
暴力与文明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国际知名作者汉娜·阿伦特等人的16篇文章。书中内容,涵盖面很广。在政治与社会方面:如以塞亚·伯林的《爱因斯坦和以色列》,w.h....
孔子的魅力:重温孔子圣迹图 本书特色 追寻孔子的生命轨迹,揭示孔子的多面魅力,选取一百零四幅精彩片断,还你一个有泪有笑、有血有肉的孔子。一个现实中的失败者,为何...
儒学与中国宗教 本书特色 在当代社会,民族宗教冲突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只有促进文化交流、宗教对话,人类才能找到化解民族宗教冲突的渠道。儒家文...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内容简介 这里的首要问题是一门感知、想象、时间、事物的现象学的问题。这个“加工”的结果应当就是1928年在胡塞尔的《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第...
让阳光自然播洒:刘有生演讲录 本书特色 ◆作者刘有生先生是王凤仪先生性理疗病的传人,在民间被尊称为“刘善人”。他讲的做人之道深入人心,百度“刘善人讲病”即可找到...
中华经典藏书-曾子 子思子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藏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献为依据,以便于检索为原则,将全书分为儒、道、佛、子、兵、医、农、史8大...
索恩优雅变老的艺术:美好生活的小哲学 本书特色 * 所有生物都会变老,而只有人思考变老这件事* 生活是一门艺术,包含变老的艺术,*终也包含死亡的艺术* “己所不...
周易精解 本书特色 周易是三玄之首、群经之首、六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基石、一把钥匙、一个总根,也是一个千古之谜、一个神秘的宝库。就像《西游记》中描...
《山西寺观壁画》特点为:一此书是系统记录山西古代寺观壁画现状的资料性图集。全书以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后获得的文字资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