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喜宴:吐蕃史译注》中心的宗旨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为辅,坚持百家争鸣,鼓励学术创新。注重选题的前沿性,在充分利用汉文史料基础上,鼓励发掘少数民族语文文献史料和域外史料,注重田野调查,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取得原创性成果。努力推出新人新作,培养中青年学者,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整理出版汉文及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史料,并进行研究,是本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文献资料丛书》将收入本中心整理研究的有关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的文献资料成果,通过出版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希望能给学术界带来一些新鲜的资料和使用的便利,促进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的深入。
内容概要
第一章
第一节 西藏远古情况
第二节 远古统治西藏的十种情况
第三节 西藏人类的起源
第四节 古代十二小邦
第五节 聂墀赞普的出现
第六节 穆墀赞普及“天墀七”
第七节 止贡赞普及本教的出现
第八节 止贡赞普与洛昂达孜的斗争
第九节 布代贡杰时的经济
第十节 吐蕃早期本教
第十一节 赞普“六地列
第十二节 “八代王”与“五赞”
第十三节 托托日年赞及早期佛教文物
第十四节 墀年松赞及仲年代如
第十五节 达日年塞时的政治与经济
第十六节 囊日松赞执政
第二章
第一节 松赞干布的诞生及执政
第二节 执政初期与造字过程
第三节 迎请四邻贤者及吞米译经
第四节 学邻族建政经验、设官及民政
第五节 建行政区划、订法律、委任官吏
第六节 吐蕃五如的划分
第七节 五如之势力范围
第八节 六十一“桂东岱”
第九节 阶级划分、官制与军事组织
第十节 七官、六决议大法及六告身
第三章
第一节 六标志、六褒贬、六勇饰
第二节 纯正大世俗法十六条及戒十恶法
第三节 三法及吐蕃疆界
第四节 松赞干布迎娶泥婆罗墀尊公主
第五节 泥婆罗墀尊公主建宫室
第六节 迎娶文成公主
第七节 兴建大昭寺、小昭寺
第八节 兴建昌珠寺
第九节 建边压寺及再压寺
第十节 建四压肢寺及九掩口寺
第十一节 建叶尔巴崖三所依
第十二节 香雄妃等建寺
第十三节 吐蕃刑法
第十四节 恭松恭赞与芒松芒赞
第十五节 松赞干布埋藏经咒珍宝
第十六节 松赞干布遗训芒松芒赞
第十七节 松赞干布与文成、墀尊二公主去世
第四章
第一节 芒松芒赞执政
第二节 都松芒杰隆囊执政
第三节 墀德祖赞执政
第四节 迎娶金城公主
第五章
第一节 墀松德赞诞生
第二节 桑希内地取经
第三节 崇佛与反佛之争
第四节 赛囊赴印求佛
第五节 桑希助赞普兴佛
第六节 剪除反佛大臣玛祥
第七节 迎请菩提萨捶
第六章
第一节 菩提萨捶的活动
第二节 派使者赴内地
第三节 迎请莲花生
第七章
第一节 兴建桑耶寺
第二节 五妃业绩
第三节 达热路恭进攻突厥
第八章
第一节 桑耶寺开光
第二节 藏人受戒出家
第三节 建法律及桑耶兴佛碑
第四节 译经
第九章
第一节 叶尔巴与曲卧日的宗教情况
第二节 建造谐拉康寺
第三节 墀松德赞颁布兴佛诏书
第四节 桑耶寺碑文
第十章
第一节 制订贵族习规及攻陷长安
第二节 桂·墀桑雅拉厘定法律
第三节 牧业措施及《没卢氏小法》
第四节 九大尚论
第五节 菩提萨埵遗言与“三户养僧制
第六节 顿渐之争起因
第七节 莲花生与菩提萨埵的晚期活动
第八节 益希旺波之业绩
第九节 顿渐之争
第十一章
第一节 顿渐诤辩
第二节 供养僧人及“三户养僧”
第三节 嘎玛拉希拉之死
第十二章
第一节 墀松德赞之死与穆尼赞普继位
第二节 拔热甸与益希旺波之死
第三节 以“十善法”推行佛教
第四节 汉、霍尔、南诏之和约
第五节 墀松德赞父子时期的译经情况
第六节 《拔协》记载墀松德赞晚年之情况
第七节 “三喜法”
第八节 穆尼赞普均贫富及建“四供”
第九节 穆尼赞普与穆底赞普死因
第十节 墀德松赞执政
第十一节 恢复桑耶寺供养
第十二节 建多吉英寺及颁布兴佛诏书
第十三章
第一节 墀德松赞死及其后裔
第二节 墀祖德赞执政及其业绩
第三节 唐蕃会盟
第四节 厘定文字
第五节 墀祖德赞崇佛
第六节 墀祖德赞时的政情
第七节 韦达纳坚其人
第八节 韦达纳坚等乱政夺权
第九节 墀祖德赞被杀
第十四章
第一节 墀祖德赞死后的吐蕃政局
第二节 朗达玛执政
第三节 朗达玛灭佛
第四节 拉隆贝吉多吉刺杀朗达玛赞普
第十五章
第一节 拉隆贝吉多吉逃往康地
第二节 《后叶尔巴志》载刺杀朗达玛事
第三节 朗达玛之嫡系
第四节 朗达玛死后的吐蕃佛教
第十六章
第一节 伍约之战
第二节 吐蕃属民奴隶起义
第三节 挖掘藏王陵墓
第四节 起义后的赞普后裔
第五节 王子云丹后裔
第六节 王子约松后裔
第十七章
第一节 德祖衮后裔
第二节 德祖衮后裔兴佛之举措
第十八章
第一节 阿底峡进藏前后的吐蕃社会
第二节 奴隶起义后寺院的衰落与恢复
第十九章
第一节 保护大昭寺及兴建逻娑河坝
第二节 修缮大昭、桑耶、叶尔巴等寺
附录一藏文《贤者喜宴——吐蕃史》影印原件
附录二藏文《贤者喜宴——吐蕃史》拉丁字母转写
附录三藏文与拉丁字母转写符号对照表
后记
本书探讨了孔子晚年及其身后的儒家思想和命运,从孔子“作《春秋》”及其历史传承展开论述,梳理了从曾子、子思、孟子到荀子的先
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哲学话语 本书特色 南野编著的《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哲学话语》在电影哲学的层面上将拉康的主要思想范式与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理论连接,...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 本书特色 《太上感应篇汇编》对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原文进行逐句分析,并举出古今案例来作证,讲述事理圆融,文字简洁优美。本书为汇编原文...
《走进分析哲学》内容简介: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主要的哲学思潮,它使逻辑分析成为哲学的基本方法,使语言成为哲学研究的直接对象
中国哲学史大纲-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1918年9月定稿,一出版即因其方法和见解...
医论集-章太炎全集 本书特色《章太炎全集:医论集》是章太炎先生一生中有关医学见解之大全,共收录一百三十余篇,其中包括医学传记、对医学著作的序文、对各类医学典籍的...
庞德研究 本书特色 埃兹拉·庞德(ezrapound,1885-1972)是一个有争议的美国现代主义诗人、批评家。一方面,他才华横溢,在漫长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
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本书特色本书是从实证主义观点出发对量子力学系统做出哲学解释的代表作,也是作者赖欣巴哈的一本主要著作,写于1942年。作者从实证主义的立场出发...
禅灯梦影 本书特色 世之*可珍重者,莫过业,世之*可爱异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
大学思想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大学读物”系列之一,撷取了古今中外哲学大师,思想巨擘的经典思想文献。上承先哲柏拉图来自远古的雄韬伟辩,下启20世纪中叶更形多元丰...
如果有人说你是动物,那么你很可能会生气,你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但为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坏名声呢?在这本富于挑战性的书中,弗
精选名儒草堂诗馀 本书特色 本书属新世纪万有文库系列,为探明文化学术之源流,洞悉时新学问之底奥的得力助手。本书是第六辑传统文化书系之一,是一部具有文献价值和选学...
《佛教:生死学》在生死学上不仅自成体系,且非常独特,不刻意追求生死,但也不反对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证悟无限的生命,要
朱光潜美的人生 本书特色 本书为“人生之思”丛书之一。这套系列丛书,精选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名家作品,他们用融贯中西学养的大智慧,阐释人生真谛。时代虽早已巨...
中庸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中庸之道郎“中道”,也就是寻找一种“恰如其分的均衡”凡事要适度,以居间者为目的.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是追求丕?不盈、可进可退...
《蒂迈欧篇》为柏拉图的晚期著作,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本篇对话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事物材料来源的载体,以及为
回返人性-论胡塞尔对科学合理性的重建 本书特色 特殊的人性问题在过去并不总是被排除于科学领域之外,并不总是不考虑人性问题对所有科学,甚至那些不以...
论自由意志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两篇奥古斯丁对话录。《独语录》是其早期对话录的高峰,《论自由意志》则被认为是理解其学说的*好入门读物。前一篇对话是奥古斯丁与自己理...
论语译注-(随身本) 本书特色 《论语》为中华文化传世经典。在古今众多注本中,杨伯峻先生之《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文平实著称,被公认为适合于当代读者的《论语...
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 本书特色 本书分四个专章探讨了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发展演变的关系,所沿袭的仍然是传统的“四唐”分段法。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考察随着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