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医疗史系列: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所收录的17篇论文中可以得到解答了:中国的政治由大一统的格局走向分裂与多元。而在宗教方面,新兴的本土道教和外来的佛教逐渐茁壮长大,传统的巫觋信仰则大力推动厉鬼崇拜,并广设祠庙与神像的现象。
自序
第一编 瘟疫的冲击与回应
中国中古时期的瘟疫与社会
一、引言
二、大疫流行
三、冲击与挑战
四、政治回应
五、医者与医学
六、疫岁之巫
七、宗教救赎
八、结语:天灾或人祸?
东汉晚期的疾疫与宗教
一、引言
二、释“疾疫”
三、献帝时期疾疫考
四、宗教与疾疫
五、结论
第二编 道教的终极关怀
试论《太平经》的主旨与性质
一、引言
二、近代学者对于《太平经》性质之讨论
三、《太平经》残存文字中所见之作者与撰述主旨
四、历代文献对《太平经》主旨之陈述
五、结论
附录:《太平经》研究文献目录
疾病与“修道”:中国早期道士”修道“因缘考释之”
一、引言
二、因病遇仙(道)
三、因病求道
四、病中修道
五、结语
……
第三编 医疗传教与道教医学
第四编 巫觋活动与厉鬼信仰
第五编 身体、疾病与文化
征引书目
希腊哲学史-上下-4 本书特色 《<希腊哲学史>(第4卷)(套装上下册)》:哲学史家文库。希腊哲学史-上下-4 内容简介 《希腊哲学史》第四卷研究后亚里士多德至...
王阳明全集 本书特色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
易通老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老子的智慧、老子与道教、老子与兵家谋略、老子的治国方略、老子的修身术、老子的理想人格等。易通老子 目录 **章 老子的智慧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八卷)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部分为书信卷,包括第47卷至第60卷,收入了留传下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书信和他们给别人...
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中国典籍中的上帝信仰 本书特色古往今来,中国君王大多举行昊天上帝的崇拜仪式。上帝崇拜自古延绵不绝,但从周朝以来,上帝崇拜就逐步被君王垄断了。中...
方东美作品集-原始儒家道家哲学 本书特色 《原始儒家道家哲学》是方东美先生的一部专著。作者认为 ,中国哲学有“四大主潮” ,即原始儒家哲学、原始道家哲学、宋明新...
周易 本书特色 1.经典书籍。塑造华夏精神的不朽著作。 2.流畅体验。文白对照,全注全译。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融合历代大学者的人生智慧。 3.传统排版。跨越千年...
张岱年选集/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 本书特色 本书回顾这些20世纪哲学经典之成就的取得,有两点十分突出;**,现代中国哲学的哲学研究,无不以西方哲学及其发展历史为参...
言意之辩与魏晋美学话语生成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题为纲,把儒道共同影响下的言意之辨作为对象,努力探讨它对中国美学重要思想、核心概念形成的推动作用。实际上,言、象、...
左右为难-中国当代思潮访谈录 本书特色 1.李泽厚、汪晖、刘军宁、许纪霖等九位访谈对象都是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性学者,他们不仅是著作等身且极具市场号召力的知名学者...
古易今诂 内容简介 简介《古易今诂》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古易今诂 目录 前言卷一上经乾卦**坤卦第二屯卦第三蒙卦第四需卦第五讼卦第六师卦第七比卦第八卷二小...
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西方人学观念史卷.中国人学思想史卷)(全三卷) 本书特色 人学是21世纪的新兴学科,但是之前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没有把人学当作一门学...
禅是一枝解语花-智慧禅.慈悲禅.幽默禅.多情禅 本书特色 本书从18个角度理解禅的含义,将禅的解语功能充分解析,并一一展现,讲禅理但不陷入其中,而是通过禅来讲人...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本书特色 汪东林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到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并一直在我所在的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担任秘书多年。二十多年来,我自...
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阿马蒂亚·森以他的福利主义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了一种克服了古典功利主义的重大缺陷,吸收...
凡事超然-星云日记-4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
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朱熹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伟大的哲学家或思想家,是以他所思考问题的分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定位的。而这问题,必然具有历史之规律与超历史之意...
通常我們處理負面的情緒都是採取抗拒或是逃避的方式,對於生氣、恐懼、乃至於失戀或是病痛,莫不是如此。但是抗拒只會帶來更大的
《金刚经》史话 本书特色 全根先、林世田著的《金刚经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我社推出的大型丛书《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之一种,介绍了佛教经典《金刚经》传入...
由香港城市大学组织两岸三地学术精英一同规划专题,按照专题的设计,邀请北京大学及港、台的专家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别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