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首要关怀无疑是新生政权的巩固与安全。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作为国内与西方世界联系最为紧密,且意识形态与无神论政党完全对立的团体,自然也就成为新政权必欲进行改造以实现对其控制的重要领域。然而,由于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群众性、国际性以及苏联公开反宗教的失败教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断然宣布两教为敌对势力,进行公开打击,而是允许信徒在“信仰自由”原则下进行宗教活动的同时,借用中国教会历史上已经发展起来的“三自”的血统形式,全力引导和推动了旨在彻底切断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与西方世界联系的革新运动。通过此举,中共新政权不但实现了割断两教与西方世界联系以巩固新生政权的目标,而且完成了对中国教会的初步改造,最终基本上控制了这一被认为是影响其政权安危的特殊领域。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则在这种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萎缩和明显的分化。 本论文共包括七部分,即绪论、五章和结论。 绪论部分论述了文章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切入点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资料情况以及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等问题。 第一章从源头入手,分析中国传统的反教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宗教观以及苏联宗教政策的前车之鉴等诸多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中国共产党的。 第二章从新中国内外政策与教会势力之间矛盾冲突的角度切入,阐述新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政策的形成过程,并重点考察新政权为彻底割断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与西方世界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发起两教的“三自”革新运动。 第三章着重论述中共新政权对中国教会与西方世界关系的全面清理。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以后,紧迫的危机感促使新政权对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政策日趋激进。在这一形势下,新政权开始全面清理中国教会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来彻底杜绝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从新中国内部搞破坏的可能。控诉教会罪恶、驱逐外国籍传教士、切断源自西方各国的津贴以及接办教会所属机构等举措,无不体现出新政权的这一目的。 第四章重点考察了新政权为进一步“纯洁”教会而进行的几场重大斗争。在政府的全力引导和推动下,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三自”革新运动虽有相当的进展,但不管是基督教内,还是天主教内,都有对抗革新的势力存在。为进一步推动“三自”革新运动的发展,彻底割断中国教会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中共新政权在两教内发起了进一步“纯洁”教会的肃清反革命运动。通过此举,两教内公开对抗革新的势力被彻底打跨。 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宗教政策对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影响。新政权通过一系列措施,终将其权力和影响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内,使得原本带有极为浓厚的西方成份和亲西方色彩的基督教、天主教彻底改变了在中国的存在形式。在接受改造的过程中,中国教会的阵地不仅大为缩小,而且其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本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作结,指出建国初期新政权的基督教和天主教政策极其复杂,内部充满了张力。首先,建国初期新政权基督教、天主教政策的最大诉求是通过“反帝”的形式来彻底切断中国教会与西方世界之间的联系,并在这一有着特定含义的“反帝”过程中借用“三自”的血统形式来改造教会,以使中国教会完全脱离西方世界而置于新政权的严密控制之下。其次,虽然宗教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但中共新政权从统战的角度出发,仍允许信徒享有“信仰自由”。与此同时,中共新政权又提出在可能的条件下积极限制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发展,即所谓“缩小(两教)市场”、“限制(两教)发展”的政策。这就使得新政权的基督教、天主教政策变得异常复杂。再次,建国初期新政权的宗教政策不管是对中国共产党,还是对中国教会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中共来说,新政权的基督教和天主教政策不仅彻底割断了中国教会与西方世界的联系,而且在“三自”中完成了对两教的初步改造和控制。然而,若从中国教会的角度视之,情况就完全两样了。
「中國基督教史研究叢書」總序 邢福增
楊序 楊奎松
邢序 邢福增
導論
一、選題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狀況分析
三、研究的初入點和主要內容
四、研究的方法及資料情況
五、幾個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的基督教和天主教政策探源
一、中國傳統之源
二、意識形態之源
三、蘇聯前車之鑒
四、中共基督教和天主教政策的歷史回顧
第二章 中共改造教會的最初嘗試
一、中共建國前後中國基督教和天主教發展狀況
二、中共的內外政策與教會勢力的矛盾
三、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基督教和天主教政策的形成
四、中共改造教會的最初嘗試
第三章 中共對中國教會與西方世界關係的全面清理
一、控訴教會罪惡
二、驅逐外藉神職人員
三、接收教會舉辦的各類機構
四、取締教會中的「秘密反動組織」
第四章 中共進一步「純潔」教會的重大鬥爭
一、「肅反」運動前兩教改革運動發展狀況
二、中共摧毀基督教內抵抗勢力的鬥爭—肅清「王明道反革命集團」
三、中共推毀天主教內抵抗勢力的鬥爭 —肅清「龔品梅反革命集團」
第五章 中國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革新的異變
一、中國教會與西方世界的離異
二、中國教會的萎縮
三、 中國教會在革新中的分化
本书定名为《四柱命理正源》,是因近年来出版的命理著作中虚假理论、创新理论太多,这些未经大量实践检验的、离传统经典理论相差
本书是学人江竹虚先生的遗作,由《五经源流变迁考》和《孔子事迹考》两部合璧而成。前者主要以“时代”、“传授”和列朝列代的“
道家与中国哲学:明清卷 本书特色 作者运用文本研究和诠释、比较的方法,从明清时期社会学术思潮的时代背景出发,在弄清和阐明当时的宗教政策和明清道教的世俗化倾向的基...
论语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百部: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论语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
与魔鬼作斗争 本书特色 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个人都被卷进了一个毁灭性的激情旋涡中,过早地终结于可怕的精神错乱、致命的感官迷醉以及疯狂或自杀中。他们与时代...
《易经的智慧》共分六部,第一部《从开天辟地到师忧比乐》,从乾坤定位开始展开,讲述始生之难,蒙以养正,待机之道,争强好胜,
《分析学前编》注 本书特色 吕穆迪先生译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集之三。是吕穆迪先生对所译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isbn 978-7-80769-275-1)的注...
这本书以作者在《百家讲坛》的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我国内地首部系统评海德格尔其人及其哲学的专著,不仅展示了海德格尔哲学的全貌,清理出其概念框架,且...
图解六壬大全第一部.占法及神煞(白话详解图解本) 本书特色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庞大的一部百科丛书,由清乾隆皇帝钦定纂修,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
FamiliarStrangersnarratesahistoryoftheMuslimsofnorthwestChina,attheintersectiono...
英文版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早期希腊哲学 内容简介 “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这套书的目的之一...
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本书特色 《批判与实践》带着中国问题研究西方理论,并基于文本诠释寻找问题解答。全书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讨论始于“批判”与“实践...
傅佩荣-心灵的曙光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为你授业解惑,借西方哲学之光抵达智...
传习录全解-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子弟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
《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亲情篇(汉文、阿拉伯文) 本书特色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主编的《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亲情篇)》共收录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关于...
罗素回忆录:来自记忆里的肖像 内容简介 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的伯特兰公认的当代思想巨人,集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罗素一生中共写作了《物的分析...
周易 本书特色 《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
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站在儒家立场,对未来中国现代性图景进行了全方位思考。从多元现代性视野人手...
金刚经说什么 本书特色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