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巴‧阿赫美德Prof. Akbar S. Ahmed
1943年1月15日出生,現為美國華府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伊本‧卡爾敦伊斯蘭研究講座」教授(the Ibn Khaldun Chair of Islamic Studies)兼國際關係教授,也是個傑出的人類學家、作家、影片製作家。
他長久積極投入宗教對話(interfaith dialogue)與全球伊斯蘭及其對於當代社會衝擊之研究。
阿赫美德教授撰有許多探討當代伊斯蘭的著作,包括《發現伊斯蘭:了解穆斯林社會與歷史》(Discovering Islam: Making Sense of Muslim History and Society),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經據以拍製六卷電視錄影帶「生活的伊斯蘭」(Living Islam)。
他的《後現代主義與伊斯蘭:困境與承諾》(Pos***ernism and Islam: Predicament and Promise)獲得「阿馬菲獎」(the Amalfi Award)提名,他的《今日伊斯蘭:穆斯林世界簡介》(即本書)獲得「洛杉磯時報」遴選為年度最佳非小說。
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了康德三大批判中的两部:《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学史的重要文献,改...
这部理论哲学著作包含五个部分的内容,分别讨论心灵的特点、语词的意义、知识的地位、世界的结构以及宗教信念的性质。作者试着在
中国学术史讲话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史讲话》是杨东莼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杨先生高屋建瓴,俯瞰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仔细而精谨地梳理出中国学术的源流和变...
本书论述先秦诸子学术,有三个特点:第一,全面分析先秦学派的源流,除道、儒、法、名、墨、阴阳等六家之外,兼及纵横家、兵家、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全书共有七卷,主要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而编写的试用教材,主要供干部使用。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
老子辨正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三秦出版社出版★王西平,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及道教佛教文化,著有《杜牧评传》《道家养生功法集要》《重阳宫与...
论实证精神-汉译文库 本书特色 迄今为止,全部天文学知识一直是孤立地考察的,今后它必须成为全部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个哲学由于近三百年所有重大科学成果的自然...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本书附赠光盘一张 本书特色 1、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百家讲坛》10周年曾国藩首部抗鼎之作同步播出。今年是曾国藩诞辰200周年、辛亥革...
《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对于重视“情节论证”的解经法来说,如何疏解亚里士多德的论说文体,成为这种
张其成国学经典全解丛书张其成全解周易(第2版)(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增加了译文和大量讲解的内容,对《周易》里的每一个字、...
顾颉刚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文字选自《古史辨》,这部陆续出版了七册的论文集是以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为核心而编著的,反映了1920至1940年代...
权力论 权威与个人-罗素文集-第5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5卷权力论权威与个人)》收录罗素的两部学术作品。《权力论》围绕权力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展开...
生命管理26280天的活法 本书特色 生命是短暂的,平均只有26280天。人生就像一本26280页的书,如果你随意涂鸦,到*后,这本书将变成一堆废纸。把握手中的...
寂寞中的独体 本书特色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其在更新和弘扬孔孟传统,汇通东西方哲学方面自成一家之言,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本稿前半部分是他早期的著述文选...
诺斯替宗教:异乡神的信息与基督教的开端 内容简介 自百余年前中国学术开始现代转型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经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可观成就。学术翻译在其...
传播与伦理——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传播与伦理: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从选题到内容安排都是本人独立确定的,写作过程中,我的研究生谭平剑帮我写...
三命通会(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三命通会》一书,系明代万民英所著。此书选材精当、体系严密,例证丰富、论述周详,深得徐子平之法,此书系命理典籍中的总汇之作,并被后...
六祖坛经 本书特色 《六祖坛经》记载了一位觉悟者的开示,惠能觉悟了本来具足的佛性,释迦牟尼在觉悟之后,感叹原来众生都有这个佛性。对不再满足于富华人生、发愿了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