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入中国的思想演变。《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
目 录
第一分 汉代之佛教
第一章 佛教入华诸传说
(一)伯益知有佛
(二)周世佛法已来
(三)孔子与佛
(四)燕昭王
(五)古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与佛教
(七)东方朔
(八)张骞
(九)休屠王金人
(十)刘向叙列仙
第二章 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
永平求法之传说
求法传说之考证
第三章《四十二章经》考证
《四十二章经》译出传说
《四十二章经》出世甚早
《四十二章经》译本有二
《四十二章经》之叠经改窜
《四十二章经》之性质
第四章 汉代佛法之流布
开辟西域与佛教
伊存授经
鬼神方术
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
桓帝并祭二氏
《太平经》与化胡说
安世高之译经
支娄迦�之译经
笮融事佛
牟子作《理惑论》
汉代佛法地理上之分布
第五章 佛道
精灵起灭
省欲去奢
禅法之流行
仁慈好施
佛陀祭祀
汉世僧伽
《太平经》与佛教
汉晋讲经与注经
总结
第二分 魏晋南北朝佛教
第六章 佛教玄学之滥觞(三国)
牟子《理惑论》
三国佛教史实与传说
支谦
康僧会
养生成神
神与道合
朱士行之西行
第七章 两晋际之名僧与名士
《般若经》之流传
竺法护
于法兰与于道邃
竺叔兰与支孝龙
帛法祖
玄风之南渡
竺道潜
支遁
东晋诸帝与佛法
名士与佛学
第八章 释道安
高僧与名僧
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
竺佛图澄
道安年历
道安居河北
道安南行分张徒众
道安居襄阳
经典之整理
戒规之确立
弥勒净土之信仰
道安在长安与译经
道安在佛学上之地位
第九章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
本时代般若学之派别
竺法雅之格义
本无宗
释道安之性空宗义
本无异宗
支道林之即色义
于法开之识含宗
幻化宗
支愍度之心无义
缘会宗
本末真俗与有无
总结
第十章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鸠摩罗什之学历
罗什至凉州
罗什在长安
什公之译经
佛陀跋多罗与罗什
什公之著作
罗什之学
鸠摩罗什之弟子
僧肇传略
僧肇之学
义学之南趋
第十一章 释慧远
释慧远之地位
慧远年历
慧远早年
慧远东止庐山
晋未朝廷之佛教
《毗昙》学传布之开始
慧远与罗什
江东禅法之流行
慧远之学
慧远与弥陀净土
慧远之念佛
余论
第十二章 传译求法与南北朝之佛教
传来之道路
西行求法之运动
法显之行程
智严、宝云、法领、智猛、法勇
南北朝之西行者
河西之传译
北凉昙无�
南朝之译经
北朝之译经
经典与翻译
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统
宋初诸帝与佛法
白黑论之争
形神因果之辩论
世族与佛教
谢灵运
朝廷与佛教
诸王与佛教
齐竟陵王
夷夏之争
本末之争
范缜《神灭论》
梁武帝
郭祖深与荀济之反佛
陈代佛教
第十四章 佛教之北统
凉州与黄龙
释玄高
太武帝毁法
昙曜复兴佛法
北魏诸帝与佛法
北朝造像
北魏寺僧数目
北朝对于僧伽之限制
东方佛法与经学
关西佛法
北朝之排佛者
北朝佛道之争
周武帝世之法难
第十五章 南北朝释教撰述
(甲)注疏
(乙)论著
(丙)译著撰集
(丁)史地编著
(戊)目录
(己)伪书
第十六章 竺道生
涅�部经之翻译
涅�大本之修改
竺道生事迹
竺道生之著作
顿悟渐悟之争
竺道生在佛学上之地位
慧远罗什与佛性义
竺道生佛性义
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义
一阐提有性与应有缘义
顿渐分别之由来
竺道生之顿悟义
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
慧观渐悟义
竺道生之门下
刘虬与法京禅师
第十七章 南方涅�佛性诸说
南方涅�佛性诸家
释法瑶
释宝亮
梁武帝
庄严、开善
本有、始有
第十八章 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三论之复兴
《成实论》之传译
《成实论》师 …
《成实论》之注疏
般若三论之渐兴
般若三论与玄风
周�、梁武与摄山僧
《三宗论》
三论之盛及与《成实》之争
兴皇法朗及其门下
第十九章 北方之禅法、净土与戒律
晋末宋初禅法之兴盛
宋初南方之禅法
凉州禅法及玄高
禅窟与山居
佛陀禅师
略论北方禅法
菩提达磨
魏末至隋初北方禅之流行
梁陈南方之禅法
摄山与天台
北方禅法之影响
净土经典之传译
昙鸾与阿弥陀净土
延寿益算之信仰
五戒十善人天教门
三阶教之发生
�公与傅大士
南方之《十诵律》
菩萨戒之流行
北方《四分律》之兴
第二十章 北朝之佛学
彭城之佛学
北方《涅�》之学
北方四宗
《毗昙》之翻译
《毗昙》之研究
北方之《成实》师
《十地经论》之传译
相州北派学之传布
相州南派学之传布
真谛之年历
真谛弟子及《摄论》之北传
《华严》之流行
跋
重印后记
重印再版小记
这是一本虽然很专门,但也是解释密教不密的著作,值得向读者推荐。目录 序黄心川一、密教和汉传密教二、密寺三题其一:《洛阳伽
传统与现代之间-韦政通文集 本书特色 怀疑是知识之母,从事客观的研究,必须培养合理的怀疑态度,只有在客观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有深夜的批判,才能知道该保有什么,...
道教科仪研究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道教科仪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卢国龙研究员、汪桂平副研究员合作完成的一项重点课题“道教...
知识与语境(当代西方知识论对怀疑主义难题的解答) 内容简介 对怀疑主义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康德把怀疑主义问题的未决看作“哲学的耻辱”,奎因则指出:“休谟的困...
学会思考 本书特色 《学会思考》是“克里希那穆集”(全17本)的第四本,收录了克里希那穆提1945-1948年在世界各地所做的演讲和讨论。他以其素有的循序渐进的...
伦理学反教材-热羊角面包的香味对人性的影响 本书特色 《伦理学反教材:热羊角面包的香味对人性的影响》是法国当代哲学家吕旺·奥吉安,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写成的伦理学科...
庄子纂笺 本书特色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
《博伽梵歌原意》主要内容:《博伽梵歌》是一本对现代生活充满生活启示的古老经典,其中告诉阿尔诸纳如何解决他所面临的危险,而
唐君毅道德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唐君毅道德哲学研究》以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的道德哲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唐氏道德哲学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历程,将其道德形上学体系概括...
朴素的民本情结-捍卫论语 本书特色 《捍卫论语3——朴素的民本情结》主要是围绕《论语》中的《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等展开。紧紧围绕原文要义,站在...
现代政治与自然 本书特色 本书是思想与社会第三辑,书中分主题研讨、研究论文、书评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自然法传统中的霍布斯、卢梭社会理论的宗教渊源初深、伟大的界定...
6大观念 本书特色 哲学并非只是学者们才可以谈论的高深莫测的理论,哲学也对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发挥着重大作用。《六大观念》是一本谈论哲学观念的书,作者...
墨子及其后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创说与活动、生产观和科技理论、节约观和非乐论、政治伦理观、战争观和军事学、军事游说活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墨子及其后学...
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 本书特色 1. 继精炼、严谨的“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之后,东方出版社推出“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将国学领域中地位*高的经典文献之:《孟子...
思想着是美丽的 本书特色 科学文化随笔丛书。 出于自由人和人的意志自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物都是美好的。然而,在人的一切活动及其作品中,思...
《宋明儒学与浙东学术:董平学术论集》 本书特色 在宋明研究领域,我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南宋以吕祖谦为代表的“浙东学派”诸家,二是明代...
本书内容:第一部分五篇,举例说明某一类题材故事与佛教故事之间的关联。重点述中国作者之化洋为土,推陈出新。第二部分一篇,阐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季羡林人生隽语 本书特色 季羡林一生智慧精华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隽语谈佛论道,感师怀友品人生说世相,辨善恶明得失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自然法传统:一位哲学家的反思 本书特色 这部作品是西蒙教授1958年冬在芝加哥大学“自然法课程”的讲授内容的修改稿。西蒙教授开篇即奠定了自己的理论基调:“虽屡遭...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宣讲自己的哲学思想,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散文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