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入中国的思想演变。《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
目 录
第一分 汉代之佛教
第一章 佛教入华诸传说
(一)伯益知有佛
(二)周世佛法已来
(三)孔子与佛
(四)燕昭王
(五)古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与佛教
(七)东方朔
(八)张骞
(九)休屠王金人
(十)刘向叙列仙
第二章 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
永平求法之传说
求法传说之考证
第三章《四十二章经》考证
《四十二章经》译出传说
《四十二章经》出世甚早
《四十二章经》译本有二
《四十二章经》之叠经改窜
《四十二章经》之性质
第四章 汉代佛法之流布
开辟西域与佛教
伊存授经
鬼神方术
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
桓帝并祭二氏
《太平经》与化胡说
安世高之译经
支娄迦�之译经
笮融事佛
牟子作《理惑论》
汉代佛法地理上之分布
第五章 佛道
精灵起灭
省欲去奢
禅法之流行
仁慈好施
佛陀祭祀
汉世僧伽
《太平经》与佛教
汉晋讲经与注经
总结
第二分 魏晋南北朝佛教
第六章 佛教玄学之滥觞(三国)
牟子《理惑论》
三国佛教史实与传说
支谦
康僧会
养生成神
神与道合
朱士行之西行
第七章 两晋际之名僧与名士
《般若经》之流传
竺法护
于法兰与于道邃
竺叔兰与支孝龙
帛法祖
玄风之南渡
竺道潜
支遁
东晋诸帝与佛法
名士与佛学
第八章 释道安
高僧与名僧
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
竺佛图澄
道安年历
道安居河北
道安南行分张徒众
道安居襄阳
经典之整理
戒规之确立
弥勒净土之信仰
道安在长安与译经
道安在佛学上之地位
第九章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
本时代般若学之派别
竺法雅之格义
本无宗
释道安之性空宗义
本无异宗
支道林之即色义
于法开之识含宗
幻化宗
支愍度之心无义
缘会宗
本末真俗与有无
总结
第十章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鸠摩罗什之学历
罗什至凉州
罗什在长安
什公之译经
佛陀跋多罗与罗什
什公之著作
罗什之学
鸠摩罗什之弟子
僧肇传略
僧肇之学
义学之南趋
第十一章 释慧远
释慧远之地位
慧远年历
慧远早年
慧远东止庐山
晋未朝廷之佛教
《毗昙》学传布之开始
慧远与罗什
江东禅法之流行
慧远之学
慧远与弥陀净土
慧远之念佛
余论
第十二章 传译求法与南北朝之佛教
传来之道路
西行求法之运动
法显之行程
智严、宝云、法领、智猛、法勇
南北朝之西行者
河西之传译
北凉昙无�
南朝之译经
北朝之译经
经典与翻译
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统
宋初诸帝与佛法
白黑论之争
形神因果之辩论
世族与佛教
谢灵运
朝廷与佛教
诸王与佛教
齐竟陵王
夷夏之争
本末之争
范缜《神灭论》
梁武帝
郭祖深与荀济之反佛
陈代佛教
第十四章 佛教之北统
凉州与黄龙
释玄高
太武帝毁法
昙曜复兴佛法
北魏诸帝与佛法
北朝造像
北魏寺僧数目
北朝对于僧伽之限制
东方佛法与经学
关西佛法
北朝之排佛者
北朝佛道之争
周武帝世之法难
第十五章 南北朝释教撰述
(甲)注疏
(乙)论著
(丙)译著撰集
(丁)史地编著
(戊)目录
(己)伪书
第十六章 竺道生
涅�部经之翻译
涅�大本之修改
竺道生事迹
竺道生之著作
顿悟渐悟之争
竺道生在佛学上之地位
慧远罗什与佛性义
竺道生佛性义
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义
一阐提有性与应有缘义
顿渐分别之由来
竺道生之顿悟义
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
慧观渐悟义
竺道生之门下
刘虬与法京禅师
第十七章 南方涅�佛性诸说
南方涅�佛性诸家
释法瑶
释宝亮
梁武帝
庄严、开善
本有、始有
第十八章 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三论之复兴
《成实论》之传译
《成实论》师 …
《成实论》之注疏
般若三论之渐兴
般若三论与玄风
周�、梁武与摄山僧
《三宗论》
三论之盛及与《成实》之争
兴皇法朗及其门下
第十九章 北方之禅法、净土与戒律
晋末宋初禅法之兴盛
宋初南方之禅法
凉州禅法及玄高
禅窟与山居
佛陀禅师
略论北方禅法
菩提达磨
魏末至隋初北方禅之流行
梁陈南方之禅法
摄山与天台
北方禅法之影响
净土经典之传译
昙鸾与阿弥陀净土
延寿益算之信仰
五戒十善人天教门
三阶教之发生
�公与傅大士
南方之《十诵律》
菩萨戒之流行
北方《四分律》之兴
第二十章 北朝之佛学
彭城之佛学
北方《涅�》之学
北方四宗
《毗昙》之翻译
《毗昙》之研究
北方之《成实》师
《十地经论》之传译
相州北派学之传布
相州南派学之传布
真谛之年历
真谛弟子及《摄论》之北传
《华严》之流行
跋
重印后记
重印再版小记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 本书特色 《佛说四十二章经》,东汉时传入中国,是**部从印度传到中国的重要经典。此经是一部“佛的语录”,充分反映了佛说法的全部过程,文字简约...
《维摩诘经》可以说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不论是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的禅宗,还是成为现、当代佛教主流的人间佛教,《维
奥维德的爱情哲学 本书特色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奥维德的爱情哲学》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奥维德的爱情哲学 内容简介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奥维德的爱情哲...
哲学科学常识 本书特色 一本像惊险小说一样刺激、好看的哲学著作哲学一开始是要寻求真理,理解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哲学理论的“道理“从常识(或常情)而来,并对它们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按专题编排,以时间为序,内容均选自公开发表的文献。毛泽东的论述选自《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的论述选自《邓小平文...
太炎文录初编-章太炎全集 本书特色 《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收录章太炎早年诗文结集,以及学术论文、政论文,共分《文录》二卷、《别录》三卷以及《补编》一卷,其...
与魔鬼作斗争 本书特色 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个人都被卷进了一个毁灭性的激情旋涡中,过早地终结于可怕的精神错乱、致命的感官迷醉以及疯狂或自杀中。他们与时代...
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 本书特色 本书纵论历史哲学的产生与发展,详细探讨了以杜尔阁与孔多塞、黑格尔与马克思这些思想家为代表的近代历史哲学观点,将其归结为“可致完善...
东方智慧的崛起-揭开人和宇宙的奥秘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松长有庆教授,是日本当代密教研究的巨擘,从密教信仰者、修行者的立场,以超然、客观的角度,打破宗派藩篱,引领...
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于...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马云 本书特色 完整再现马云的成功智慧终极诠释马云的成功价值观——永不放弃有志青年成功指南、激励创业者的扛鼎之作比尔·盖茨、克林顿、李嘉诚...
论语解说 本书特色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而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
融合与养生 本书特色 就日本而言,尽管它是一个岛国,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语境和话语方式,打造了独特的文化特色。从纵向的文化史的考察中,作者认为...
禅林采风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禅林采风录、禅表现的特殊方式、惠能大师三部分。内容包括:缘起、临济宗风、云门宗风、曹洞宗风、无声说法、无情歌手、棒的执著等。禅林采...
失落的神谕 本书特色 《失落的神谕》1998年,被罗马天主教廷列为禁书。罗马天主教廷要求全球主教回收德?梅勒的著作,并禁止在外间流传。◆本书作者德?梅勒,被认为...
孟子精解-精装版 本书特色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典的流通与改造》在敦煌遗书发现并引起学界重视以来的一百余年间,佛学与佛教史的研究始终是敦煌学的重点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朴素唯物论者王夫之 内容简介 本丛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十大思想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思想理念,萃取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力求尽善尽...
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 本书特色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50余位台湾名家解读,好评*多的传统文化大众读本余秋雨倾力作序,10余位文化名人隆重推荐...
精读严复 本书特色 严复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人。他翻译的《天演论》,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超越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使之具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