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前言
在意大利的建筑历史中,很早就有建筑师兼理论家的传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系统的论著已经成为某些建筑师陈述自己观点的特有方式。在维特鲁威(Vitruvius)写作模式的基础上,阿尔伯蒂(Alberti)创立了文艺复兴的写作模式。塞利奥(Serlio)和帕拉第奥(Palladio)又发展了这种模式。塞利奥的一系列著作如同一部建筑手册,从古代建筑一直写到对未来建筑的构想。与他本人那些已经完工的质朴作品相比,书中那些未被建造的设计方案更为重要。这些方案已经超出了本身作为设计作品的意义,因为它们被开始用来阐述许多建筑类型。这种写作模式后来为帕拉第奥所借鉴。在临终的前10年,帕拉第奥写下了有点儿像其生平简历的《建筑四书》。在书中,他重新绘制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以记录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无论是描绘古罗马的遗迹,还是重新绘制自己的设计方案,帕拉第奥都首先关注现有建筑原型中那些类型的起源、创新和变形。绘图和写作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因而成为建筑传统的一部分。
在意大利,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指20世纪--编者注)。斯卡莫齐(Scamozzi)、米利齐亚(Milizia)和洛多利(Lodoli)等人的著作,更不用说最近帕加诺(GiuseppePagano)的论著和设计,自然都是这种传统的产物,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一书也不例外。为了理解罗西的建筑,我们还有必要去研究他的著作和绘图。《城市建筑学》一书与以往的论著很不一样,因为它一方面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论著一样,意在论述一种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又奇特地预示了罗西后来的作品。
建筑师撰写理论著作是意大利的传统,这篇前言的目的是向美国读者表明本书在此传统中以及在意大利60和70年代时期中的地位。本书由罗西的演讲稿和笔记组成,在1966年推出第一版;在那个学生们心怀不满的创伤年代中,它对城市的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论战性的批判。意文第二版连同新写的绪论于1970年出版。以后,此书被译为西班牙文、德文和葡萄牙文。1978年问世的意文第四版新增了图例。现我们以英文版的形式,重新发表这部著作以及在其出版历史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补充材料,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认识此书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特定文化背景;所有这些材料都是本书历史的一部分。采用这种方法,本书就能独特且平行地记录罗西在过去15年中,在绘图和其他论著中所发展的那些思想。本书因此也是一个"类比作品"。
英文版并没有对原文进行逐字翻译,而是对之做了审慎的修改,以便在保留原文风格和特点的同时,又不为其中那些过度修饰和重复的段落所拖累。意文中那些颇具学术味的表达方式有时在英文中显得造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宁可选择了行文的明确性和简洁性。
在后面的序言中,我从某些方面对本书以及它所预示的罗西进行了讨论。序言因此有点像关于罗西思想的类比文章。同罗西的类比绘图和可以被视为类比工具的写作一样,序言试图消除和摆脱罗西思想演变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我研读了罗西后来写的著作,其中包括《科学的自传》一书;我也与他进行了多次私下交谈;根据罗西的论著和这些交谈,我写成了后面的序言。同《城市建筑学》一书意文第四版一样,本书汇总了其出版史中的所有具有独自记忆的文章,从而同样甚至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一个"集合"的作品。我的序言力图加入到这个记忆的行列之中,成为一种类比的类比,以创造出另一个具有自身历史和记忆的作品。我试图运用这种方法来揭示贯穿于罗西绘图和论著中的那股来回冲击的类比激流。
彼得·埃森曼
(Peter Eisenman)
录:
绪 论 城市建筑体和城市理论23
第一章 城市建筑体的结构31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31
城市建筑体是艺术品34
类型学的问题37
批判幼稚功能主义43
分类的问题49
城市建筑体的复杂性55
纪念物和经久理论59
第二章 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63
研究区域范围63
居住区是研究区域65
单体住房70
柏林住房的类型问题72
田园城市和光明城市82
主要元素85
城市元素的动力87
古代城市92
转变的过程93
地理和历史;人类的创造96
第三章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建筑103
建筑是科学107
城市生态学和心理学112
如何定义城市元素114
古罗马广场119
纪念物;批判环境关系概念的总结126
城市是历史128
集体的记忆130
雅典131
第四章 城市建筑体的演变139
城市是各种力量的作用场;经济学139
莫里斯·阿尔布瓦什的论点141
对土地征用性质的进一步思考144
土地所有制152
住房问题155
城市规模158
政治是一种选择161
意文第二版序言165
葡文版引言169
德文版评注179
注释 180
图片来源 205
《城市建筑学》出版史208
英汉人名地名对照209
作者生平216
译后记 218
校后记 220
校园小美工实用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美术字、环境美化、书报编辑、会场布置、旗帜、标志等等。 本书以图为主,实例丰富,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校园小美工的工作内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史类的图书,它有别于常见的艺术家为中心构建的艺术史,从人们以往忽视的角度——艺术家工作的地点、...
《编剧备忘录:故事结构和角色的秘密》通过案例精读和电影剧照、插图、图表的使用,为那些正从事编剧工作、学习编剧或者对编剧感兴
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 本书特色 《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是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 目录 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的发展轨迹**辑...
(精)景观设计深度图示(全二册) 本书特色 1.不可多得的景观细部深度剖析图2.精细解读景观元素的设计之道(精)景观设计深度图示(全二册) 内容简介 《景观设计...
中国历代书法名作:楷书卷 本书特色 现代人正在丧失细细品味艺术作品的时间、耐心与能力。需要消费享乐主义和休闲文化。艳俗不但从形式中消解工高雅的形式感,而且潜藏着...
艺术学概论(第3版) 本书特色 《艺术学概论》内容分为三编:上编为艺术总论,系统论述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中编为艺术种类...
昆曲与文人文化 本书特色 《昆曲与文人文化》在中国文化结构里,戏曲艺术的本质应该属于民间文化.有意思的是,在民间文化摇篮里诞生的昆曲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却逐渐演...
《卢勤谈如何爱孩子》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的书。世上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于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注
十八个月考美院 默写 本书特色 对于许多不懂美术、没有一点绘画知识的青年学生来说,如何在*短的时间里,以*科学的方式,快速、有效而系统地学好美术基础课程,从容应...
《管家琪幽默童话:谁是蝙蝠侠》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了管家琪的32篇短篇童话作品。“谁是蝙蝠侠”的选拔活动就要开始了,又以前多
从洛桑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作品选) 本书特色 “从洛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是以延续“洛桑精神”的《北京宣言》为宗旨,在继承前四届国际纤...
《伟大的电影》内容简介:在过去数年中,罗杰·伊伯特每隔一周都为一部“伟大的电影”撰写评论,给予新鲜而热忱的褒扬。《伟大的电
金泰勇,导演,编剧。金泰勇。男,生于1969年12月9日获奖:1998年第15届釜山短篇电影节作品赏、观众赏、大众媒体赏;2000年百想艺
全书共计14章,首先根据历代金陵地方志论述了金陵之形势,对其山川、河流、城池详加考证,并以历史史料编出金陵大事年表。从第三
《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内容简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
林梅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1994年以来,主讲北大中外文化交流考古、蒙元考古,海上丝绸之路等课程。长期从事丝绸之路沿线古城实地调查,多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
《龙骨山:冰河时代的直立人传奇》内容简介:1921年,安特生等人来到周口店龙骨山搜寻早期古人类遗骸;纽约博物馆馆长也起念加入这
无中生有-臧书德书法文论集 内容简介 《无中生有:臧书德书法文论集》是由作者臧书德从近十年来发表的书法理论文章中精选汇编而成。论文所涉及的范围有书法史、书法创作...
赵孟頫楷书九十二法-毛笔水写大字帖-第二版 本书特色 李放鸣编*的《赵孟頫楷书九十二法(第2版)》 精选了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的的楷书作品,分人 物简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