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正在继续发轫于近代的借鉴西方走向富强之路的现代化进程,而中华民族悲壮的近代磨难的主要原因便在于对西方文化的跨文化误读,进而反思近代中国的悲壮历程对当前中国或许尤为紧要。很多中华学人矢志于辨析近代悲剧,不断阐发各自的宏论新见,以期尽可能认知近代悲剧的历史语境,而成为当前中国之鉴。袁伟时先生的《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便是辨剖近代悲剧的近著中极蕴新见的佳构。
作者在书中主要剖析了鸦片战争后五十年间(一八四○——一八九○)中华文化的能动表现者面对突然不期而至的西方文化的思考与迷失,从多方面揭示从经世致用思潮到洋务思潮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面对亘古未有的大变局,究竟什么才是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的殚精思考。作者高度评价魏源、郭嵩焘、王韬、冯桂芬、郑观应等有识之士,充分肯定他们的思想,称他们为“早期民主思想家”。
这些有识之士虽不曾执掌大权,甚至不曾入仕,但他们位卑不忘国忧,面对西方文化,他们广泛学习,认真观察,竭智思考,著书立言,为中国抵御侵略走向富强而呕心擘画,形成对西方文化的合理认知,并积极倡导中国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教育制度,走向富国强民的现代社会。
这些有识之士尽管囿于当时的有限认知,没能象作者那样明确指出“华夷之辨是传统文化留给中华民族的历史重负”,“是中华民族步履蹒跚的直接原因,也是这个古老民族仍在沉睡的重要标志”,但他们已经认识到西方人不是夷狄。进而他们认识到西方“富强之基,与其政教精实严密,斐然可观,而文章礼乐不逮中华远甚。”“汽轮车船夺天工造化之奇,横行江海,无以为敌”(郭嵩焘),西方“以礼义为教,而不专恃甲兵;以仁信为基,而不先尚诈力;以教化德泽为本,而不徒讲富强”(王韬),而中国则已落后于西方,“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冯桂芬)。
至若向西方学习什么,这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若要富强,首先应学习西方建立私有经济主导的工业化经济制度,“西洋之富专在民,不在国家也”,“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以分洋人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益”。(郭嵩焘)。
那么,这些有识之士的对西方文化的合理认知以及据此对中国发展取向的合理选择为何不能为当权者所认同接受采纳呢?
我以为关键在于这些有识之士对西方富强的跨文化误读,他们误读了西方社会富强的起始条件,以为在当时中国的专制制度下是可以建立起富强的现代化社会的,而实际上西方建立富强的现代化社会的起始条件完全不同于当时中国的基于小农经济的专制社会制度和封闭保守的文化传统。
专制制度与富强有重大的不相容性。专制制度下只能实现有限的富强,而专制制度下的富强往往潜生民族和文化毁灭性因素。社会富强最终需要打倒专制。当时有识之士没有认识到西方思想家对专制制度的全面批判,因而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建议根本不可能为当时中国的专制制度的当权者所接受采纳,或者说他们的建议不可能使当时专制制度下的中国真正走向西方式的富强的现代化社会。
作者在书中还理性地分析了当时对西方民主和策略的合理性,指纠了一些人对郭嵩焘、徐继畬甚至李鸿章的投降、卖国的不实斥骂,同时对赫德、林乐知、傅兰雅等西方在华人士对中国学习西方的建议作了冷面周细的分析,直斥一些人对西方人建议的纯情绪化反应,并坦陈了作者对太平天国、学习西方三阶段说、曾国藩、群众性等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这些闳见同样惠人新识,启人深思。
海魂记-(上下册) 本书特色 郑芝龙,字飞龙,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郑成功之父。在明代末年,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开展海上贸易,保卫明朝海疆,在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
《疯了!桂宝6(乐活卷)》内容简介:《疯了!桂宝6:乐活卷》中“疯了”真是一个极过瘾的口头禅,有时候,不连续大叫几声“疯了疯
中国古代谣言与谶语小史 本书特色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受众未被明确或暗示虚构的前提下,被捏造及传播的与事实不同...
民国前期总统制度研究(1912~1928)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总统制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中外学者在研究民国史、民国政府与政治、民国政治制度史、民...
内阁首辅:02:徐阶:双面宰相 本书特色 几经蛰伏,徐阶终于施巧计扳倒了严嵩父子,当上了内阁首辅。上位之后,徐阶拨乱反正,任用贤官,勉力革除严嵩时的积弊,妙救清...
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 本书特色 都铎王朝统治英国一百多年,对英国影响深远,那都铎和斯图亚特时代的人们又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难题,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
皇权的异化:垂帘听政-中国宫廷文化丛书 本书特色 后宫垂帘听政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皇权统治式,是封建专主义与帝王后宫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本书力图对这一化事象加...
小时光-甜蜜的旧回忆 本书特色 《小时光:甜蜜的旧回忆》来自于糖果猫猫在香港出版过的两本绘本——《卖乜鹑》、《鹑心动》,这两个名字我完全看不懂,直到猫解释给我,...
此书通过对大量侵华日军的访谈,探讨日本民族心理中从战争“无罪”到有罪过程的转变,尤其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罪感与反省意识之产
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 内容简介 新课程进程中的课堂面临重构与新建的任务,教学行为需得注入新课堂的内涵——教师的专业成长正真实地直面着这一挑战与机遇。本书基...
本书有清易代之后,史无成书,谈故事者,乐数清代事实。又以清世禁网太密,乾隆间更假四库馆为名,术取威胁、焚毁、改窜,基于焚
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学术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学术思想研究》中,刘平博士把王闿运的经学代表作《春秋公羊传笺》纳入了研究视野,对其...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趣味读本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
剑桥插图--中国史 本书特色 本书配有珍贵丰富的历史图片。它探究了各种不同因素和力量、观念和发明、历史事件和领袖人物在中国文明形成中的作用;它追踪王朝的兴哀、佛...
《中国铜器综述》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于1947年与《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同时完成的一部关联著作。现据考古所收藏的唯一英文稿本
目录:1、战争与和平中的密码2、从隐藏的信息到密本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密本4、他来、他见、他加密5、如何破译单码加密6、整齐
《秦汉帝国》内容简介:本书以《史记》和《汉书》等史料为基础,结合大量考古发掘和实证研究,对秦汉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叙
雍正即位之谜 本书特色 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雍正的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内容简介:1789年7月14日,法王路易十六在日记里写下“今日无事”,而就在此时,巴黎的起义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西周的灭亡 本书特色 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