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有关中国山水园林文化的论文集,有选择性地收入柯律格、包华石、汪悦进等海内外学者的相关论文12篇,试图从艺术、文学、建筑、考古不同方面,展示中国园林文化的历史面貌。
作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观进行剖析,重点在于揭示和澄清中国文化本身对“万物”的理解——也就是在现代启蒙思想框架影响下开始接受西化的“自然”概念之前,中国人对景观环境的看法。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断发展和变更,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古以来,山水就是中国文化之镜。从后汉到前清,可分为三个大的变化阶段:山水文化在魏晋南北朝的全面生成;在唐宋之纪山水逐渐偏向于文人个性的表达;元明清期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种时间上的历程正是本书甄选和组织文章的内在线索。
前言
01 西方对中国园林描述中的自然与意识形态 柯律格
02 山水之神 朱利安
03 探析中国传统植物学知识 梅泰理
04 灵异山水——从“东汉之图”到“西域之变” 汪悦进
05 唐东都上阳宫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姜 波
06 中国园林中的政治几何学 包华石
07 石癖及其形成的忧虑——唐宋诗歌中的太湖石 杨晓山
08儒家山水——从风景园林到格物致知 吴 欣
09 版画与园林――中国古典版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关系 王 毅
10 明代晚期中国园林设计的转型 夏丽森
11 大观园——美人繁华的庇护之所 萧 驰
12 一座清代御苑之传播
——康熙《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及其在西方的传播历程 石听泉
古筝曲集全两册(一级——十级) 本书特色 《古筝曲集(套装共2册)》共收录曲谱99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业余考级曲集》是为古筝业余爱好者提供的一部较丰富和...
《365夜故事:秋》内容简介:《365夜故事》是由鲁兵先生专为孩子编选的“国宝级”童书。以孩子的视角为选择眼光,以儿童的口语来裁
优秀扬琴曲(含各类考级必弹曲目)精选与解析 本书特色 《优秀扬琴曲精选与解析》汇集了《雨打芭蕉》、《苗岭的早晨》、《红河的春天》、《将军令》、《忆事曲》等扬琴曲...
真的很好弹钢琴名曲集-2-简谱线谱对照-附CD一张 内容简介 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称号,从其诞生距今已有300多年了。钢琴的音色迷人而高雅,深受世人喜爱,可谓...
《莫扎特家书》辛丰年先生从厚厚的家书集中选译出最精彩的片断,更写下二百多篇“编译者言”交待历史、指点人物。舒心、札记交融
中国戏曲曲艺风格现代儿童钢琴曲集 本书特色 走进书店几乎很难找到为孩子们创作、适合孩子们演奏的、自己民族的钢琴音乐作品。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演奏技巧,使他们从小就植...
在当代,知识分子所做的种种不负责任的事情中又多了一件,即写一些空洞无物的大作,让求知的读者枉费心神,浪费掉重于尺璧的珍贵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大量的取材广泛的插图介绍了艺术家或设计师如何用点、线、形状肌理和色彩填充空白的画布,以创造空间
《从0到1TensorFlow编程手记》内容简介:大部分TensorFlow教材应用案例少,理论讲解比较概括,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人工神经网络较
广东汉乐合奏曲集萃:古筝椰胡洞箫总谱:汉乐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东汉乐研究者,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者,音乐艺术院校民族专业演奏者。《广东汉乐合奏曲集萃——古筝椰...
中国四大古典悲剧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作品中的悲剧作品像是一朵散发瑰丽光芒的花朵,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元曲中“*有悲剧之性质...
吉他弹唱浪漫金曲 内容简介 为了给读者提供大量的演奏曲目,本书还精选出当前流行的曲目和欧美经典歌曲,这些曲目经过精心的编配,改编成吉他弹唱伴奏金曲,不论是对初学...
◎本書收錄十九世紀極具個人特色的插畫家比亞茲萊(AubreyBeardsley)作品,連年輕的畢卡索也都模仿過他的作品呢!比亞茲萊設計的插
钢琴实用教程-(全新修订版)(上.下册) 内容简介 简介为适应当前我国师范教学改革的形势,使教程内容更加丰富、严谨,修订版扩充了篇幅,分编为上、下两册,供六个学...
本书是一本关于音乐意义的书。全书主要包括音乐和语言、音乐与绘画、音乐与符号、作曲家与听众的感情、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对音乐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 本书特色 该版有109条练习 和34条附录练习,其间穿插了《布谷鸟》、《啊!苏姗姗》等22首小乐曲,使学琴者在这琴之初就体味到弹奏乐曲的乐趣。...
音乐美学十讲 本书特色 《音乐美学十讲》是我国已故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叶纯之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期间,给在校本科生以及函授学员教...
作品目录译者的话海因里希·涅高兹和他的文学遗产思考·回忆·日记自传笔记一、 自传二、 心理自传自传笔记晚年日记日记摘录音乐
琴歌指弹吉他独奏曲精编集:4 本书特色 指弹达人“琴歌”*新曲集,本集应邀特含五首简易编配曲. 本书收录指弹达人“琴歌”的*新23首优秀改编作品,每首曲谱都带...
这本书是根据梁思成一九二九——一九三〇年在东北大学时,讲授“中国雕塑史”的讲课提纲,配以图片(原稿设有图片)编辑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