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与文化》自2001年初版以来,已被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院校采用为教材。2006年,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保持通俗易懂的风格基础上,更能迎合读者对新知的渴求。
作者打破了传统艺术史教材按类型(建筑、雕塑、绘画......)和朝代叙事的僵化模式,内容在类型的基础上统摄于若干主题,主题内部跨越了不同类型的材料。同时,部分章节跳出朝代界限的束缚,注重社会文化史的连续性。作者为艺术现象提供了翔实的社会背景,努力还原艺术的历史环境。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窥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门径,知其梗概,启发志趣,在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对中国艺术文化史的认识。
同时,本书实现了历史文本和图像的完美融合。作者精心挑选358幅图片,随文配图,综合运用了考古、文化解释等多种方法,达到图为文之辅,文为图之质的境界。中译本挑选书中的精美图片作为彩插,相信读者必将为那流光溢彩的艺术之美所折服。
序言 我读《中国艺术与文化》 郑岩 1
致中国读者7
导言9
第一章 史前渊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2
1.1 村落社会 3
村落生活 5
死亡和墓葬 7
1.2 物质文化:制造器物 9
红山和良渚文化的玉石 10
陶器 7
仰韶文化 16
东部沿海文化 19
山东龙山文化 21
1.3 物中的思想 10
动物和人的形象 21
第二章 青铜时代早期:商和西周 31
2.1 早期国家和社会 32
城邑 32
商王祭祀 27
君王和政体 27
战争 27
2.2 面向贵族的手工生产 28
青铜礼器 35
分析的条目 35
功能 45
器型和纹饰 46
母题和含义 52
商周之外 35
第三章 青铜时代晚期:东周 65
3.1 国家和社会 65
周代城市 67
战争:国之大事 71
3.2 服务于精英的手工生产 72
奢华的生活方式 72
服饰 72
漆器 73
玉器 74
铜器铸造 75
春秋时期 78
战国时期 81
3.3 礼仪和写实 84
葬礼 86
写实艺术 87
3.4 更广的视野:北方和西南的民族 90
第四章 最初的帝国:秦汉 95
4.1 帝国和社会 95
秦统一 96
汉代体制 96
秦汉都城 98
汉代社会 102
描绘精英生活 103
4.2 宫廷赞助和奢华艺术品 107
漆器、金属制品和玉器 108
4.3 帝国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 111
皇帝 111
秦始皇陵 113
汉代帝陵 116
神话和肖像 117
魂魄和死亡 119
4.3 中土之外:边域民族 121
第五章 佛教时代:分裂阶段 127
5.1 国家和社会 128
北方都城 128
南方帝陵 129
北方贵族墓葬 131
5.2 佛教传布 136
中亚和凉州佛教 137
北魏供养人 139
洛阳的宫廷资助 142
敦煌:早期叙事性图画 145
北齐的资助 148
5.3 奢侈品和精英艺术 148
炻器和釉 149
书法 150
绘画 152
5.4 中土之外 158
第六章 新帝国:隋唐 161
6.1 国家和社会 161
新都:大兴城和长安 162
皇家陵墓 166
宫廷生活场景 168
6.2 佛教的国家资助 171
寺庙和佛塔 171
龙门大像龛 175
敦煌唐代石窟 178
敦煌的佛教题材 179
藏经洞 182
6.4 精英生活和精英艺术 184
都市生活 187
书法 190
绘画中的世俗题材 192
6.3 中土之外 195
第七章 宋代技术和文化 201
7.1 记录日常生活 203
7.2 艺术的技术和经济 208
宋代建筑和城市 208
陶瓷制造 209
7.3 风格和品位的社会调和 212
7.4 建构山水 218
7.5 艺术文化 227
宫廷文化 227
女性文化 233
文人艺术和文化 237
艺术文献和话语 237
诗意绘画的多样性 241
佛教艺术文化 244
建筑 244
雕塑 245
宋代佛教图像志 246
禅宗艺术 249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个人和城市艺术 255
8.1 艺术和官方意识形态 261
8.2 宗教艺术和建筑的官方资助 266
8.3 景德镇的制瓷业 273
8.4 文化精英的个人艺术 277
8.5 城市艺术 287
第九章 艺术体系与流通:晚明至清代中期 293
9.1 木刻版画插图 296
9.2 文人书画 299
正统与文人画的命运 300
9.3 欲望和记忆的艺术 302
沉湎于回忆的遗民艺术 306
9.4 商业和家居艺术 309
民居建筑 312
硬木家具 314
苏州手工艺品 315
国内市场的瓷器 318
城市职业画家 319
9.5 宫廷艺术 324
宫殿建筑 326
宫廷佛教艺术 328
宫廷艺术品 330
9.6 国际艺术 332
外销瓷 333
其他外销工艺品 335
清朝宫廷的欧洲艺术和欧洲艺术家 336
欧洲对中国的印象 339
第十章 十九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身份和群体 343
10.1 自我形象 345
10.2 群体场所和公共空间 350
10.3 后文人艺术和国画 355
10.4 实用艺术 360
插图和设计艺术 360
通俗艺术 363
10.5 政治艺术 366
反映战争、反抗的图像和宣传画 366
政治空间和艺术机构 371
讽刺与抗议 376
10.6 跨国艺术和先锋运动 379
10.7 历史的艺术 385
延伸阅读 392
译后记 410
出版后记 410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乐器 本书特色 中国 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无论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重 要的成就,在音乐方面,从古代开始,便有了自己的乐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唐韵胡风》以考古发掘的唐墓壁画资料为切入点来,探讨唐代民族关系史。在系统总结唐墓壁画分布、出土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神
难以归类.叶锦添什么是神思(being)?那是一种既有物之间的距离与联结(connection),不管存在或不存在的东西,都有众多不同层
音乐欣赏圣经-(上.下册)-第9版 本书特色 《音乐欣赏圣经(第9版)(套装上下册)》:世纪经典,由音乐欣赏领域国际知名权威学者马克利斯领衔,数十位美国一流专家...
《盐镇》内容简介:★“她们的命运里,有你所不了解的中国。”★知名媒体人易小荷历时一年沉浸式调查,采访近100位当地居民,以12位
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羌族是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语言无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承由古至今都是通过本民族德高望...
外国戏剧经典10篇 内容简介 本选本的大板块是欧洲十八世纪的戏剧。法国的莫里哀、博马舍、高乃依、拉辛;德国的席勒和莱辛;英国的谢立丹和戈尔德斯密斯;意大利的哥尔...
《油画入门》是系列之一,目的就在于使大家通过这《油画入门》对油画这种艺术形式和技法得到认识和了解,然后可以运用自如,画出
《废都》内容简介:本书于1993年问世,在中国文坛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议。1997年,本书获得法国三大文学奖之
笛子演奏与练习 内容简介 琴、棋、书、画是*能体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而四艺之首者,琴也,乐也。在众多的乐器中,笛子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广大人民群...
该书是《西方绘画大师》的其中一本,详细而全面的收录了美国肖像画大师萨金特的作品。萨金特肖像画的笔触光润细腻,线条流畅,描
《豪普特曼戏剧三种》内容简介:豪普特曼是德国杰出的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深受各国读者欢迎,对中国现代文学亦有深
《伊斯兰:阿拉伯文明之光》一书引进意大利著名艺术出版机构WHITESTAR出版社经典系列——《HISTORYANDTREASURESOFANANCIENTCIV...
音乐常用知识300问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把有关音乐的常用知识分为300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对记谱、识谱、音乐欣赏以点的形式呈现,分条目进行逐一解读,其中不乏独到...
《艺术博物馆》是一个虚拟的艺术博物馆。建造者和监管者都是英国费顿出版社(Phaidon)。它的藏品无与伦比。它的展厅不受有形空间
《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usicAJone)以一种启发性的方式探讨了有见地的音乐欣赏与肤浅的音乐欣赏之间的关系,音乐愉悦产生
《童书业著作集(套装共7卷)》主要内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
京腔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章,介绍了京腔的起源、清代宫廷弋阳腔、民间京腔、京腔与其他声腔的关系、京腔的艺术形态等。京腔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京腔的起源 ...
精彩摘录肖邦的音乐柔而不弱、哀而不伤、甘而不腻,灵动、华美、内敛、高贵,几乎首首都是精品。与他的音乐相比,舒曼和门德尔松
《智周万物》内容简介: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性的重要技术热点。国内外“产学研”各界对人工智能都十分重视,且投入巨大。我国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