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皇帝石挥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著述辑录
系统构建 “由根起”的表演理论
细述如何把握台词、动作、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
※编辑推荐※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自小混迹京城天 桥,少时饱尝世态炎凉。
投身艺术,自成一派,未竟十载名扬四海,成为影剧无冕之王。
黄佐临与他亦师亦友,称他为稀有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给他宝贵指导,看了他的表演动容落泪。
张爱玲读过他的小说,把他与高尔基相提并论。
老舍与他是莫逆之交,艰难时刻给他精神支持。
他是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代表作《日出》《原野》《秋海棠》《大马戏团》)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表演大师(代表作《太太万岁》《哀乐中年》《假凤虚凰》《腐蚀》《夜店》《艳阳天》)
他执导的电影堪称影坛珍宝(代表作《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我这一辈子》)
------------------------------------------------------------------------------------------------
☆ 锁线精装
☆ 首次公开与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等京剧大师的讨教实录
☆ 特别收入石挥撰写的《雷雨》《原野》、滑稽戏等6篇罕见剧评
☆ 内含《秋海棠》等10篇演出手记,条分缕析角色塑造全过程,堪称石挥表演艺术的揭秘档案
☆ 完整辑录14篇石挥探讨演技层次提升的文章,系统呈现石挥对表演理念与技法的独到认识
☆ 内含近30幅罕见的话剧剧照、生活照、报刊广告等图像资料
☆ 收入石挥翻译的西方表演专著:《演技教练》《一个演员的手册》
☆ 依最初发表之样貌保留旧时体例,按文章类型与发表时间重新整理
☆ 遍览京津沪多家图书馆,搜求齐备,校勘精当,注释详尽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石挥系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理论的尝试。全书集结了1939年至1957年石挥公开发表在《影剧》《万象》《杂志》《中艺》《剧场新闻》《舞台艺术》等报刊上的文章,以及近30幅罕见的话剧剧照、生活照等图像资料,展现了他在表演领域的重要贡献。
石挥为了艺术呕心沥血、潜精研思,他立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演出经验,努力汲取传统表演艺术的养分,译介、钻研西方的表演理论,全面探讨了生活与艺术、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演员与观众、个人修养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等话题。很多真知灼见,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
※名家点评※
石挥演的鲁贵,比我写的都好。
——曹禺
有几个人能够像高尔基像石挥那样到处流浪,哪一行都混过?
——张爱玲
他的《秋海棠》是契诃夫式的《天鹅哀歌》,演出了哲学意味。
——赵丹
一个演员,能够在角色身上把人物与自我融化得如此之协调,是难能可贵的,而他在众多人物身上都取得了这种和谐,不能不说是个具有艺术魅力的、技巧娴熟的天才表演艺术家。
——黄佐临
我崇敬石挥,他拍的作品我都喜欢。他的表演艺术理论和实践,对我启发很大。他是一个对工作一丝不苟,创作充满了灵气的人。前辈当中还有许多大艺术家都值得我去学习继承。
——黄磊
我深深地感觉到,石挥在演戏的时候,有非常强烈的享受……尽管演的是不同的人物,但是他其实很会抓所谓戏的那部分,也就是人失控的部分,而人失控的部分往往是暴露本质的时候。
——姜文
我参加了1982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中国电影回顾展回顾展,发现了中国电影,也发现了石挥。
——让•米特里
过去我只知道中国有个赵丹,现在我发现还有石挥。
——佐藤忠男
梅兰芳看了石挥的表演忍不住落泪,说:“我忘了我这是在看戏了。”
代序 黄佐临
导读:勿忘石挥 李镇
壹 精进演技
1939-07-25 演员如何才能抓住观众
1939-11-01 现阶段的话剧:由筹备起到演出止,全面问题的多重解
1939-12-01 话剧演员怎样创作角色?
1940-12-14 演技和抓住观众
1941-01-17 演技给予观众的刺激
1941-02-10 由“习惯动作”谈到生理动作与社会动作(演剧漫谈)
1941-03-07 表演的离心与向心
1941-03-25 当心!“抢半步”!
1941-07-01 读词与动作的难易:异议于袁牧之的说法
1941-08-10 演剧的两条路:迎头抢•由根起
1941-10-26 要使观众满意,但不给观众满足!
1943-01- ? 眼看四处,耳听八方
1943-08-25 诗与演剧
1943-10-01 舞台语
贰 演出手记
1939-07-01 一部演员的话
1940-02-01 为什么在现社会下演《日出》?
1940-07-01 《〈日出〉批评特辑》读后:对批评者挚诚倾吐
1941-01-07 此时此地演《花木兰》
1941-06-05 我期待着指示与批评
1942-12- ? 我将如何演秋海棠
1942-12-10 慕容天锡七十天记:从受胎•育成•产生•到灭亡
1943- ?- ?秋海棠之一角
1943-02-10 《秋海棠》演出手记
1943-10-09 秋海棠观后:附石挥上官云珠之答案
叁 演员制度
1943-01-10 演员创造的限度:打倒AB 制•取消代戏
1943-02-28 齿轮演剧与AB 制及明星制
1943-05-10 不是论战:谈AB 制之再检讨
1946-04-27 话剧演员的地位与待遇问题
1946-06-29 覆李健吾先生
肆 取法京剧
1942-10-01 体格锻炼与戏剧
1946-11-11 致程砚秋先生
1947-04-01 与李少春谈戏
1947-11-23 旧剧场面有改良必要
1947-12-01 怎么办
1956-11-05 必修课
1956-11-10 从盖老的眼神儿谈起
1956-11-12 与盖老先生谈心
伍 观剧感悟
1940- ?- ? 我从最表层看仇虎、金子、焦母
1940-05-18 闲话燕大《雷雨》的演出
1956-07-21 应该关心和重视它:滑稽戏《西望长安》观后感
1957-01-14 从“三毛”看滑稽戏的独特表演方法
1957-01-27 杂谈滑稽戏
1957-07-24 谈维亚特金的滑稽表演
陆 他山之石
1941-05-10 漫谈《演员艺术论》
1943-07- ? 演技教练
1944-01-10 一个演员的手册
后 记
《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是美国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哈尔·福斯特的批评论文集,广泛而深刻地探究了多种艺术现象
音乐导读--莫扎特小夜曲、嘻游曲与舞曲 本书特色 “bbc音乐导读”从书由著名的英国bbc广播公司精心主编,特邀音乐界的权威人士撰著,涵盖自十六世纪以来的名个音...
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大音符版) 本书特色 钢琴入门学习的*佳选择!增加节拍机速度范围和表情记号完善的指法,更适合中国学生练习简明的注释,让学习更...
中国音乐文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近代中国音乐文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出入古今,引证中西,理论与史实并重。首论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次论中国音乐与文学的关系,继而分论中...
《C#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以Visual Studio 2015为开发平台,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全面细致地介绍了Visual C#的
《丝绸之路研究(第二辑)》内容简介: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近年来方兴未艾,不同学者的视角与研究方法会带给读者不同的丝绸之路。
苏泓月,江苏南京人,现居北京。学者、作家、影像艺术家。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美学方向。作为时装文化的研究者,曾经多年立身...
AlexRoss’saward-winninginternationalbestseller,TheRestIsNoise:ListeningtotheTwen...
《何谓懂音乐》内容简介:杨燕迪音乐文丛《何谓懂音乐》一辑,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
弦乐合奏中国通俗作品集 本书特色 随着我国西洋器乐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西洋乐器的普及,各地纷纷成立了很多规模不一的业余乐团,专业音乐院校的器乐合奏课也普遍开设起...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2) 内容简介 这一册的**首曲例是供复习**册中学到的音符、时值和其他乐理知识用的。在学习新的音时,要求学生只用一只手弹奏是非常重...
这是本乐理知识读本。它具有如下一个特点:知识紧随时代潮流;语言通俗,并配有大量的典型谱例和直观的图解;书后附有汉语拼音编
《目击者文化指南:艺术》中包含了每位艺术家作品的成交记录,因为不管是绝对地还是相对地来说,人们为艺术品付出多少都是很有吸引
Cool Blues键盘速成 本书特色 帮助您找到真正的blues感觉:三连音兴复段和回转。正宗的八度下行连奏。左手及右手变奏。书中为你提供……所有键盘乐句均有...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莱特-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发生在英国名城维洛那,男女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来自城中两个几百年来互相仇视、水火不容...
在广阔的造型领域中,我们已经迎来了“光”的活跃时代。光在造型领域中的应用,将会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为了增强未来光设计的能
基础乐理 内容简介 音乐的理论知识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技术理论,一为思想理论。本书所要重点论述的为技术理论中的基础乐理。基础乐理是研究音乐基础知识的一种理论、是进...
《教育戏剧:实践指南与课程计划(中)》内容简介:卡梅尔·奥沙利文编著、抓马宝贝教育体验中心编译的《教育戏剧:实践指南与课程
大江东去 本书特色 《大江东去》以其逼真的内容,赢得广大读者的关注。他是著名导演轩献禾执导的集反腐与打黑于一体的现实主义力作。取材于震惊全国的奉阳大案。揭开一层...
《中国画家与赞助人--中国绘画中的社会及经济因素/海外中国美术研究丛书》编著者李铸晋。这些论文被分在研讨会的三个主会场上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