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希·库诺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马克思的历史、社社和国家学说》是他的一部主要的理论著作,是他对马克思学说的解读。他说早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之时就有人试图篡改、歪曲马克思的学说,法国幻想马克思主义者曾使马克思说出“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话来。再者库诺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哲学抑或社会学的观点没有系统的表述,大多散见于各种著作、论文和报刊文章中。所以他说:“本书的任务便是: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把各种各样的社会学论述剥离出来,按照其逻辑联系加以整理,并且追溯其确切的基本思想,然后用它们来系统地表述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古代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历史著作的萌芽
史传家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和色诺芬
神话信仰的衰微
自然环境对历史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哲学
波里比阿的历史著作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哲学和国家哲学
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
奥古斯丁的国家观
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学说
托马斯论历史进程和自然法
近代天主教历史学和国家理论
新教的历史观
第三章 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观和社会观的发展
国家联合和国家契约
反暴君派的国家学说
. 博丹和波舒埃
史论家博丹
孟德斯鸠
约翰内斯·阿尔图修斯的国家契约论
格劳修斯和普芬道夫的国家契约学说鹃
十七、十八世纪自然法学说的演变
斯宾诺莎:法源于社会性
十八世纪德国和法国自然法诡辩学派
第四章 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哲学
英国国家契约论的资产阶级化
托马斯·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政治理论家约翰·洛克
三权分立l
社会和国家的区分
个体和社会
理性和本能的对立
亚当·弗格森的社会理论
作为统治组织的国家
第五章 卢梭的社会哲学及其对法国革命,国家理论的影响
社会契约说在法国的发展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自然法和国家法u
共同意志和特殊意志
作为人权的天赋的个人权利
在法国革命的国家权利中共同意志的概念:
法国革命中的阶级斗争观念
让·保尔·马拉的阶级斗争观
卢梭的历史观
阿贝·托马斯·雷纳尔和经济史观
第六章 孔多塞——圣西门——帕加诺
法国革命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孔多塞的历史观
圣西门的历史观
圣西门关于宗教发展的观点
圣西门和孔多塞
维科和帕加诺的历史哲学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先驱帕加诺
第七章 从伊瑟林到赫尔德的德国历史哲学:
十八世纪德国文化史著作的发端
人类地理学的观点
宗教史试论
作为自然动物和社会动物的人
雅可布·韦格林的历史哲学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
赫尔德的国家观:
第八章 康德的历史与社会哲学
康德和法国革命自由主义-
康德的目的论历史哲学l%
自然意向和天意
历史进程的规律性
作为发展因素的自然禀赋
康德所理解的社会与国家
康德、卢梭、洛克
第九章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国家哲学
作为政治家的黑格尔
黑格尔的发展概念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历史辩证法
世界精神和民族精神
在宗教发展中的世界精神
黑格尔所理解的社会和国家
完善的国家
第十章 马克思的社会观和国家观
马克思和黑格尔
马克思对社会和国家概念的区分
社会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施坦因、摩尔、忒尼斯
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和庸俗马克思主义
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
作为“社会机关”的国家
社会和国家的调节
经济和法
第十一章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黑格尔的国家理想
马克思的国家理想
国家理想和国家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论雅典国家的起源
罗马国家的起源
雅典和斯巴达的国家建立
国家建立的经济基础
国家是征服的产物
马克思对国家发展和消亡的论述
第十二章 对马克思国家观的批判
马克思的国家消亡学说
马克思反对马克思
职权国家向管理国家的发展
马克思对国家消亡的想法是什么?
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列宁和巴枯宁
国家否定和国家社会主义
第十三章 民族、社会和国家
民族的概念
民族的形成
民族是品性和语言共同体
民族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
民族感和阶级划分
民族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民族国家
民族和民族特性的问题
马克思所理解的民族性原则和政治进步
第十四章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阶级的本质
阶级斗争的不同形式
阶级和等级
工人阶级的发展阶段
工人阶级和社会民主党
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形态
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批判性的评论
第十五章 社会生活和共同体生活的国家以前的发展阶段
有关家庭是社会细胞的理论l
原始群体
从游牧群体到马尔克公社
恩格斯所认为的马尔克公社
马尔克公社,部落和部落联盟
日耳曼国家的建立
第十六章 家庭的发展过程
家庭的起源
对摩尔根一恩格斯家庭构想的批判
原始家庭的形式
外婚制和个体婚姻
图腾和母系家庭的出现
母系家庭
家长制家庭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氏族公社
恩格斯的古代史构想和唯物史观
第十七章 经济方式的社会生活职能
马克思的经济概念
生产和交换
什么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条件
经济过程中的建设性因素
地理生活区域
社会劳动过程中的技术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混淆
整体技术和个别技术
第十八章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依赖于物质生活过程
作为法律关系的经济关系
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
经济和意识形态
宗教观和经济生活的关系
历史中的观念因素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经济事实转化为观念因素
利益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历史观中的传统与天才的作用
第十九章 唯物历史论批判
庸俗马克思主义改头换面的手法
保尔·巴尔特教授的经济结构概念
采邑法的经济基础
日本采邑制的产生
巴尔特先生和农民战争
教会租息禁令的所谓意识形态的来源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技术发展观
第二十章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及其篡改者
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有关唯物史观的书信
对恩格斯书信的错误解释
所谓观念的历史因素是不是独立的推动力?
生产关系对意志决定的影响
何谓意识形态的独立性?
“原因”和“条件”概念的混淆
作为生产关系的剩余劳动关系
第二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和伦理学
道德有没有永恒的原则?
普遍有效的道德原则构成的主要动机
马克思和道德的形而上学
羞耻感的起源
原始性交道德的形成
杀婴是合乎道德的行为
对弑亲的道德评价
康德道德律的基础与前提
康德和马克思的道德理论
社会、阶级和国家道德
康德的道德规律和阶级伦理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
社会变动的过程
进化与革命
向社会主义的发展
对马克思发展观的批判
马克思发展观中资本主义贫困化的趋向
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
历史的必然性
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发展辩证法
译后记
《我们如何思维》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1925年1月,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发出征求启示,邀请海内外
《一生的学习》介绍了我们做父母的不足,想想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变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来塑造
一本针对研究生的讲述定量研究方法的教辅书,美国定量研究方法领域权威教授写就,针对中国国内“重定性,轻定量”的研究现状,就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内容简介:本书收入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的三篇文章,分别为《狂欢节与食人族--世界对抗的游戏》《恶
《革命將至》從近年來法國和歐洲的社會抗爭聲浪中醞釀而出,由匿名的「隱形委員會」寫成,承襲居伊‧德波(GuyDebord)優雅文字風
勒内·笛卡尔(1596—1650),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西方近现代科学和哲学之父。哲学方面的代表作有《论方法》《第一哲学沉思》《指导心智...
《理想国》内容简介:《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本书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优生学问
所谓第一哲学,即哲学的哲学,或称元哲学。这是哲学的根基,西方哲学把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哲学的核心概
《男孩的学习方式大不同》内容简介:成绩上不去、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坐不住……都说男孩更聪明,可为什么学校里成绩好的都是女生
《商性》内容简介:《商性:互联网时代的商性觉醒》是一本有关商战的书,讲述了21世纪初广告业初次“遭遇”互联网、传统品牌商对于
《养生主》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帮你如何在当下充满危机的和变数的时代里保全、提升自身价值的经典之书,借庄子的吉言告诉我们:好好
《伯林谈话录》内容简介:不读伯林,就不懂现代思想;读懂伯林,从这一本开始; 汇集以赛亚·伯林数次访谈文字记录,三百余个思想史
《人生的智慧箴言》内容简介:EinHauptstudiumderJugendsolltesein,dieEinsamkeitertragenZUlernen;w...
作品目录总类西方哲学人物著作东方哲学人物现代哲学研究机构与刊物· · · · · ·
《中国史纲》内容简介:《中国史纲/蓬莱阁典藏系列》是张荫麟短暂的一生留下的著作,已足见作者深邃敏锐的识见和渊博厚实的学识,通
有两种基本的框架可供选择,一是以哲学家为线索,一是以问题为线索。两种框架各有利弊,《语言哲学》做了混合式的安排:前面的四
主要讨论了当代西方国家管理体制的形成史,并分析了它与中世纪基督教管理的根本不同。福柯的涉入点是从一些新的概念的诞生和它的
查尔斯·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化和社会的三个重要特点: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统治,以及人们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无助感。他指
《直播革命:互联网创业的下半场》内容简介:2016年被称为直播行业的元年。实际上,直播行业从2005年以来,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历史
科学与神学,一直被认为是一对对立的概念,但在本书中,作者却让它们和平相处。近二百年的圣经历史批评,以学术研究的严格标准和科学方法,把圣经中神话、传说和信仰还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