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著作是一个遵循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传统,结合当代性别研究和社会运动的城市民族志,选择的视角是一个中国社会分化剧烈,全球化和本土化激烈碰撞的背景下一个都市亚文化社区的形成和变迁。全书是围绕“公开”来展开的,包括三层逐步推进的涵义:(1)公开一个被边缘的性别身份;(2)寻求和拓展公共空间;(3)参与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构建。关于成都同志亚文化社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而独特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第一章 公开
同性恋社会表现形式的历史变迁:从行为到身份
城市和“同性恋”:一个关于现代性的命题
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重新界定
研究地点的选择
“圈外人”/“圈内人”的视角:研究方法和伦理
第二章 飘飘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的同性恋身份
身份的寻找:在中国的语境下成为一个“同志”
“同志”身份的兴起:身份意识,技术革命和全球化
在日常生活中公开身份
本土文化的因素
第三章 飘场
同志空间的生产:空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茶馆:本地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同志空间的生产
浴室:欲望,性和社会交往
酒吧:商业化空间和同志亚文化的发展
健身房:男性气质,生活方式和“隐蔽”的社区
具有争议的空间:大众想象,男性卖淫和对同
志空间的社会控制
第四章 圈子
私人朋友网络中的社交生活
圈子之间的社会差异
社会地理的维度:成都的同志街区
互联网上的同志社区
“我是同志,但我不属于这个圈子!”
第五章 名人
“名人”:同志世界中道德化和性欲化的人物典型
生活经历的新模式:同志身份,同志家庭和同志职业
同志网络的中枢:从浪荡男人到同志权利倡导者
形象代表:大众传媒表现同志及其引发的争议
第六章 绞人
讲述BF之间的故事:新的身份,新的关系模式
历史传统,性革命和婚外同性恋关系
公民自主性的提升:个人自由和同志伴侣关系的
结构性基础
平等的同志伴侣和发展持久关系的新的可能性
寻求私人空间:回家
寻求公共空间:朋友,邻居和工作场所
第七章 组织
艾滋病威胁和社会动员面临的新机会
同志关爱小组的组织结构和领导
同志社群内部的组织策略
面向同志社区外部的组织策略
合法性的寻求
第八章 运动?
公民自治,社会空间和城市里的结社
公共领域和国家干预
当代中国同志运动的去政治化
现存问题,内部争议和探索新的道路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访谈大纲
附录三:研究参与者基本情况
要是人不死呢?那些神真的存在吗?为什么孩子的自由总是比成人的少?怎样让幸福变大一点?羊和狼谁是对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每个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好奇和迷惑,每...
《生了甲状腺癌,怎么吃》内容简介:我们根据何裕民教授40余年看诊5万余癌症患者的饮食抗癌经验,结合自己30年从事肿瘤与饮食营养研
ContainstheexercisesandworksheetsoncommunicationfromPerspectivesonMarriage.
這項研究並不是一套電影史,而是嘗試對屬於電影的影像與符徵進行分類。我們在此對第一類型的影像──即運動-影像,還有它的主要
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作者生前完成了三卷,我社已于2000年3月翻译出版,共印了两次,这次出版增补版的原因
四年前,她是标准版的乖乖女,有一份不赖的工作,能看见平凡却安稳的未来。旁人说这就是女孩该有的人生,她却一脚踢开世俗约束,
《性史(第一卷):认知意志》是一本激动人心的著作。它篇幅简短而又易于读懂。福柯在该书中所处理的主题:性和权力,跟所有读者都直
本书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生前唯一用自己的名字出版的著作,全书包括两篇著作,即《笛卡尔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思想》。前者用
《为什么成功的路上不拥挤》内容简介:本书是世界世界“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写给年轻人的励志宝典,阐述了大部分人为什么不成功
本书着重研究了新的信息流动模式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作者继承了场景理论和媒介理论,提出了将面对面的交往研究与媒介研究联系在一
《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内容简介:★王阳明心学结晶,国学必读经典:内容全面丰富,集中反映了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堪称王阳明心学
《电脑组装与维修实战》内容简介:本书由资深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精心编写,重点讲解了电脑的结构、电脑配件的选购、电脑组装实战、最
《新媒体写作与传播》内容简介: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会写的人很多,但能写好的人却很少
《论邪恶》一书是劳特里奇出版社“行思文丛”的一员。长期以来,邪恶虽令心理学家、哲学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们深深着迷,但其概念
《台海风暴:郑成功与大明王朝》内容简介:为何唯有南明出现“二百里二帝”现象? 明将施琅降清只是基于利益的选择吗? 北伐初期势
黄裕生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法哲学、比较哲学。多年来他致力于通过对自由问题的系统研究,确立自由问题在第一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并在此基础...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容简介:本书发表于1905年,在争议中成为了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
《人的精神家园》内容简介:《人的精神家园》从生活、文化、教育、科学、艺术、哲学、理论、心态和理想等九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精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1770年8月27日-18...
本书是讨论人类在怎样制造动物的痛苦,以及按照伦理原则人应当怎样对待动物的大众读物。书中揭露了当今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