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演化博弈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1982年,约翰·梅纳德·史密斯因此书的出版被称为演化博弈论之父。在本书中,作者把博弈论的思想纳入到生物演化的分析中,揭示了动物群体行为变化的动力学机制。虽然论述的思想和知识涉及生物学、博弈论和数学等交叉领域,但看似艰深的理论,作者却信手拈来,融精妙思想与优雅文笔于一体,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也使其在学界享有盛誉,长销不衰。
译丛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基本模型
一、 鹰鸽博弈
二、 对假设条件的分析
三、 一个拓展模型——“全面树敌”
第三章 消耗战
第四章 遗传博弈模型
一、 两倍体遗传的两策略博弈模型
二、 有性生殖的表现型
三、 异配生殖的演化问题
第五章 ESS策略
第六章 混合策略Ⅰ——对机制的分类
第七章 混合策略Ⅱ——案例
一、 性别比
二、 雀群中的地位
三、 二态的雄性
四、 理想自由分布
五、 在一致不变的环境中的种群散布
第八章 非对称博弈Ⅰ——所有权
第九章 非对称博弈Ⅱ——分类及例证
第十章 非对称博弈Ⅲ——性别博弈和代际博弈
一、 一些理论上的考虑
二、 双亲抚育
三、 循环动态博弈
四、 性选择
五、 具有交替行动的博弈
第十一章 生存史策略和体型博弈
第十二章 诚实、议价和承诺
一、 动物竞争中的信息传播
二、 炫耀性现象
三、 议价、领地和交易
四、 承诺
第十三章 合作的演化
第十四章 后记
附录
一、 博弈论的矩阵表达形式
二、 有两个纯策略的博弈总是具有一个ESS
三、 Bishop?Canning定理
四、 动态性和稳定性
五、 报复
六、 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博弈
七、 具有随机回报的消耗战
八、 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型变量定义的博弈的策略集合的ESS
九、 从递归方程组中求解博弈的ESS
十、 具有循环动态的非对称博弈
十一、 重复博弈的囚徒困境
主要术语解释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本书对“政治社会”概念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自由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的考察,然后致力于通过后殖民社会及其在
作为《经济与社会》的第一章“前言”部分,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作品集7)里详尽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学研究的任务、目标、
由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撰写的《祖荫下》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书中以西镇“民家人”的家与亲属制度作为代表,分析整
编辑推荐:1. 在英语世界,柏拉图研究曾为分析哲学出身的哲学家所占据,倾向于孤立地分析对话中单个的论证。而罗森(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致力于将柏拉图对话视为整体,...
帕菲特是当代著名哲学和伦理学家,其代表作《理与人》一书被誉为自西季威克的《伦理学方法》问一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实证道德哲学
《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内容简介:2012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图书《加缪文集》,豆瓣阅读独家发布。本书为《加缪文集》第三卷,散
前言:本雅明学术思想述略一、批评概念/内在批判/寓言: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节选)(1920)/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
《致青春: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内容简介: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
《雄关漫道》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流畅生动的语言、大量翔实的史料、深入系统的分析,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内容简介:本书沉淀了夏昆老师二十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经验,讲述中国语文之美。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习
该书在方法论层面,坚持了以“四个结合”为核心的研究逻辑,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对制度绩效
本书研究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即1472-1509年,也就是截止到王阳明龙场“大悟”后形成“知行合一”观的时期。“这是一个认真探寻和痛
Deridedanddisregardedbymanyofhiscontemporaries,MichelFoucaultisnowregardedasprob...
Whatispoliticaljudgement?Whydopoliticiansexhibitsuchcontrastingthoughtstylesinma...
《康拉德散文选》内容简介:康拉德对人类阅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他以海洋为舞台,展现人性以及人的生存境况,他对海
《哲学一下就有好事发生》内容简介:超魔性的极简哲学史,边看漫画,边秒懂哲学知识! 涵盖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
《摄影的灵感 · 风光》内容简介:本书是在国际上大热的《摄影的灵感》一书的后续品种,专门收录了全球顶尖摄影高手的风光摄影佳作
《失乐园》内容简介:布莱克和多雷视弥顿为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但绝非盲目崇拜。他们喜欢弥尔顿生动翱翔的想像力,但不认同他清教徒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1770年8月27日-18...
《因为清华:一个清华学生眼中的清华》内容简介:本书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不乏文字的张力和语言的亲和力,大胆地尝试植入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