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演化博弈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1982年,约翰·梅纳德·史密斯因此书的出版被称为演化博弈论之父。在本书中,作者把博弈论的思想纳入到生物演化的分析中,揭示了动物群体行为变化的动力学机制。虽然论述的思想和知识涉及生物学、博弈论和数学等交叉领域,但看似艰深的理论,作者却信手拈来,融精妙思想与优雅文笔于一体,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也使其在学界享有盛誉,长销不衰。
译丛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基本模型
一、 鹰鸽博弈
二、 对假设条件的分析
三、 一个拓展模型——“全面树敌”
第三章 消耗战
第四章 遗传博弈模型
一、 两倍体遗传的两策略博弈模型
二、 有性生殖的表现型
三、 异配生殖的演化问题
第五章 ESS策略
第六章 混合策略Ⅰ——对机制的分类
第七章 混合策略Ⅱ——案例
一、 性别比
二、 雀群中的地位
三、 二态的雄性
四、 理想自由分布
五、 在一致不变的环境中的种群散布
第八章 非对称博弈Ⅰ——所有权
第九章 非对称博弈Ⅱ——分类及例证
第十章 非对称博弈Ⅲ——性别博弈和代际博弈
一、 一些理论上的考虑
二、 双亲抚育
三、 循环动态博弈
四、 性选择
五、 具有交替行动的博弈
第十一章 生存史策略和体型博弈
第十二章 诚实、议价和承诺
一、 动物竞争中的信息传播
二、 炫耀性现象
三、 议价、领地和交易
四、 承诺
第十三章 合作的演化
第十四章 后记
附录
一、 博弈论的矩阵表达形式
二、 有两个纯策略的博弈总是具有一个ESS
三、 Bishop?Canning定理
四、 动态性和稳定性
五、 报复
六、 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博弈
七、 具有随机回报的消耗战
八、 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型变量定义的博弈的策略集合的ESS
九、 从递归方程组中求解博弈的ESS
十、 具有循环动态的非对称博弈
十一、 重复博弈的囚徒困境
主要术语解释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有多颠沛流离的青春,就有多岁月静好的中年,女人的笃定和从容,是千帆过尽后的豁然开朗。即便日子时常甩出几个巴掌,出几道难题
劳思光(1927-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湖南省长沙市人,1927年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后旅居台、港等地,并在美国哈佛大...
《论语:平民正心修身》内容简介:本书是以语录体记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本书则是作者以普通人的
《穿透中国债务》内容简介:我们总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国的公共债务和财政金融是一条很深的河,经过这么多年的循环往复,我们并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了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
《狮心王理查》内容简介:在世界历史上的诸多伟业中,独一无二、冠绝英格兰诸王的理查一世都扮演着积极的主导角色,任何一位君主都
《图书馆史话》内容简介:中国文献收藏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现代图书馆的源头却来自西方。中国现代图书馆之始,起自1898年的“戊戌维
Manydistinct,controvertialissuesaretobefoundwithinthelabyrinthinetwistsandturnso...
《各有各的活法》内容简介:本书包括冯骥才亲选1981年至今的小说、散文、随笔代表作32篇,刻画了清末至今各个时期的不同人物,展示
内容推荐曼瑟·奥尔森在逝世前完成的《权力与繁荣》一书触及了他一生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有些经济体表现如此抢眼,能够提供令人
飞机的坏品位,原名杨昌溢,专栏作家、品牌创意总监。曾开创“坏品位谬论”专栏,以其独特态度陈述和充满诗性的影像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反思与共鸣。
久居日本的法国女作家从古老的东方哲学中获得启示:幸福不是物质的富足,而是回归质朴无华的自然之美,禅意地栖居。这本笔记表达
#NAME?
《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讲解知识全面、重点突出,其中覆盖了基于Visual C++6.0环境的C语言开发中的各个方面,通过本书
《三十年细说从头(套装2册)》内容简介:本书集结自李翰祥导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的同名专栏,内容涵盖其从影
本书主要写布尔迪厄原本将注定要在学术体制内凭借自己学术上的成功进行简单的再生产,而学术上的成功无疑会把他们领到体制内的统
《盛开·90后新概念·天使》内容简介:作为盛开的新特色系列,《盛开·90后新概念》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5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内容简介:本书讲述的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明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新事物、
本书以微观历史的角度,以历史年代为时间纵轴,全面书写个人的私密生活史——围墙中男人的权力与女人的权力、老人的权力与青年的
《歌德谈话录》内容简介:本书是记载歌德晚年言论和活动的文集,反映了歌德晚年关于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生活、处世、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