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国模式”》所传播的现代知识,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定式,为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今天,中国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关头,如果说,当年的思想启蒙重在传播现代理念,为骤然而来的改革提供思想力量,那么,博源基金会作为思想启蒙的传承者,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则旨在集近30年来实践、研究与探索之成果,寻求对今天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共识。
前言
第一讲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中国模式
所谓的“北京共识”
所谓的“华盛顿共识”
中国模式必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小结
回应问题: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的评价
第二讲 中国模式的“史前阶段”
从参照“修正主义”到参照“资本主义”
小邻居,大启迪
四处探索,模式尚未形成
小结:“史前阶段”的重要遗产
回应问题:“开放”比“改革”更关键
第三讲 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尝试很多,定论很少:统统凸显矛盾
支点之一:权力架构
支点之二:社会控制
支点之三:管制的市场经济
小结
回应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
第四讲 中国模式的国际环境
寻找新的敌人:找到了!
急需帮忙时,帮忙人就到了!
回应问题:我对反美势头的想法
第五讲 中国模式的绩效评价
隐性的参照系:跟谁比?跟哪个阶段比?
若以国家机器为着眼点
若以全中国为着眼点
回应问题:中国的再崛起
第六讲 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
被相对剥夺的弱势
环境生态的破坏
体制性的腐败
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
回应问题: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
第七讲 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
“急性病与慢性病”之
三个轮子之一:出口拉动乏力
三个轮子之二:投资的低效率
三个轮子之三:居民消费的抑制
三个轮子怎么继续转下去?
还有一笔大账:稳定的代价不可持续
回应问题:劳工权益与低碳经济的现实压力
第八讲 中国模式的替代方案
两个时期走过的两条道路
小众市场经济的困境
走向大众市场经济
小结:以大众市场经济消解三富三贫结构
回应问题
第九讲 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
关于特殊利益集团
“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
“常数”梗阻或抗拒
四种可能的对付办法
小结
回应问题: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缺乏制约
第十讲 转变中国模式:向前看必须向外看和向后看
多种启发源泉支持转型的理性主义
向外看到的两类正面启发
也不要忘记向后看
“向老百姓还债”
小结
回应问题: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
第十一讲 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对中国旧轨迹的突破
国际意义上同样将是了不起的转型
小结
编后记
我们都是被城市化的一员,我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从乡村到城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进行最后的大迁移。由于从事新闻
《法律人的同理心》内容简介:法律人应秉持一颗同理心,应尽量探究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样可以让司法官作出更加恰如其分的司法
《独语录》是奥古斯丁与自己理性的对话,反映了他在哲学体系上的最早努力。整篇著作开始于讨论灵魂,对灵魂的探讨逻辑地导向考察
“收缩的城市”是德意志联邦文化基金会的研究计划,由德邵包豪斯基金会负责人PhilipOswalt、莱比锡当代艺术博物馆、德邵包豪斯基
正义主题乃当今国内外诸人文社会科学之聚讼焦点,其学理解释尤为国内学界所急缺。慈继伟先生积其深厚的海外博学资源与其共独到的
「要改變社會,首先你要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你就要動起來!」──小熊英二福澤諭吉之後,日本重量級社會思想家中央公論新社
本书是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新传统的一项研究。作者通过本书力图剖析中国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前是如何去塑造新人的,以
《中文论坛(2017年第1辑/总第5辑)》内容简介:本书是湖北大学文学院创办的涵盖中文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辑刊,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学
《存在主义咖啡馆》内容简介:巴黎,1933年…… 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着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阿隆
《采购谈判》内容简介:谈判是采购从业者的必-备技能,因为不管是采购产品还是采购服务,都要通过谈判明确价格和其他的交易条件。那
《其实,大家都想做菜》内容简介:炉灶间调和东西食艺,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为你呈现别具一格的饮馔观点与巧手菜色! 出于一股“有如火
《古典哲学的趣味(中文版)》内容简介:《古典哲学的趣味》与那些以时间为顺序、以伟大思想家为轴线介绍古典哲学的著作不同,《古
《人人都该懂的哲学》内容简介:如果你的行为导致了他人的伤亡,在什么条件下你不应该受到道德谴责? 如果你朋友临终前不顾穷苦的妻
[内容简介]这是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出任日航CEO之后推出的第一本书,也是稻盛和夫首次与读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该书在
《中国思想的道家之论》内容简介:本书作者从道家的立场出发,考察先秦诸子思想并对其哲学成就及特点展开讨论,提出自己对中国思想
《伍迪·艾伦与哲学:你说我的谬论一无是处》内容简介:被高傲的法国人誉为“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的伍迪·艾伦,这次被15位
《纠缠小史:人与物的演化》内容简介:★既是智人,也是匠人,我们与物的关系,决定着历史将往何处去 ★以考古学眼光贯穿一万年历史
詹姆斯・米勒,现任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副教授,该学院自由研究所主任。1981年至1990年间曾担任《新闻周刊》(Newsweek)图书和音
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显示西方哲学的特点,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背景来
《开启职场“第二曲线”》内容简介:面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的职业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大多数职场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