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在方法论层面,坚持了以“四个结合”为核心的研究逻辑,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对制度绩效的实证研究和对制度改革的应然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从而将“理论分析”、“历史条件”、“现实制度绩效”和“产权改革”四大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有效整合了制度经济学、认知科学(哲学)、知识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层面,综合采用了文献法、历史法、问卷调查与统计方法和大量的比较法,从而顺利完成了各部分的研究任务,最后提出,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在做实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基础上,利用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生成机理,通过管理农地制度环境促使农民建构起主观土地所有权(认知)。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缘由
一经济学和心理学逐步走向交叉融合
二新制度经济学已将“认知”纳入分析框架
三中国农地制度改革须将农民土地产权认知纳入视野
第二节研究对象界定
一什么是农民?
二什么是产权?
三经济学视野中的“幻觉”是什么?
四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定义
第三节文献述评与研究目的
一文献述评
二研究目的
第四节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主要内容及研究创新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生成机理分析
第一节从人类认知说起
一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
二不同研究取向对认知过程的不同理解
三两代认知科学哲学对认知过程的不同概括
第二节两代认知科学对认知偏差的不同解释
一非交互式认知建构研究进路分析
二交互式认知建构研究进路分析
第三节日常知识的社会建构: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生成机制
一农民土地产权幻觉是一种日常生活知识
二日常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生成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土地改革之前的产权设置与农民土地产权观念
一土改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设置
二土改前的农民分化
三土改前分化中的农民拥有一元的地权私有观念
第二节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民分化及其土地私权观念的裂变
一土改时期的农民分化:中农化趋势
二土改时期农民土地私有权属观念的裂变
第三节集体化时期农民同质化与土地产权观念进一步扭曲
一集体化运动将亿万农民改造为同质公社社员
二集体化时期农民土地产权观念的进一步扭曲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存变规律及其制度绩效
第一节当前农地制度:农村改革以来的演变与当前政策
一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83年)
二初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1993年)
三不断强化农户更长期、更稳定的承包经营权(1994-2012年)
四多方面拓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权能(2013年至今)
第二节当前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存变规律:一个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与研究结论
第三节农民土地产权幻觉的现实制度绩效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实证检验结果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产权幻觉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一节基于产权幻觉的农地产权制度分析视角选择
一经济理论溯源:奥地利学派对制度分析的知识论视角
二现实法律分析:中国农地产权法理制度的地方性知识属性
三理论对话与视角整合:一个综合的知识论分析视角
第二节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缺陷探究
一普遍主义知识视角下的认识误区
二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农地产权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第三节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探讨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之争:一个理论困局
二知识论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理论困局的突破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
第一节研究总结
第二节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I问卷
附录II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赢利:未来10年的经营能力》内容简介:创业容易守业难,中国企业未来10年的利润从哪里来?如何突破增长瓶颈?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
英国在19世纪的霸主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丰富的煤炭储备。煤炭不仅为工厂、船只和铁路机车的引擎提供动力,还用来取暖和烹饪。
帕梅拉·克里柏(PamelaKribbe)一九六八年出生于荷兰。小时候喜欢读《圣经》和耶稣生平故事。十九岁进入莱登大学研读哲学。二十六
Oneoftheworldsmostimportantphilosophersofmindandlanguage,JohnSearle(b.1932)isdir...
《21天修炼优雅女神》内容简介:本书如果上天没有给你美貌,那何不努力做到优雅,来超越美貌呢?如果你已经拥有了美貌,那何不用优
Impossibleobjectsarethoseaboutwhichthephilosopher,narrowlyconceived,canhardlyspe...
《商性》内容简介:《商性:互联网时代的商性觉醒》是一本有关商战的书,讲述了21世纪初广告业初次“遭遇”互联网、传统品牌商对于
《U型理论》内容简介:我们生活在一个体制化失败的时代,需要崭新的意识和集体领导能力。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奥托·夏莫邀请我们
齐美尔,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其在社会学方面的影响被公认仅次于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
《前端架构:从入门到微前端》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围绕前端架构的实施手册,从基础的架构规范,到如何设计前端架构,再到采用微前
《走出荒野》内容简介:谢丽尔·斯特雷德,一个普通的美国女子。6岁时,嗜酒暴烈的父亲从她的生命中消失,22岁时,亲密无间的母亲因
本书从感觉、情感、心态、体验等无法量化的概念入手,研究中国人在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观念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应对
《古代哲学的智慧》内容简介: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认为,民主质量的好坏或民主制度的绩效,可以从公民社会的状况得到解释;如果某一个社会的民主运转出了问题,从根本上说,那
这是一本哲学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它最大的优点是叙述生动,很吸引人,特别是能够吸引那些
◆被社会抛弃,对死亡妥协——除此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在眼前吗?在衰老来临之际,我们为何妥协,又如何还击?◆直面所有人都将遭遇的困境与折磨!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奥斯维...
《沉思录》内容简介:《沉思录(新版)》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重要典籍。玛克斯并不曾努力建立哲学体系,所以在《沉思录(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实用指南》内容简介:本书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的概况引入,介绍APQP在汽车零部件项目的设计开发
Confinedintheirgovernmentalivorytowers,theiractionslargelydictatedbypublicopinio...
作为《经济与社会》的第一章“前言”部分,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作品集7)里详尽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学研究的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