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千万读者落泪×捧腹大笑的奇妙之作
众多欧美大咖作家 绝赞推荐
比头条新闻“黑猩猩23年后还记得女孩”更深情震撼的故事
似童话般惹人遐想,似寓言般带来启示,更有可能改变你未来的消费决定
荣获英国国家图书奖、福克纳文学奖
布克奖、星云奖决选作品
内容简介
露丝玛丽五岁时,姐姐费恩突然失踪。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留在她的心间。费恩宛如另一个她,她们就像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费恩的身份很特殊,她是一只黑猩猩。不过,费恩认为自己是人类;露丝玛丽在学校被同窗视作“猴子女”。
露丝玛丽一个月大时,她的心理学家父亲从非洲领养了三个月大的黑猩猩宝宝费恩。就这样她拥有了姐姐,也被迫参与到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养实验。它彻底改变了露丝玛丽的人生,而这个家庭也从“正常”走向了“疯狂”。
与费恩分开后,露丝玛丽始终思念着她。从中间她倾诉着发生在她身上的疯狂的一切。她期盼着有一天再次遇见费恩,这世上的另一个她……
编辑推荐
★世界奇幻奖得主、《简•奥斯汀书友会》作者凯伦•乔伊•富勒酝酿多年推出的最震撼人心之作
★《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雨果奖、星云奖得主厄休拉•勒古恩,普利策奖得主迈克尔•査邦等众多欧美大咖作家绝赞推荐!
★摘得英国国家图书奖、福克纳文学奖,并入围布克奖、星云奖等多个国际重量级文学大奖
★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英国亚马逊图书总榜前十位
★当你和一只黑猩猩一起长大,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比头条新闻“黑猩猩23年后还记得女孩”更引人入胜、深情震撼的故事,以及更意想不到的结局!惊悚小说的节奏、浪漫小说的情感,让你慢慢喜欢、迷恋、上瘾、沉溺其中。
★似童话般惹人遐想,似寓言般带来启示。也许还会改变你未来的消费决定!
媒体/名人评论
———————————————————
《我们都发狂了》聚焦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养生活。认知、语言和记忆功能都成了有趣的话题。富勒成功融合各种智力和情感因素,以最迷人的方式将它们讲述出来。——《西雅图时报》
这本书内容丰富,处处体现出作者的智慧,值得所有人一读。其新鲜的措辞和夸张的情节给读者以喜剧的印象,但其庄严的理智却没有因此损失一分。——《纽约时报书评》
惊人的成就!小说的叙述者露丝玛丽•库克是三兄妹中最小的妹妹,通过她的生活,读者们不仅领略到了一出充满悲剧性的喜剧,还体会到了故事美丽却让人心碎的精髓。这是一本真正惊人的小说,绝对是今年最佳小说之一。 ——《爱尔兰观察报》
辛辣的幽默,灿烂的语言,植根于现实生活中的精明情节,不可抗拒的叙述者,独到的见解,温柔的情感——在这本让人好奇和愤怒的小说中,富勒已经超越了自己。——《书单》
这本书让读者深切思考动物权利,它可能会改变你未来的消费决定。——MSN
福勒给了我们一部伟大的小说。不仅是因为故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文笔优美,更因为它幽默的的情节、古怪的人物,包括名为得法热夫人的玩偶和各式各样的公寓居民。这本书是一块道德指南针,描述了各种人性,对这个五口这家的描述(其中一个是猩猩)无疑会感动和取悦每一个读者。——《波士顿环球报》
一部真正震撼的作品。——《追风筝的人》作者 卡勒德•胡赛尼
当代作家里没有人能塑造出更吸引人的角色,也没有作家能够比她更敏锐更宽容。
——普利策奖得主 迈克尔•査邦
一开始,读者会以为《我们都发狂了》是一部讲述家庭故事的传统小说,是一则带有黑暗色彩和匿名风格的警示寓言。事实并非如此,这部小说基调活泼、素材丰富。凯伦•乔伊•富勒讲述的是动物——人这种动物——如何能够既摧毁我们的信念,又坚定我们的信念。
——《可爱的骨头》作者 艾丽斯•西伯德
凯伦•乔伊•富勒富勒终于写了这部准备已久的书。《萨拉•卡纳里》讲述了奇幻境遇,《简•奥斯丁书友会》显示出了她的智慧和能力,这一次,是一个紧急的新任务,她讲述了一个美国家庭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家庭,所有的家庭都不寻常,不是吗?这是一个非常美国的美国家庭,但却跟所有家庭有相似之处,在这个家庭里,孩子、父母、兄妹都深爱彼此,却又互相伤害。爱能否在伤害下存活?在深深的伤害了人类热爱的世界之后,人类能否存活下来?这是一部甜蜜温馨却引人深思的小说。——雨果奖、星云奖得主,《地海传奇》作者 厄休拉•勒古恩
序曲/1
第一章/5
那场将我与过去隔离的暴风雨停止了。
第二章/55
或许在日历上,这段时间只如白驹过隙,其实却是漫漫时日,难以倏忽而过。
第三章/117
我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这样富有人情味,但在这种环境中,我表现得好像自己早已把问题解决了。
第四章/169
我再说一遍:模仿人类的行为并不会让我高兴。
第五章/227
当然现在我可以用人类的语言描述猿的情感,但结果是,我歪曲了他们的意思。
第六章/281
很快我就意识到我有两个选择:去动物园或者音乐厅。
我们都是被城市化的一员,我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从乡村到城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进行最后的大迁移。由于从事新闻
《理与人》内容简介:★梁文道推荐!“当代伟大的道德哲学家”、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客座教授、牛津大学荣休研究员德里克•帕菲特经典
《生产(第10辑)》内容简介:本辑专题是“迈向思辨实在论”。“思辨实在论”缘起于2007年4月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一次会议,与会者包括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早年当过插队知青和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
您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认识,是不是还停留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发生的那些时期?您了
本书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1994年初版以来,《高级迷信》一书一直是舆论界经久不衰且爱恨纠缠的焦点,引发了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
《治愈系的手账简笔画》内容简介:简笔画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出现在张贴的广告上、包装袋上、手绘爱好者的手账本……
《乐黛云散文集》内容简介:乐黛云先生是中国比较文学引路人,与国学泰斗汤一介先生相濡以沫六十载,静默耕耘,建树高筑。他们自称
《肥肉(增订版)》内容简介:《肥肉》是一本以“肥肉”为话题的散文集,由“世界最美的书”获奖者朱赢椿历时六年约稿,精心编辑与
苏珊•桑塔格是20世纪后半叶蜚声国际、颇具争议的知识分子之一,至今仍然是一个话题人物。1978年,《滚石》杂志特约编辑乔纳森•科
在那个混乱嘈杂、疾病横行的世界一群发奋图强但又脾性古怪的天才展望了一个像机械钟表一样运行的宇宙他们是皇家学会成员他们创造
本书系“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袖珍经典”中的一种。本书的法文原著是根据涂尔干于1913年至1914年在法国索邦大学的演讲笔记整理
精彩摘录不加选择的知识冲动,正如不分对象的性冲动-都是下流的标志。——引自第9页语言不是已经表明了人生成逻辑的能力吗?它无
《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内容简介:我们身处于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许多极具“现实感”的虚拟世界正在向我们涌来。而前沿物理学视角下
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Wade)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自然科学学士。曾担任《自然》(Nature)杂志副主编、驻华盛顿记者,华盛顿
邓晓芒,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
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
《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内容简介:大学里总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如明星般令人瞩目,他们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在各种竞赛中频频获
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