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经典名篇。它对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种重大问题,如天皇制、思想的杂居性、传统与现代化、革命……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放到整个日本思想史的广阔视野下来讨论,概括出日本思想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对我们了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
《日本的思想》译文凡例
中译本《日本的思想》序文(平石直昭)
前言
日本思想史的概括性研究为何贫乏
日本缺乏思想的坐标轴
自我认识的意义
所谓“传统”思想与“外来”思想
开国的意义所在
一
无构造的“传统”(一)——思想继起的方式
无构造的“传统”(二)——思想受容的方式
倒逆语与反义语的功能转换
意识形态揭露的早熟性登场
作为无构造传统原型的固有信仰
思想评价上的“进化论”
二
作为近代日本机轴的“国体”的创立
“国体”中臣民的无限责任
“国体”对精神内部的渗透性
三
天皇制下的无责任体系
明治宪法体制中的最终判定权问题
对作为虚构的制度及其局限性的自觉认识
近代日本的制度和共同体
合理化的下降和共同体心情的上升
制度化的进展与“人情”的矛盾
四
两种思考方式的对立
实感信仰的问题
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理论信仰的产生
理论的无限责任与无责任
结语
译后记(刘岳兵)
跋(区建英)
附录:丸山真男相关论著三篇
一、关于思想史的思考方法——类型、范围、对象
二、幕末维新的知识分子
三、福泽、内村、天心——欧化与近代日本的知识分子
因幸福而哭泣 本书特色 《因幸福而哭泣》收录了摩罗近年来散见于各类报刊的一百一十多篇千字文,大致按内容的不同,分为六个辑子。**辑“爱是阳光”和第二辑“信仰与和...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流脉:1917-1949 本书特色 追赶世界潮流的中国现代文学,处处显示出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在西风东渐的20世纪上半叶,渐成大波的现代主...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小说14篇。这些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真实描绘了从
1956(百花时代) 内容简介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56百花时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56百花...
元好问词评析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选、注、评体例,向读者较为全面、深入地介绍元好问词的演变过程,重要诗篇。本书从选到注释、评说,融入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注释则精...
好不容易和韩敛「破镜重圆」,过起应该算是很甜蜜的同居生活。陈空本来还在想,既然都两情相悦了,也该争取一下「上下公平」条款
《温莎墓园日记》是木心的小说选集。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删去了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把“我”隐得更深,实际
中国雅俗文学研究(第二一三合辑)(共两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苏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编撰的,有关中国雅俗文学的研究文集,书中内容涉猎广泛:既有东吴之人文学术...
影响中国历史100件大事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100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大事。这100件大事,或是讲述了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政治变革,或是记录了一场惊心...
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 本书特色 《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同济·欧洲文化丛书,德意志文化系列。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 内容简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全彩色本) 内容简介 本套“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功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
印度文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印度文学》作者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刘向评传 内容简介 刘向是西汉著名的通儒、文献目录学家、文不家、史学家和耿直忠诚的社稷之臣。他和他的儿子刘歆等人总结了先秦以来的文献和思想学术,建构了新的文化信...
《藏地孤旅(纪念版)》内容简介:本书是《藏地孤旅》的纪念版,增加了部分珍贵图片,内容上也有所修订。从2003年开始,作者数度沿
《流水三十章》是女作家王安忆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作品将视角伸入人的内心。用剖析人心理活动的方式,反映了一个女人从襁褓之
《红楼梦》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研究它的人举不胜举,正所谓“一人一个红楼梦”,每个人眼中的大观园、贾宝玉、十二金钗等等都
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全3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 目录 根植在生活的沃土中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九日在广东...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本书特色 李辉凡、张捷所著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作为一部文学史,在对文学发展作说明时主要着眼于文学创作本身,努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
《现实一种(上下中篇)(小说卷)》内容简介:现实一种:中篇小说卷(上下)尽数收入《北京文学》55年来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阿马蒂亚·森以他的福利主义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了一种克服了古典功利主义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