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1875-1962)是昆弋腔发源地河北高阳县人,童年时代就养成看戏习惯,后毕业于同文书馆,曾两次去过欧洲,一九一三年回到北京后,开始研究戏剧,著有《说戏》一书,为汪伯唐(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所赏识,并在"正乐育化会"为京剧艺人做过演讲,引起会长谭鑫培、田际云(艺名几霄),以及梨园中人的注意。他原是梅兰芳的观众,看了梅的演出惊为天才,他说梅嗓音圆润,身段优美,扮相俊秀擅长做戏,既有天赋又能发挥,"确是一块好材料"(当时谭鑫培赞美梅兰芳的话),由此而产生扶植梅兰芳的动机。齐梅二人的结识并没有介绍人,而是通过书信往来而论交的。一九一三年梅兰芳在天乐茶园演《汾河湾》,齐如山坐在台下看戏,看到薛仁贵在窑外唱"家住绛州县龙门"那一大段时,饰杨迎春的梅兰芳面向内坐,竟自休息了。(老先生都是这么教的)这一大段唱词正是薛仁贵在叙述当年与柳迎春结合的经过,柳迎春怎么可以丝毫没有反应呢?于是他便写了一封长信给梅兰芳,阐明他的看法:"假使有一个人说他是自己分别十八年的丈夫回来了,自己不相信、叫他叙述身世,这是对他的考核。岂能对方在滔滔不绝地叙说着,自己却漠不关心呢?虽说老先生是这样教的,但是损坏了剧情,戏剧是永远不允许演员在台上歇着的,何况这一段是全剧的关健,妻子听了丈夫叙述旧情,决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要想成为一个大演员,非有改革之心不可。"齐如山还在信中,把他设想的动作,按照薛仁贵的唱段,逐句具体写了出来,供梅参考。旬日后,梅兰芳又演《汾河湾》,齐如山再去看戏时,梅已完全按照他的设想作了艺术上的加工、修改,并且获得了一阵阵喝彩声。据说散戏后,演薛仁贵的谭鑫培对人说,他很纳闷,他并没有耍腔何来众多喝彩声,留神一看,原来梅兰芳在做戏。由此可见,梅在青年时代(当时不满二十岁),就能虚心接受意见,从善如流。不久,梅兰芳就叫跟包的送一封信给这位台下看戏的老观众,请他见面叙谈,从此两人订交。
辛亥前后,梅已崭露头角,例如一次为"正乐育化会"办的小学校筹备经费义演,谭鑫培压台,杨小楼唱倒第二,倒第三是梅兰芳和王惠芳的《樊江关》,那天梅有三处堂会,赶不过来。谭、杨自信有他们坐镇,少梅一人无足轻重,不料杨小楼刚一出场,台下就人声嘈杂哄了起来,说是非要看梅兰芳的戏,否则退票,主持人只好派人催梅赶来参加,台下才告平息,害得杨小楼草草终场,大为不快,当时梅兰芳风头之健,可见一斑。但是曾几何时,第一舞台约来了南派名旦林颦卿,大演海派新戏,使人耳目一新,座无虚席。而在东城吉祥戏院演出的梅兰芳,却大受影响。齐、梅合作之处女作是《牢狱鸳鸯》,这个故事是吴震修从前人笔记中找来的,执笔人是齐如山,演出后,大为轰动。
齐如山又从古画中为梅设计了古装打扮,并把古代各种不同的舞姿,帮助他安放到戏中去。首先是《嫦娥奔月》,继之又有《红线盗盒》、《天女散花》、《廉锦枫》等等,这些戏李释戡、罗瘿公也曾出谋献策,但总其成者是齐如山。
二十年代,是京剧鼎盛时期,当时都中名角荟萃,各张一军,杨、梅、余称"三鼎甲"最为突出,俟"四大名旦"形成,各自编排新戏为号召,竞争尤烈。当时程有罗瘿公、金晦庐,荀有陈墨香,尚有金菊隐,而梅之新戏皆多半出于齐如山之手笔,尤以当时齐为梅从古装剧而神话剧而言情剧,排演了脍炙人口的《俊袭人》、《洛神》和连续上演的四本《太真外传》,使梅派新戏别具一格,立于不败之地
一九二八年《晨报》(北平出版)附刊的《星期画报》第一二九期上,刊有顺德罗瘿公所作(俳歌调齐如山)一诗,抄录之下:
齐郎国四十未为老,歌曲并能穷奥妙;结想常为古美人,赋容恨不工颦笑。可怜齐郎好身段,垂手回身斗轻软。自惜临风杨柳腰,终惭映日芙蓉面。颏下蒹蒹颇有须,难为天女与麻姑。恰借梅郎好颜色,尽将舞态上氍毹;梅郎妙舞人争羡,苦心指授无人见。他年法乳看传衣,弟子程郎天下艳。北方已再得倾城,晚有芬芳播玉京;舞衣又藉齐郎授,共道前贤畏后生,双秀门前好桃李,曹穇善才那有此?奇福真堪骄傲世人,封万户侯宁足比;潜光必发待我诗,送尔声名日千里。
代序
敬祝如山先生八十寿词
第一章
家世
儿童时代
考试情形
第二章
学洋文时期
第三章
义和拳进京
洋兵进京
做生意时代
第四章
学警察
谈考试
往欧洲
助革命
看兵变
办俭学会
第五章
看戏的由来
研究国剧
名脚谈话
著述
第六章
编戏
第七章
国剧发扬到国外
宜用哪种方式出国
宜用什么样的脚色
宜先往哪一国
宜演何种戏
应该怎样演法
舞台如何布置法
与司徒雷登先生谈话
与李石曾先生谈话
议国剧出国
第八章
创立国剧学会
研究国剧的原理
搜罗国剧的材料
出版月刊画报
办国剧传习所
编纂《国剧辞典》
第九章
从事著作
《中国剧之组织》
《京剧之变迁》
《戏剧脚色名词考》
《国剧身段谱》
《上下场》
《脸谱》
《国剧脸谱图解》
《戏班》
《行头盔头》
《国剧简要图案》
《梅兰芳游美记》
《梅兰芳艺术一斑》
《国戏浅释》
《故都市乐图考》
《皮簧音韵》
《戏台楹联辑》
《馆子》
《戏中之建筑物》
《戏中桌椅摆设法》
《剧词谚语录》
《歌场趣谈》
《剧学獭祭编》
第十章
征购戏剧物品的工作
整理的工作
剧本戏单等归纳分类
清官剧本
剧本
堂会戏单
各种脸谱
各种提纲
各地戏台
全国乐器
整理工作中的著作
《戏班题名录》
《承应戏的研究》
《故都百戏图考》
《小说勾陈》
齐氏百舍斋收目
第十一章
避难经过
闭户著述
《烹饪述要》
《北京零食》
《北京三百六十行》
《故都琐述》
《谚语录》
《北平土语》
第十二章
日本投降前后
第十三章
谈家常
逃出北平
逗留上海
第十四章
到台湾
答客问
漫谈国剧工作
第十五章
继续编剧
写回忆录
我的愿望
研究话剧的人应该研究国剧
票友最应该研究国剧
戏界的人员更应研究戏剧
舞蹈家须研究国剧
音乐家应该研究国剧
敬告研究国剧的诸公
编后记
鬼谷子传 内容简介 这部文学传记在对鬼谷子先生和《鬼谷子》一书进行学术考证的基础上,根据*新研究成果,以文学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战国中期纵横家学派的理论和实践,...
唐太宗李世民传 本书特色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政治家、军事家,自小有超凡的智慧,在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17岁)、劝李渊晋阳起兵(1...
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父亲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父母在奥巴马两岁的时候分手,在听说父亲1982年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作者熊向晖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老共产党员,长期从事我党地下工作,解放后在外交战线上担任要
《电商数据分析与数据化运营》内容简介:本书从业务、数据、运营3个维度为电商的经营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是一部电商运营真经
想念张政烺 本书特色 今年是张政烺先生的百岁诞辰,为了纪念,特约请先生的亲友、同事、学生和弟子撰文予以回忆和介绍。这些文章不仅如实地记述了先生的求学经历和奋斗...
淑世与超旷-苏轼仕杭时期活动与创作评析 本书特色 “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熙宁四年,苏轼来杭州任通判(副知州);元祜四年,又以...
蔡元培自述 本书特色 本书是蔡元培先生自写自传、自编年谱以及自述性文章的合集。其中包括蔡元培先生自写年谱与传略,其在教育界的丰富经历,与朋友的交往和对朋友的追...
竞雄女侠传:秋瑾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群言出版社出版★ 永田圭介是日本作家、建筑学专家,由日本著名史家狭间直树、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王晓秋为本书题写序言★ 书...
曼德拉:艰难地走向自由 本书特色 纳尔逊·曼德拉,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他带领南非人民进行了长达50年(1944—1994)...
本书详细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初普京的仕途起步阶段,重点叙述了从2001年8月至2003年底以来的俄罗斯政治进程以及他的政治贡献。作者
文思淼(SimonWinchester)先生,出生于1944年9月28日,因其在新闻和文学方面的贡献在2006年获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新年荣誉
Theincredibletruestoryofthecard-countingmathematicsprofessorwhotaughttheworldhow...
落花人独立-历代才女的爱恨情愁 内容简介 他们是艳绝尘寰的美女,她们是钟灵毓秀的才女,她们或富贵荣华,或遗世孤独,或鸳鸯成双,或形单影只,或安享晚年,或寂寞终老...
周恩来的晚年岁月 本书特色 这本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周恩来研究组(下分生平和著作两个小组)组长刘武生同志撰写,党史专家金冲及为本书作序。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
早年蒋介石-揭开蒋介石崛起之谜 本书特色 蒋介石,字中正,中国近代发展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浙江奉化人,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的资料向世人介绍了中国的“法西斯”—...
《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修订版)》内容简介:1995年,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这一年被称为中
《零售的哲学》内容简介:无论卖什么都能大卖的零售哲学! 全球最大的便利店7-11便利店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零售经验,为
《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内容简介: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分布范围广泛、人员结构复杂、犯罪类型多样、犯罪方式千变万化等特点,不同程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特色 全新增订版,教育部推荐读物 高晓松《晓松奇谈》中推荐读本! “历史上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 拿破仑、歌德、托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