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赤手空拳的青年,构筑了一座财富的王国。这里除了有亿万富豪富甲一方的成功秘诀,还有读者最为关注的一个曾经穷困潦倒,不名一文的青年是如何抓住机会掘得第一桶金的。书中传授了成为少年李嘉诚的方法:由22岁开始,每年不断投资,在退休之年,你可以拥有近800万元的资产,如果你有运气选择了一项年回报率达36%的计划,你就可以成为全球第二富有的人。书中甚至详细描述了李嘉诚在几笔重大生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堪称一部创业实战指南。
第一章 时局动乱 辗转香港弃家园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第二章 雪上加霜 天灾人祸接踵至
李嘉诚一家投靠舅父庄静庵,一年之后,香港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祸不单行,父亲劳累贫困成疾,于两年后郁郁谢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到李嘉诚瘦弱的双肩上,他不得不中止学业,独立谋生。
第三章 少年涉世 自古雄才多磨难
日治时期,百业萧条,求职谈何容易?李嘉诚求职四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茶楼跑堂的工作。一天,他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客人身上,险些被炒鱿鱼。可没多久,他自动辞工,进了舅父的公司,干得好好的,突然又一次跳槽……
第四章 不安现状 频频跳槽步步高
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厂做推销员,但打开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风得意时,突然又要跳槽!
第五章 创业伊始 万里长江立大志
1950年夏,李嘉诚在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的厂名,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长江般的雄心大志。他没想到,创业不久,遇到空前危机:客户退货,产品积压,他一筹莫展……
第六章 塑胶之花 开遍香江满世界
1957年,李嘉诚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生产,回港后,他率先推出塑胶花,立即成为热销产品。其后,他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又因生产规模太小,险些前功尽弃。当塑胶走遍世界之时,他由此赢得“塑胶花大王”的桂冠。
第七章 心心相印 亲上结亲喜叠喜
李嘉诚的妻子是表妹庄月明。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传闻,舅父庄静庵极力反对女儿下嫁李嘉诚。诚哥是如何征服表妹的心?表妹出身名门名校,他们门户不相对,地位不般配,世人众说纷纭,人言人殊……
第八章 涉足地产 人弃我取显卓识
1958年,有“塑胶花大王”之称的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先后在北角、柴湾兴建工业大厦。1967年香港发生暴乱,人心浮动,地产市道一落千丈。李嘉诚正是在地产低潮中,大量购入廉价地盘物业,显示出超人的远见。
第九章 骑牛上市 地产股市任驰骋
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李嘉诚认准时机,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骑牛上市,成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从此,李嘉诚在香港地产股市大展拳脚。
第十章 地铁招标 一飞冲天战地王
1977年,长实参与地铁遮打站、金钟站的上盖兴建权竞投。当时呼声最高的是置地公司。中区是置地的“老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置地志在必得。群雄逐鹿,鹿死谁手,似有定局,但结果出人预料。缘何缘何?
第十一章 立足中区 再建华行攀高峰
李嘉诚一举夺得中区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后,再接再厉,购得中区著名的希尔顿酒店。1978年,长实与香港第一财团汇丰银行携手合作,重建华人行。长实总部搬入位于中区心脏的华人行。从此,李嘉诚的事业攀上高峰。
第十二章 力助船王 大战英资九龙仓
九龙仓属怡和系的大洋行,其旧址将成为九龙地王,而九龙仓股票却被低估,若合理开发,前景辉煌。包玉刚看好这一点,李嘉诚亦看好;包氏欲夺,李氏欲购。结果李嘉诚成全船王,掀起轰动一时的九龙仓战役。
第十三章 蛇吞大象 李超人入主和黄
和记黄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六十多亿港元。而长实只是一间资产不到7亿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诚不但控得和黄,还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誉为“超人”。和黄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第十四章 招贤纳士 知人善任辅大业
一个小徒仔,受尽英国人的侮辱与歧视。他一旦成为富翁,便雇一名英国人做他的保镖,为其开车,连上厕所都要这英国保镖站岗。此富翁一泄心头之恨,趾高气扬。李嘉诚雇有不少英籍助手,他会因此而扬眉吐气吗?
第十五章 锐意进取 再购青泥控港灯
1979年,李嘉诚入主英资青洲英泥董事局;1985年,他又斥资29亿港元,从老对手置地手中购得港灯集团;1987年,港灯分拆另组嘉宏。马世民任和黄行政总裁,并兼任港灯、嘉宏两主席。洋大班深孚众望,和黄系业绩惊人!
第十六章 地产大王 迂回包抄赛置地
1979年,长实拥有地盘物业首次超过置地。李嘉诚仍不满足,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推出四大屋村,规模之大,盈利之丰,令人叹为观止。1986年,《信报》首次刊出香港十大财阀榜,长实名列榜首,彻底实现赶超置地的宏愿。
第十七章 股市强人 潮起潮落稳行舟
股海行舟,风险多多,缘何每次股灾李嘉诚都能安然度过?1986年中,内幕交易审裁处公开谴责李嘉诚等4名长实董事,李嘉诚深感愤怒与遗憾。香港各大报章刊登长实的辩白广告,最后又不了了之,究竟为的是何事?
第十八章 华商众豪 联手合力战置地
香港商界素有“撼山易,撼置地难”一说。1987年,以李超人为首的华资新财团,合力摇撼置地。因“八七”股灾,收购鸣金收兵。半年后烽火再起,华商众豪再战置地,凯瑟克急抛应急措施,大战一触即发,又突然偃旗息鼓。
第十九章 跨国投资 众说纷纭是与非
1984年,怡和系率先迁册百慕大,一时迁册之风甚嚣尘上。几年后,李嘉诚大举进军海外,他的两个儿子加入加拿大籍。香港舆论议论纷纷,说“李嘉诚是走资派”,“购买政治保险”。香港首富,举手投足,万众瞩目。
第二十章 游子回乡 报效祖国树心碑
1978年,李嘉诚随代表团赴京参加国庆典礼,身着中山装,小心谨慎。那时候,李嘉诚之名在祖国大陆鲜为人知。随着他在香港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更随着他的慷慨善举,超人之名,响彻古老华夏大地,刻于人们的心碑。
第二十一章 汕头大学 泽被桑梓倾心血
李嘉诚从小就有执教育人的理想,由于环境的变更,他走的是经商之路,成为身价百亿的超级富豪。“发达不忘家国”,他幼时的梦,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于是汕头耸起一座现代化大学。为汕大的建设,李嘉诚倾资8.8亿港元!
第二十二章 堪称楷模 克勤克俭善待人
李嘉诚为公益事业“挥金如土”、“一掷亿金”,他个人的生活是否铺张奢侈呢?仅举一个例子,他手上戴的是一块打工族戴的普通精工表。他善待他人,宁可委屈自己。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却有钱不要,令人叹服!
第二十三章 母逝妻故 超人动哀亦凡人
1986年,李嘉诚母亲李庄碧琴老夫人病逝;1990年,李嘉诚夫人庄月明女士因心脏病突发逝世。这位在商场叱咤风云的超人,如凡人一样悲痛不已。李老太太与李夫人的丧礼极其哀荣,可见李嘉诚人缘之好,声望之高。
第二十四章 商界俊彦 李泽钜肩负大任
含银匙出生的李家公子令世人羡慕,他们不用白手打天下就可克绍箕裘。而李泽钜最怕别人称他接班人。他设计万博豪园一鸣惊人,其后步步高升,舆论均看好他是未来基业掌门人。李氏家族豪门婚宴,轰动一时。
第二十五章 乃父之风 小超人崭露头角
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皆有“小超人”之称。但后来,“小超人”多冠之于李泽楷。两兄弟相比,泽钜较持稳,泽楷较冲动。泽楷颇具乃父早年锐意进取之风,卫视交易,泽楷名声大噪。他独创事业,似不会秉承乃父衣钵。
第二十六章 联手中资 四大天王占两席
1990年起,李嘉诚与中资中信、首钢联手合作,借壳上市,新组中信泰富、首长国际两间上市公司。中信泰富与首长国际发展迅速,在中资四大天王中金榜题名。然而,李超人与荣公子在美丽华一役中,却进退维谷……
第二十七章 楼利滚滚 立足香港再拓展
20世纪90年代是李嘉诚收获的大好时节。他推出的大型屋村先后竣工,楼利滚滚而来。他大举进军海外的同时,未放弃在香港的拓展。然而,有些事却难遂人愿,售楼大比拼,李兆基再挡超人势头;9号码头,却让他人捷足先登。
第二十八章 地产群豪 称霸港九奈若何
升斗小民节衣缩食,却难置下自己的蜗居物业。即便有买得起首期者,亦要受炒家二手、三手的盘剥。一时全港怨声载道,激起港府遏制楼市投机风。地产巨头接招还招,控制全港上市公司市值过半的地产商,谁能奈何?
第二十九章 和记黄埔 最后一位洋大班
和黄大班有两位:一位是首任华人大班李嘉诚,一位是最后一位洋大班马世民―从这个称谓,可知接替马世民的是华人,今后也不太可能启用洋大班。功勋彪炳的马世民为何离职?是能力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第三十章 用人有道 “打工皇帝”出旗下
李嘉诚麾下的“打工皇帝”霍建宁的年收入是香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的1.7倍。即是说,这位“打工皇帝”只要工作7个月,就可购下那家上市公司,一尝做老板滋味。
做“打工皇帝”,未必不如自己做老板。
第三十一章 德财兼备 白璧微瑕放光华
李嘉诚既拥有巨大财富,又是个道德至上者。德财集于一身,盛名之累,招来一些吹毛求疵者。有一痴情才女,大登广告向超人求爱,说超人与她如何;某刊又骤然爆出李嘉诚挥金如土的豪赌。是真是假?白璧微瑕仍为璧。
第三十二章 世纪之交 超人手笔惊全球
“老超人”虽已高龄,在商场上却雄风益盛。虎父无犬子,“小超人”李泽楷更是如日中天,一跃跨上美国以外的全球科技富豪第5位的宝座。
第三十三章 勇夺3G 众说纷纭论成败
“对手拿着刀来打仗,和黄则是拿着机关枪来打仗。”霍建宁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霍建宁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我们要的就是‘哗’地一声的感觉。”
“哗”地一声之后,资本市场的热情似乎不高。
第三十四章 四面出击 打造传媒业巨舰
来自投资界的消息是,李氏财团将在中国内地媒体对外开放的最初这几年内,用9亿港元的力量收购内地媒体。王说:“我们拥有30亿港币现金,其中16亿港币是净现金。我们拥有支撑大规模收购的强大财力。”
第三十五章 南北联姻 精心布局圆旧梦
对于李嘉诚来说,广州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地,与他的老巢香港仅咫尺之遥,卧榻之旁,岂能置之不理?房地产是他的老本行,驾轻就熟,做起来得心应手,而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正可以让他大展拳脚。
三毛传 本书特色 三毛的书、三毛的文字、三毛的流浪情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被奉为“永恒的经典”。而她塑造的*具...
苏东坡传-(全两册)-中英双语独家珍藏版 本书特色 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在仕途上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
《掌控关系》内容简介:在各种复杂关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处于“被动”地位:精心制订的工作计划,被领导说得一文不值。想让
《姚明传》是由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播讲的同名长篇评书编辑整理而成,讲述了姚明从出生到退役之间那些或激动人心、或鲜为人知的故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思想大师们》主要介绍了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等
德川家康和他的氏族-他和他的氏族深远地影响了日本 内容简介 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制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自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
《浙北名医毛先生:徐振华传》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客观、真实地介绍浙北地区名老中医徐振华先生生平的传记著作,内容均为传
我的朋友胡适之……(现代文化名人印象记) 本书特色 春秋巴伐的当代中国名人小传,气坏了好多人,同时也有人捧腹绝倒的。我们看过温先生作品的人,那枝生气活虎之笔到处...
曹雪芹:从忆念到永恒 本书特色 曹雪芹,繁华旧梦已化灰,他据之创造了经典式的艺术大厦。是由于他对真理的热情和探索,对思想的贯通能力,对社会的广阔观察,以及他在一...
和珅发迹史-读透和珅的火箭式升官法 本书特色 《和珅发迹史》编著者王牧。有一次,乾隆帝准备出外巡视t但侍卫们一时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帝非常生气。说...
名人推荐:那些往事和细节,一只脚都已经跨出了记忆的边缘,现在又集中起来“回放”了一遍,让我想起很多过去的美好时光。——马
海顿传 本书特色 作为*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海顿的声誉名望经久不衰。海顿那些旋律优美、耳熟能详的交响乐,还有清唱剧《创世纪》都深得人们喜爱,但海顿音乐成就的多面性...
奥黛丽.赫本传 本书特色从孩提时代在战乱中逃生,到在芭蕾梦中度过的懵懂青春,一直到那些或痛苦或甜蜜的爱情,以及赫本在各个年龄阶段所经历的明星生活,这一幅真实而翔...
曾国藩全书 本书特色 曾国藩,“晚清第1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古完人”。他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时人推祟的...
范曾自述 本书特色 创下荣宝斋拍卖纪录、当代*有价值国画大师范曾先生自述人生,重磅上市!季羡林、钱钟书、杨振宁、陈省身一致推崇,从一日三角钱伙食到单幅画价逾千万...
民国大师经典书系第二辑——李鸿章传 本书特色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在学术研究上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
我的伯父彭德怀 本书特色 写的我伯伯,是写一位真正的人和一段遗憾的历史。——彭梅魁我的伯父彭德怀 内容简介 《我的伯父彭德怀》是彭梅魁编著的,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
蔡澜家族 本书特色 《蔡澜家族》是由蔡澜、蔡亮、蔡萱三人写有关蔡澜家族的文章组成。收录了有关蔡澜父亲蔡文玄(诗人柳北岸)、母亲洪芳娉、大姐蔡亮、大哥蔡丹、二哥蔡...
拿破仑-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西方*富传奇色彩的军事统帅的传奇一生,*值得热血男孩阅读的励志经典!国内**套突出阳刚主题的青少版名人传记每一个热血...
黎元洪全传-图文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徐彻老师继《张学良》《张作霖》后的又一力作。这是黎元洪传记中目前资料*丰富、观点*可信的一部专著。配有插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