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克.侯麥,一名神秘男子
一位擁有複雜人格的全方位藝術家
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
首部傳記繁體中文版 全球首譯
在《解放報》的專訪中,當被問道「您為什麼拍電影?」,
侯麥說:「我確信自己在拍電影的時候,能夠捕捉到從事其他藝術創作所無法呈現出來的幸福。」
兩位傑出電影學者描述了他精采的一生,
關於電影,關於法式品味,關於人生,
沒有什麼比這本書更能讓我們恍然大悟,
原來,那個世界的能量是如此巨大。
透過許多首度公諸於世的文獻,本書刻畫出一位偉大電影人的肖像:
侯麥是導演,也是作家、畫家、作曲家、製作人,偶爾還客串演員,
他探索美學形式,介入社會議題,勇於自我反思,
是名副其實的一人樂隊。
想了解法國文化,想深入電影的靈魂,這本傑出的傳記無法略過。
侯麥說:「人生就是電影」
這個小圈子在巴黎過著追逐電影的人生,不過卻有許多人現身說法指出那段口袋空空的日子其實非常黯淡、辛苦。影癡們把時間用在戲院裡看電影、在酒館裡討論電影、在編輯台上寫稿、在小房間裡剪片,工作讓他們毫不得閒,被迫禁絕一切社交活動及咖啡館讀書會,外出只是為了維繫工作上的關係。後來艾力克.侯麥也表示:「對我們來說,沒有所謂的『美好歲月』、『美好時代』,如果有什麼值得說嘴的東西,應該就是尼贊所說的那句:『我絕對不許任何人說我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是二十歲。』那些年並沒有什麼不愉快,但的確挺黯淡的:我們只仰賴希望而活,那甚至不能算是活著。只要有人問我們:『那你們靠什麼過活?』我們總愛回答:『我們不過活。』人生就是大銀幕,就是電影。」
除了他十足法式、精緻的電影拍攝手法之外。
我們對艾力克.侯麥了解多少?
《圓月映花都》、《綠光》、《我女朋友的男朋友》……他拍出了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我們也知道這位電影人十分熱衷拍攝年輕、美麗的女子,也就是所謂的「侯麥女子」(rohmériennes);當然也不會忘記幾位他提攜過的幾位演員,例如法畢斯.盧奇尼、帕斯卡.葛雷果利……如今他們都在影壇上獨當一面。
但你可曾知道他生前拍攝的二十五部長片,在法國共吸引超過八百萬人次觀影,在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捧場?你是否知道在艾力克.侯麥這個化名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名叫莫利斯.謝赫的男子?他熱衷自創分身,而且總是藏匿在電影作品背後。據說他母親到死前都還以為兒子是個中學老師。
這是一本首次問世的侯麥傳記,描述一位生活嚴謹的唯美主義者、虔誠的天主教徒並愛好各種美的形式、《電影筆記》總編輯與電視人、不參與的公民、法國大革命前舊制度的緬懷者,但最終卻把選票投給了綠黨。侯麥是個充滿矛盾的男子,對藝術的好奇成就他無以倫比的多樣性。
他是艾力克.侯麥 (Eric Rohmer, 1920-2010)
小說家、影評人、國際電影大師、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在校主修古典文學,一九四二年起擔任文學教授,一九五○年在曇花一現的電影雜誌《Gazette du Cinema》擔任編輯,一九五七─六三年(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堀起的年代)在影響力深遠的《電影筆記》雜誌擔任主編。
侯麥拍攝的電影由於製作經費都不高,且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即是自己作品的編劇、導演和剪接,可說是新浪潮導演中最貫徹「作者論」的導演,法國電影界稱為「最自由的導演」。作品總是充滿濃厚的文學和哲學氣味,主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劇與箴言》系列、《四季故事》系列等等。
侯麥曾形容自己的電影在於「思想而非動作」,處理的「不是人們做些什麼,而是他們在做這些事時心中的想法」,一九八三年他以《沙灘上的寶琳》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一九八六年以《綠光》一片獲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獅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大獎。二○○一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頒予侯麥「終身成就金獅獎」。
推薦序 我所知道與不知道的侯麥 (文/聞天祥)
推薦序 艾力克‧侯麥無法模仿 (文/彭怡平)
推薦序 逝世之後,才開始悄悄拍攝 (文/高翊峰)
謎樣的「大莫莫」
青年時期的莫利斯.謝赫,1920-1945年
從謝赫到侯麥,1945-1957年
在《獅子星座》下,1959-1962年
在《筆記》的擔子下,1957-1963年
實驗室時期,1963-1970年
四則道德故事,1966-1972年
關於德國與教書的二三事,1969-1994年
踏上普希瓦的足跡,1978-1979年
六部喜劇與諺語,1980-1986年
城市的侯麥與鄉村的侯麥,1973-1995年
跟隨四季的腳步,1989-1998年
拍攝歷史,1998-2004年
冬天的故事,2006-2007年
病痛折磨,2001-2010年
侯麥作品列表
中法文對照表(人名、地名、影劇及其他作品與出版品)
鳴謝
霜重色愈浓(孔另境) 本书特色 一代文人的命运 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深情的回忆 一套感人的书籍著名作家、表演艺术家黄宗英作序,百岁女作家罗洪题签东方出版中心倾情奉...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下)》内容简介:1939年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
梅兰芳全传-原创系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李伶伶是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 本书曾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金陵文学...
烩历史 本书特色 历史就是一盘菜,烩得好,色香味俱全;烩不好,也会五味杂陈。你知道女强人怎么对付“小三”吗?你知道汉朝也讲“星座”吗?你知道有个因“同性恋”而出...
叶卡捷琳娜大帝通往权力之路 本书特色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为普利策奖获奖者耗时八年写就的一部权威传记,通过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阐述了叶...
在跟随粟裕的日子里 目录 我到粟裕身边工作的前前后后一代名将粟裕的高贵品德粟裕: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在粟裕身边工作的片断回忆粟裕在中南海的日子里老首长家的二月五日又...
林肯时代-名人与名人时代 本书特色 假如你不知道一个私生女的儿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赤贫家庭的孩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
李鸿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本书特色 ★全新视角,采访过李鸿章的《泰晤士报》著名记者,从外国人的角度描写中国晚清政坛和李鸿章的生平。层层剖析晚清政坛二把手的心路...
创造儿童教育奇迹-《速成识字法》与第二仓颉-祁建华的传奇人生 本书特色 首创《速成识字法》让他一炮而红,周总理钦点他“向文化开战”,摘掉扣在亿万国人头上的文盲帽...
朱德与卫立煌 本书特色 “统战人物传记系列”自出版以来,不仅成为统一战线工作者的案头书,更受到众史学工作者和读者的欢迎。从统一战线的视角、采用纪实的手法,聚焦钩...
张道藩的文宦生涯 本书特色 张道藩是民国时期文化人混迹官场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动乱的年代他投于蒋介石的旗下,成为其“心腹”,曾任国民党政府...
唯一一本经过马斯克本人认可的传记他到底是行业颠覆者,还是短暂的神话?马斯克多年的好友为他作传,讲述其传奇人生深度披露特斯
人类群星闪耀时-决定人类历史的10个瞬间 本书特色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
红锥叶-父辈的西南运输总处抗战岁月 本书特色 《红锥叶》是作者在搜集多方资料的基础上,以父辈们的成长经历——西南运输总处抗战岁月为其核心和灵魂——为线索,钩沉出...
《曹操传》再现了曹操在诸侯并起、军阀混战的年代,从一任侠放荡少年,成长为统-中国北方的霸主-魏王的过程。重点论述了曹操南征
黑白无间道 本书特色 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棋手绝对是个特殊人群。他们总是忘我地、全神贯注地探寻高深莫测的棋局变化,感受对手、周围环境和情绪上细微的变化,一个好...
1926-1937-医界春秋-民国中医变局的人和事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解密的书,揭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医重大历史事件:民国时期取消中医的内幕,民国中医的生存...
老舍自述 本书特色 我想:一个作家若能够克服知识分子的狂傲的优越感而诚诚恳恳地去向人民学习;丢掉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并且勤恳地学习政治,...
门阀旧事-谢安在他的时代 内容简介 **章 前途无量 出身决定前途 郡望是登龙门槛 谢家转型 贫学儒,贵学玄 偶然机遇 烂泥扶不上墙 第二章 明星攻略 大事业,...
报春燕-埃德加.斯诺 本书特色 在全世界面临战争灾难前夕,斯诺*早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他*先向国际报道中国人民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是他写出《红星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