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像荒夜里的一盏风灯。提着自己的风灯,照亮未知的旅途,这就叫做独立思考。迷糊的言语并不反映高深的思想,迷糊的言语只反映迷糊的脑袋而已。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输,智者则重视掌握思维的方法。
这一是本怎样的书?
这是一部浪荡与沉思的作品。
它浪荡在游戏与学术之间,不做伪学问,也不做死学问。
它沉思生命的意义、思维的旨趣,守卫逻辑,反击荒谬。
这本书有什么主要内容?
这本书的主题是思维方法,重点在思考艺术。
它以幽默而无懈可击的思路讲授思维方法,演示思考艺术。
它以非哲学的形式讲述哲理,抛弃正襟危坐,换上机锋妙谈。
这本书展现了怎样的心灵?
这本书推重骑士精神,提出爱情宗教。
它以坚定不移的精神思索天人之际,探索逻辑的起点与哲学的终点。
它以矢志不渝的情感寻找人世间安身立命的基石,求得人生的圆满。
一语总括:
这是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哲学著作,一手持剑,一手拈花,刺破诡辩,抚触温柔;不在公式上绕圈,不在术语上蒙混,撇开无谓的枝节,直探思考的真义与人生的真谛。
代序
编者语
导引篇
浪荡与沉思——李天命先生谈经历和思想
从骑士精神到爱情宗教——《浪荡与沉思》(续)
与李天命博士谈思考方法
李天命博士论思考的关键
主题篇
思维方法与独立思考——《思考与心魔》前奏
思考与心魔
思辩与宗教——《从血路之旅到天国之旅》前奏
从血路之旅到天国之旅
思辩随笔——《从血路之旅到天国之旅》变奏
附论:批判思考&创意思维
后记:耶、佛、道、心
(香港版)终定本·跋
参考篇
神不存在?!
了非鱼安知鱼之乐耶?
评李天命的《思辩与宗教》
向李天命道歉
为李天命未能一矢中的而感到意外
宗教与思辩——回应李天命博士的“思辩与宗教”
从《评李天命的<思辩与宗教>》一文说起
附录
锋锐才华与魔力魅力
谈李天命的思考方法
《苦才是人生2》内容简介: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德国最伟大哲学家之一。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
《让心灵透透气》内容简介: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课题组集体研究讨论后撰写的《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总报告》,对当前
所謂的例外狀態,就是透過懸置法律(憲法),用不受法律限制的措施進行治理的狀態。這彷彿是一個無法的狀態,生命被棄置、驅逐於
《行稳致远: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分享投资思维和投资方法的工具书。价值投资是件知易行难的事,需要投资
《复杂治理》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用复杂系统视角剖析组织行为与战略管理的书。复杂科学发源于物理学,进入社会科学后形成了新的理论
编辑一本分析哲学经典文选,有许多种不同的编法,例如按主题,如语言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等。经
《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套装3册)》内容简介:☆全新《周作人集外文》,搜集更为完备、考订更为准确 ☆收入近年来新发现的周作
《肥肉(增订版)》内容简介:《肥肉》是一本以“肥肉”为话题的散文集,由“世界最美的书”获奖者朱赢椿历时六年约稿,精心编辑与
《中国古代文学:从神话到楚辞》内容简介:本书为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部。在本
《有妖气:西游记妖怪图典》内容简介:在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演绎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从西天取得真经。八十一难故事
作品目录编者总引言第一部分 真理与意义编者引言1.关于认知意义的经验主义标准:问题与变化(1950年)2.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19
《另类事实:知识及其敌人》内容简介:后真相时代,捍卫知识就是捍卫我们自己。在这个时代,人们说,一切都视乎你怎么解读,如果有
《现代英语教学论》内容简介:本书基于《英语课程保准》(实验稿)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当前我国师范
本书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的第二本著作,其主旨是批判结构主义,尤其是体现在拉康心理分析中的结构主义。本书分为两部分
《SQL Server 2016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内容简介:本书是《SQL Server 2016数据库应用与开发》的配套教材。全书共
《人人都该懂的哲学》内容简介:如果你的行为导致了他人的伤亡,在什么条件下你不应该受到道德谴责? 如果你朋友临终前不顾穷苦的妻
《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内容简介:柏拉图代表哲学智慧,鸭嘴兽代表风趣幽默,两者同根同源,天生一对!这是一堂人人都希望学校
《耳目所接皆是水》内容简介:《耳目所接皆是水》精选与汪曾祺家乡印记有关的文章,并配有作者行走家乡时的照片和创作的绘画书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