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振明《有无之间》

翟振明《有无之间》

作者:翟振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4-1

评分:8.5

ISBN:9787301120040

所属分类:人生哲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该书严肃而极富创造性地探讨了虚拟生活的本体论意义。

所谓虚拟生活是指人类在未来利用成熟的虚拟技术,生活在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世界里,人们浸淫在这个世界中,就如同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 的世界中。

虚拟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到底哪个更真?

虚拟世界的生活有终极的价值吗?也值得生活于其中的人去捍卫吗?

作者通过哲学上大胆机智的思想实验、细致入微的精妙分析,论证了虚拟生活和所谓“现实生活”一样真实!

这个观点是如此具有挑战性,势必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具有巨大的对话价值。

作品目录

目录

致谢序言

第一章 如何绕到物理空间“背后”去

一 埋头游戏,玩网得惘

二 如果现在就

三 交叉通灵境况

四 人际遥距临境:我就在这里!

五 人际遥距临境共同体

六 交互对等原则

第二章 虚拟底下的因果关联和数码关联

一 虚拟实在信息输入的四个来源

二 在赛伯空间中操纵物理过程

三 赛伯性爱与人类生育

四 超出必需的扩展部分

五 成员间的相互作用

六 不可逆转的最后抉择:警觉!

第三章 虚拟和自然之间的平行关系

一 “真实”与“虚幻”区分的规则之解构

二 作为最后规则的协辩理性

三 现象学描述为何通盘一致

四 哲学基本问题仍然具在

第四章 除了心灵其它都可选择

一 约翰·塞尔关于身体的大脑图像的错误想法

二 整一性投射的谬误

三 意识的整一性、大脑及量子力学

四 一个猜想:作为意识因子的-1的平方根

第五章 生活的意义和虚拟实在

一 回视与前瞻

二 意义不同于快乐:美好新世界?

三 意义与造物主

四 意义的差别而不是真实的差别

五 主体性三面相和意向性

六 意义、观念性和人的度规

七 虚拟实在:回乡的路

第六章 虚拟实在与人类的命运

一 技术文明的脆弱性

二 死亡问题

三 人格的超越性和不朽

四 即将会发生什么?

五 虚拟实在与本体的重建

附录

1 阿让·拉尼尔的虚拟实在初次登场访谈附录

2 虚拟实在未来发展的假想时间表(不能被当作预测)

3 视觉中心与外在对象的自返同一性术语表参考文献

中文版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