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即1472-1509年,也就是截止到王阳明龙场“大悟”后形成“知行合一”观的时期。“这是一个认真探寻和痛苦经验的时期”,包涵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作者以人物思想传记的方式,从考察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明朝的历史与社会出发,探究早期王阳明各个时期思想轨迹的外在影响和内在心理动因,也就是其经历与学说之间的“动态机制”。作者从发展过程的角度来考察他思想形成的岁月,这个发展过程的高潮,是几次内心经验的大跃进。作者认为,阳明提倡生活与学说的统一,故其思想的一体性不同于思辨构造或认识论体系的统一性,而是建立在他的生活经验之上的。如家族尤其是父亲的巨大成就对他青年时期反叛精神的影响,尤其是他与佛教和道教的关系,他在阳明山隐修中从难以割舍的亲情的深刻体验中回转儒家,又在政治上严重受挫被发配贵州龙场的绝望处境中再一次确立成圣的内在意志,终于使自己的思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超越朱子“格物”论的“知行合一”观,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他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
本书不是对阳明的哲学思想研究,毋宁说是对阳明思想之所以形成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分析,从而确立其思想的来源。对历来阳明学中聚讼纷纭的一些问题,如阳明思想与佛、道的关系、是否受陈献章影响、写作《朱子晚年定论》的心理和思想动机、知行合一观的思想来源及与朱子“格物”观的内在联系等等,都做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前言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探寻
一 家世和出生
二 才华出众的诗人和关心社会的文士
三 军事谋略和政务
四 道士和儒家圣贤
第二章 抉择
一 阳明洞里的生存选择
二 禅宗佛学与家庭亲情
三 道家与曾点精神
四 儒学和山东之行
五 北京定终身
第三章 大悟
一 同刘瑾作斗争
二 赴龙场途中
三 大悟
四 人际关系的新层面
五 修身的结构
第四章 意义
一 知行合一观
二 陆象山的影响
三 朱熹难题
四 格物之争
五 主体性原则
六 知行合一的含义
出版后记
Wittgensteinsworkisnotoriouslydifficulttounderstandand,atleastsuperficially,deal...
《别笑,我是正经哲学书》内容简介:《别笑,我是正经哲学书》是一本超级好玩的哲学入门级读物,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学到好玩
《人性的,太人性的》是尼采为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而写,同时也出自作者对早年崇拜的音乐家瓦格纳的失望情绪。全书用格言体写成
《PHP7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学版)(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循序渐进地介绍了PHP7开发动态网站的主要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大量的PHP
《乡村建设理论》由甲部认识问题和乙部解决问题构成。甲部,主要是从历史学的角度以文化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来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结
《法哲学:价值与事实(中文版)》内容简介:法律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它体现着我们的文化并反映出我们的价值标准。如果对法律
《全栈自动化测试实战:基于TestNG、HttpClient、Selenium和Appium》内容简介:TestNG作为Java中举足轻重的测试框架,除可以替代...
《定位·产品·体验:基于新商业逻辑打造有生命力的产品》内容简介:本书系统论述了商业逻辑和产品价值的本质问题,总结性地提出“
《文学名著一本读》内容简介:《文学名著一本读》涵盖了中国学生必读的文学作品,以体裁为纲,以作品为目,甄选名作名译,帮助读者
《如何准备PMP考试(第5版)》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新推出的2012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Guide)配
在《性史》中,福柯所写的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
作品目录引论第一章 哲学的精神第一节 走向人类学思维范式一、哲学思维的基本范式二、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合理性三、人类学思维范式
《罗素(中文版)》内容简介:罗素是20世纪最为知名、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对罗素生平与著作的这部研究作品中,作者不仅介绍了
这是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1951年出版后被誉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启迪之作”。它在首次出版之后的这些年里,成了该
《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第5版)帮助读者在设立职业目标的同时,更教会读者一整套职业决策技能。它不仅说明了什么是“职业生涯规
本选题是对日本百年多来现代通识教育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借镜。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士;日本东
《法律人的同理心》内容简介:法律人应秉持一颗同理心,应尽量探究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样可以让司法官作出更加恰如其分的司法
杨俊杰,籍贯江西,1978年出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自2006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职称副教授。主要...
铃木敏文世界级企业家,日本7-ELEVEN 创办人。他被日本媒体称为继松下幸之助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美国《哈佛商业评论》评价其为“融合东西方管理精神的最佳...
Inthisincisivebook,MicheldeCerteauconsiderstheusestowhichsocialrepresentation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