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悲剧的起源》是本雅明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部论德国巴洛克悲剧的杰作,在本雅明谋求教职时却不无悲剧性地失败了。这部后来取得巨大声誉的作品有意显示巴洛克悲剧与作者自己的时代的惊人相似。同时,本雅明最重要的“寓言”思想正是在此得到的阐发。
译者前言
认识论一批评序言
论文的概念―知识与真理―哲学的美―概念的分化与分散―理念即构型―语言即理念―非分类性理念―布尔达赫的唯名论―真实主义,综合,归纳―克罗齐与艺术样式―起源―单子论―对巴罗克悲剧的忽视和误释―“欣赏”―巴罗克与表现主义―维护穹窿
悲悼剧与悲剧
悲悼剧的巴罗克理论―微不足道的亚里士多德影响―作为悲悼剧内容的历史―君主理论―拜占庭渊源―希律戏剧―优柔寡断―作为受难者的暴君,作为暴君的受难者―对受难剧的低估―基督教编年史与悲悼剧―巴罗克戏剧的内在性―表演与反映―作为造物的君主―荣誉―历史精神的毁灭―背景―作为圣人和阴谋家的弄臣―悲悼剧的说教意图
福尔克特的《悲剧的美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德国唯心主义的悲剧理论―悲剧与传奇―王权与悲剧―新旧“悲剧”―悲剧的死亡框架―悲剧,修辞和柏拉图的对话―悲悼与悲剧―狂飘突进运动,古典主义―正剧,木偶剧―作为喜剧人物的阴谋家―命运剧中命运的概念―自然与悲剧的罪过感―舞台道具―魔幻时刻与鬼魂世界
辩解的学说,忧郁―君主的忧郁―身体与灵魂的忧郁―土星学说―寓意画:狗,球体,石头―懒惰与不忠―哈姆雷特
寓言与悲悼剧
古典主义中的象征与寓言―浪漫主义中的象征与寓言―现代寓言的起源―例子与说明―寓言阐释的二律背反―废墟―寓言的无灵性―寓言的破碎
寓言人物―寓言性间曲―字幕与箴言―意象―巴罗克语言理论的诸方面―亚力山大体―语言的破碎―歌剧―里特尔论书写
作为寓意画的尸体―诸神的身体与基督教―悲悼与寓言的起源―撒旦的恐怖和诺言―沉思的局限―神秘的思考
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中国历史方向教授、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他为本科生开设的中国伦理与政治课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
作品目录一、通往奴役之路:为自由主义辩护 1.迈向乌托邦的路径 2.孱弱的个人主义 3.计划是不可避免的吗 4.挑战民主 5.法的
作者 加里·B. 赫伯特(Gary B. Herbert,1941- ),1972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任教于新奥尔良的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
《以字之名:字体设计实例教程》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结合字体设计基础理论,以大量艺术字体设计案例和商业设计案例为主的字体设计
《贫困的终结》内容简介:本书书以平实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贫困的根源,回答了为什么要扶贫以及如何扶贫的基本问题。本书是作者在参与
《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内容简介:《纯粹理性批判》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
本书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
精彩摘录谬误在天国的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了窘境。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的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一种超人的存在物,
Thisworkisanexaminationofteleologicalattributionsi.e.ascriptionsofproperfunction...
《罗素哲学三书》内容简介:生活中有不少问题,我们会很自然地从经验出发给出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无疑由此而来。但是,日常
编辑一本分析哲学经典文选,有许多种不同的编法,例如按主题,如语言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等。经
《梦工厂之沸腾关键帧》内容简介:本书为其中的动画手册,全书共8章。第1章介绍了与动画模块相关的要素及三维动画的常见表现类型;
伊拉斯谟的《愚人颂》主要以“愚人”的口吻评论当时的世态世象,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和以君主制度为代表的世俗权威极尽
王乾坤,祖籍山东曲阜,1952年生于湖北天门,从小在乡下长大。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省直机关,一年后,即调至武汉市社会积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现任该院哲学所研...
《三十几,来得及》内容简介:资质平凡的女子,如何发挥个人优势?事业上升阶段,要不要生孩子?全职带娃,值不值得?三十岁左右的
巴以冲突版《追风筝的人》战火中成长的孩子,该如何选择生命的方向?主持人蔡康永&作家钟文音&战地记者张翠容联袂推荐1955-2015一
罗素(1872—1970),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作为哲学家,罗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数理逻辑方面,是逻辑原子论和新实...
谢林的《艺术哲学》(1802/03)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艺术哲学”的概念,第一次对这个领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不同于康德以来的偏重于主观审美意识的“...
《显微镜下的大明》内容简介:★马伯庸全新历史纪实作品,一本值得收藏的明朝历史书 ★六件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六个尘封已久的民生
本书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史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在学术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