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柏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a priori)方法被证明。卢梭等后世学人深受其影响。康德亦综合他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11岁进入爱丁堡大学,18岁专攻哲学,21岁出版“人性论”。1734前往法国进修,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回到家乡 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哲学思想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引论
第一卷 论知性
第一章 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 论人类覌念的起源
第二节 题目的划分
第三节 论记忆覌念和想象覌念
第四节 论覌念间的联系或联结
第五节 论关系
第六节 论样态和实体
第七节 论抽象覌念
第二章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
第一节 论空间和时间覌念的无限可分性
第二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
第三节 论空间覌念和时间覌念的其它性质
第四节 对反驳的答复
第五节 对反驳的答复(续)
第六节 论存在覌念和外界存在覌念
第三章 论知识和槪然推断
第一节 论知识
第二节 论槪然推断;幷论因果覌念
第三节 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
第四节 论因果推理的组成部分
第五节 论感官印象和记忆印象
第六节 论从印象到覌念的推断
第七节 论覌念或信念的本性
第八节 论信念的原因
第九节 论其它关系和其它习惯的效果
第十节 论信念的影响
第十一节 论机会的慨然性
第十二节 论原因的概然性
第十三节 论非哲学的槪然推断
第十四节 论必然联系的覌念
第十五节 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规则
第十六节 论动物的理性
第四章 论怀疑主义哲学体系和其它哲学体系
第一节 论理性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二节 论感官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三节 论古代哲学
第四节 论近代哲学
第五节 论灵魂的非物质性
第六节 论人格的同一性
第七节 本卷的结论
第二卷 论情感
第一章 论骄傲与谦卑
第一节 题目的划分
第二节 论骄傲与谦卑;它们的对象和它们的原因
第三节 这些对象和原因是从哪里来的
第四节 论印象与覌念的关系
第五节 论这些关系对骄傲与谦卑的影响
第六节 这个体系的限制
第七节 论恶与德
第八节 论美与丑
第九节 论外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第十节 论财产权与财富
第十一节 论名誉的爱好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骄傲与谦卑
第二章 论爱与恨
第一节 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
第二节 证实这个体系的几种实验
第三节 疑难的解决
第四节 论对于亲友的爱
第五节 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第六节 论慈善与愤怒
第七节 论怜悯
第八节 论恶意与妒忌
第九节 论慈善和愤怒与怜悯和恶意的混杂
第十节 论尊敬和鄙视
第十一节 论性爱或两性间的爱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爱与恨
第三章 论意志与直接情感
第一节 论自由与必然
第二节 论自由与必然(续)
第三节 论影响意志的各种动机
第四节 论猛烈情感的原因
第五节 论习惯的效果
第六节 论想象对情感的影响
第七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
第八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续)
第九节 论直接的情感
第十节 论好奇心或对眞理的爱
第三卷 道德学
第一章 德与恶总论
第一节 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
第二节 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
第二章 论正义与非义
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
第二节 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
第三节 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
第四节 论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
第五节 论许诺的约束力
第六节 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七节 论政府的起源
第八节 论忠顺的起源
第九节 论忠顺的限度
第十节 论忠顺的对象
第十一节 论国际法
第十二节 论贞操与淑德
第三章 论其它的德和恶
第一节 论自然的德和恶的起源
第二节 论伟大的心情
第三节 论仁善与慈善
第四节 论自然才能
第五节 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六节 本卷的结论
附录
索引
作者生平和著作年表
《黑格尔导读》是亚历山大·科耶夫1933年到1939年间在巴黎高等学校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课程,它并不是纯粹的黑格尔的《精
《不期而遇,不告而别》是易懿献给你的2017“暖伤”人生故事集。在本书中,她倾情讲述了8个源自真实生活、震荡人心的故事,记录那
本书源自柯瓦雷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举行的一系列讲演,后经扩充而成此书。在这本书中,柯瓦雷主要关注的是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
《小团队管理的九项基本功》内容简介:本书从小团队面临的管理挑战讲起,逐步深入到应对小团队管理挑战的九项基本功,提供了改编自
《量子力学,怪也不怪》内容简介:以人的尺度走进量子世界,探索数学形式背后的物理现实 ★匡正你对量子力学的误解 “薛定谔的猫”
《色情》内容简介:★比《色情史》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的色情研究著作。★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张璐翻译。★色情,可以说是对生
《快乐的科学》在尼采的一生中处于中心的位置,它也是尼采采用哲学的叙述方式最成功的尝试。身为哲学家的尼采与科学对立,又以哲
《素描风景基础教程》内容简介:画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丢开那些冷冰冰的几何石膏体,用画笔捕捉身边的各种对象,大自然的花花草草
哲学有什么用?它在教育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已经习惯于认为科学能够解答我们的许多疑惑和问题,但是有些问题依然存在,
管理学三大权威首度联手构建决策防御体系至少可以将你犯错的概率降低83%!...................※编辑推荐※★首次决策防御体系,
1997年,潘绥铭教授深入珠江三角州的B镇、中南腹地某工业城市旁边的开发区和湘黔交界处的某个私人云集开采的小金矿,对这三地的地
作品目录目录 介绍乔・威・弗・黑格尔及其《宗教哲学》 (上 卷) 宗教哲学讲演录 宗教哲学绪论 第一部分 宗教的概念 第二部分
《古代哲学的智慧》内容简介: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科学与神学,一直被认为是一对对立的概念,但在本书中,作者却让它们和平相处。近二百年的圣经历史批评,以学术研究的严格标准和科学方法,把圣经中神话、传说和信仰还原为...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
《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内容简介:大学里总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如明星般令人瞩目,他们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在各种竞赛中频频获
《张其成讲易经》内容简介:本书凝聚张其成教授四十余年研究《易经》的精华和成果,作者将经义中的阴阳动静、得失吉凶与日常生活相
作品目录序言导言上编第一章 公案颂古与本原心性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Spring Boot企业级项目开发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内容翔实,示例丰富,适合基础较为薄弱的Spring Boot项目开发人员阅读,也适合Sp
《主角与配角》内容简介:本书以独特的“角色意识”审视辛亥前后的典型人物,通过其台前幕后的诸多细节,展现出近代中国的变化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