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柏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a priori)方法被证明。卢梭等后世学人深受其影响。康德亦综合他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11岁进入爱丁堡大学,18岁专攻哲学,21岁出版“人性论”。1734前往法国进修,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回到家乡 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哲学思想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引论
第一卷 论知性
第一章 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 论人类覌念的起源
第二节 题目的划分
第三节 论记忆覌念和想象覌念
第四节 论覌念间的联系或联结
第五节 论关系
第六节 论样态和实体
第七节 论抽象覌念
第二章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
第一节 论空间和时间覌念的无限可分性
第二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
第三节 论空间覌念和时间覌念的其它性质
第四节 对反驳的答复
第五节 对反驳的答复(续)
第六节 论存在覌念和外界存在覌念
第三章 论知识和槪然推断
第一节 论知识
第二节 论槪然推断;幷论因果覌念
第三节 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
第四节 论因果推理的组成部分
第五节 论感官印象和记忆印象
第六节 论从印象到覌念的推断
第七节 论覌念或信念的本性
第八节 论信念的原因
第九节 论其它关系和其它习惯的效果
第十节 论信念的影响
第十一节 论机会的慨然性
第十二节 论原因的概然性
第十三节 论非哲学的槪然推断
第十四节 论必然联系的覌念
第十五节 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规则
第十六节 论动物的理性
第四章 论怀疑主义哲学体系和其它哲学体系
第一节 论理性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二节 论感官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三节 论古代哲学
第四节 论近代哲学
第五节 论灵魂的非物质性
第六节 论人格的同一性
第七节 本卷的结论
第二卷 论情感
第一章 论骄傲与谦卑
第一节 题目的划分
第二节 论骄傲与谦卑;它们的对象和它们的原因
第三节 这些对象和原因是从哪里来的
第四节 论印象与覌念的关系
第五节 论这些关系对骄傲与谦卑的影响
第六节 这个体系的限制
第七节 论恶与德
第八节 论美与丑
第九节 论外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第十节 论财产权与财富
第十一节 论名誉的爱好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骄傲与谦卑
第二章 论爱与恨
第一节 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
第二节 证实这个体系的几种实验
第三节 疑难的解决
第四节 论对于亲友的爱
第五节 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第六节 论慈善与愤怒
第七节 论怜悯
第八节 论恶意与妒忌
第九节 论慈善和愤怒与怜悯和恶意的混杂
第十节 论尊敬和鄙视
第十一节 论性爱或两性间的爱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爱与恨
第三章 论意志与直接情感
第一节 论自由与必然
第二节 论自由与必然(续)
第三节 论影响意志的各种动机
第四节 论猛烈情感的原因
第五节 论习惯的效果
第六节 论想象对情感的影响
第七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
第八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续)
第九节 论直接的情感
第十节 论好奇心或对眞理的爱
第三卷 道德学
第一章 德与恶总论
第一节 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
第二节 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
第二章 论正义与非义
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
第二节 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
第三节 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
第四节 论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
第五节 论许诺的约束力
第六节 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七节 论政府的起源
第八节 论忠顺的起源
第九节 论忠顺的限度
第十节 论忠顺的对象
第十一节 论国际法
第十二节 论贞操与淑德
第三章 论其它的德和恶
第一节 论自然的德和恶的起源
第二节 论伟大的心情
第三节 论仁善与慈善
第四节 论自然才能
第五节 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六节 本卷的结论
附录
索引
作者生平和著作年表
《沉思录》内容简介:马可·奥勒留(121-180),古罗马皇帝,斯多葛派学者,被誉为“哲人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处理政务、征战四方
“精神修炼”源自古代哲学,通过这种日常的实践,个体可以努力改变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改变自身。皮埃尔•阿多熟读歌德的著作,
《时尚的哲学》是西美尔的文集,他的一贯主题、断片风格、暧昧行话、理论气质和哲学性情,在书中都展露无遗。作者简介 齐奥尔格
《向好而生:积极心理学的10大发现》内容简介:清晨起床时你是否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你多久没有完全沉浸在喜悦的情绪中,而是强颜
《此生未完成(增订新版)》内容简介:于娟语录深入人心:“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等,曾获央视《看见》《
张汝伦,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特约编委。20...
终生受用的技能,相见恨晚的学习技巧从入门、进阶到精通,让你一步步成为大神知名程序员、互联网创业家Tinyfool郝培强打造全新自
内容简介"世界为何存在?"这是一个古老而常存的命题,为了寻找答案,美国学者吉姆·赫特化身为一个"存在主义侦探",走遍世界寻访
科拉柯夫斯基这三卷书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权威书籍。全书三卷于1978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洋洋130万言。
托马斯·谢林(ThomasC.Schelling)在2005年与罗伯特·奥曼(RobertAumann)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
《没人比我更懂你》内容简介:本书是情感咨询师某顺关于两性情感问题的文集,包含作者近年来在情感咨询方面的所思所想,文字简洁而
DanielDennettisarguablyoneofthemostinfluentialyetradicalphilosophersinAmericatod...
本书系“二十一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之一,由二十一世界影响最大的现象学创造人埃德蒙德・胡赛尔所著。 胡赛尔的著作卷帙浩繁,
《北美思维导图作文》内容简介:果果是一名三年级小学生,他在写作文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才能写好。在
作品目录一、前瞻二、回响三、传送四、跳跃五、建基六、将-来者七、最后之神八、存有编者后记附录一附录二译后记· · · · ·
《“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与发展研究所“一带一路”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既从宏观层面阐述了
《技术的真相》内容简介:五堂反技术崇拜的揭秘课 揭示技术如何影响人类的政治与命运 技术是什么?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技术的
《色情史》是法国著名学者乔治·巴塔耶的重要著作之一,书中作者试图从被社会排斥的色情活动中寻找一种至高无上的意义,并认为色
《云原生架构:从技术演进到最佳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云原生之路,漫漫而修远,因为云在发展,应用也在发展。如何让应用充分利用云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