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深深的怀疑所笼罩的某一历史时期,爱利克•埃里克森对那些曾滋养了某些纪元,而在其他纪元缺失的共同愿景的本质和结构进行了探究。从孩子的玩具世界到成人的梦想生活,从艺术家的想象到科学家的推理,他对人类关于游戏和愿景的倾向进行了说明。最后,他对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愿景——美国梦的起源和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这种世界观既包括愿景,又包括反愿景,二者相互对抗,赋予了共同的现实以连贯的意义,并释放了个体和公共的力量。
埃里克森认为,由世界观所提供的时空定向是对个体心理的内在工作的一个恭维,适应了它的多种功能。在关键的一章中,作者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化的各个阶段,将世界观的系统发生学起源和个体发生学起源联系起来。他强调了仪式化对于个体发展与关键机构的维持之有趣和令人信服的力量。此外,他还指出了人类互动向自我欺骗和共谋发展,仪式化向仪式主义发展,愿景向噩梦发展的倾向。为了阐明与(在科技时代变得更加普遍和更加深刻的)世界观合作或对抗的意识或无意识动机,埃里克森呼吁跨学科的合作。
第一部分 游戏与愿景
第一章 引言:从儿童的游戏到政治? ......................................................................................003
第二章 游戏阶段 ........................................................................................................................015
第三章 眼见即为希望 ................................................................................................................025
第四章 游戏的结束 ....................................................................................................................035
第二部分 生命周期与仪式化
第五章 互动的舞台 ....................................................................................................................049
第六章 物种形成与仪式化 ........................................................................................................055
第七章 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化 ....................................................................................................065
第八章 再仪式化 ........................................................................................................................093
第三部分 共同愿景
第九章 墙上的愿景 ....................................................................................................................099
第十章 睡梦的银幕 ....................................................................................................................105
第十一章 爱因斯坦的谜题 ........................................................................................................115
第十二章 国家梦想 ....................................................................................................................121
第十三章 共享的梦魇 ................................................................................................................131
第十四章 愿景与反愿景 ............................................................................................................139
英文原文节选 ..............................................................................................................................145
注释 ..............................................................................................................................................195
出版后记 ......................................................................................................................................199
《自卑与超越》内容简介: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是人类改善自身处境的动力之源,是人类追求优越感的原动力。在
《无痛一身轻》惊人发现:75%的疼痛由触发点引发。382幅图详解自疗步骤。不需医生、不用吃药、不花一分钱就能治愈疼痛的自我疗法
《如何淡定》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短程、间断和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技术》第3版较第2版增加了不少篇幅,在相同的章节里内
忧郁的解剖 本书特色 伯顿坦言他写《忧郁的解剖》是为了排遣自身的忧郁。我们虽无法确知这法子是否灵验,但可以肯定的是,300多年来他的作品已然成了忧郁的“预防剂”...
《兵气销为日月光:丰子恺战时日记》内容简介:1938-1940年间,日寇侵华,苍生浩劫,丰子恺率领全家老小十人辗转到广西桂林、宜山等
开发你的保健特区脚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脚与人体健康、脚部常见疾病的防治、脚部保健养生疗法与儿童健康、女性健康、中老年人健康的关系等。全书摒弃了深奥难懂的专业术...
「純露」是種十分獨特的東西。它們在一個精準的濃度範圍內,也就是在水中的最高溶解量,將芳療中所有的芳香物質帶進治療的程序�
中医儿科保健问答 内容简介 童有着特殊的生理、病理与疾病防治的规律,儿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传统中医药在儿童保健、儿童疾病的家庭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
《她不是我妈妈》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大师级作家米歇尔·普西继《直到那一天》之后的畅销悬疑新作,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五天之内的故
[编辑推荐]人的回忆会被气味、触觉、视觉瞬间击中,从而勾起连绵不绝的往事。”——马塞尔·普鲁斯特荣获4项荷兰国家大奖(2项文
《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进阶篇)》内容简介:☆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以简单、科学的方式走近数学。☆美国老师培养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教委推荐的一本高校心理教材,它适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自学高考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花的植物学博览和知识宝库。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把标尺,一个象征。人人都喜
《经络穴位速记手册(真人全彩版)》将涉及到经络和穴位的内容编成歌诀,朗朗上口,一旦记熟可长期不忘。这些歌诀包括经络循行歌
《货币战争》内容简介:1971年8月15日,一个安静的星期日晚上,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发表广播演说,宣布他的新经济政策。政府将实施全
精神病态者的科学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这是来自美国高戒备监狱的一手资料,世界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与冷血杀手的灵魂访谈,你会发现让你颤抖惊悚的远远不止变态杀手在犯...
《追随直觉之路》内容简介:神话在当代社会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的功能有哪些?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为你揭示神话的4大功能,带你
简明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概论、分论两部分,**章概论主要阐述了中医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如中医对神经解剖和生理的认识,对脑、脊髓、颅神经、肌肉...
教育心理学精要:指导有效教学的主要理念(第3版)(心理学译丛·教材系列) 本书特色 《心理学译丛·教材系列:教育心理学精要·指导有效教学的主要理念(第3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