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时代(修订本)》由李凭所著。
《北魏平城时代(修订本)》论述的是公元398年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所建北魏平城政权的发展历程。
以道武帝为首的一批在中原流亡过的拓跋贵族,由于感受过中原封建制度和文化的影响,积极地推行离散诸部措施,以剥夺部落酋帅的特权,促使拓跋部落联盟迅速解体,建立起新型的平城政权。随后,道武帝推行了一系列仿效中原传统制度的政治、经济措施,特别是建立皇权和官僚系统,以取代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制度,从而将拓跋部推进封建体制的门槛。不过,拓跋部落的遗制仍然顽固地影响着平城政权,在皇位继承中兄终弟及遗制的干扰就是突出的反映,而且由此引发了道武帝末年的动乱。
平息动乱以后即位的明元帝,采纳汉族士人崔浩的建议,以太子监国制消除兄终弟及制的影响,,确立了父子相承的皇位继承制,使其长子太武帝顺利地继承皇位。太武帝即位后继续实行太子监国制,但结果却使太子集团膨胀为与皇权对抗的势力,酿成了太武帝末年的正平事变。事变的结果,皇权与太子势力两败俱伤,母后势力乘机抬头。
由于建立平城政权之前拓跋部尚处于脱离母系氏族社会不久的父系家长制时代,母权制在拓跋部的社会中具有深刻的影响,道武帝为了预防母后干预政治,建立起矫枉过正的子贵母死制度。然而,子贵母死却派生出来保母抚养太子的惯例,进而发展成为保母干预政治的现象。太武帝保母窦氏、文成帝乳母常氏都曾干预朝政。乳母常氏的干政最终导致文明太后的临朝听政,出现了与道武帝建立子贵母死制度的初衷恰恰相反的结果。
文明太后临朝听政是母后权力的特大伸张。不过,它的产生虽然与母权制遗俗相关,却并不意味历史的倒退。此时的拓跋社会脱离部落联盟而在封建轨道上运行已近八十年,所以当文明太后凌驾于皇权之上时,她自己就成了封建专制集权的统治者,而非母系氏族时代部落联盟的代表人物。而且,文明太后推行的太和改制运动使得平城政权基本完成封建化过程,并为其全面汉化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父子相承已经成为传统制度的封建社会里,虽然文明太后可以使她的政治权力膨胀到超越帝王的地步,却无法将这种母后至高的权力像皇权那样自然地传承下去。公元490年文明太后去世,意味太后临朝听政时期结束,标志拓跋皇权重新伸张。但北魏平城时代还延续了四年,直到公元494年,孝文帝为开拓新的政治局面,将国都迁到洛阳,才结柬了平城时代。
北魏政权的演变利用了平城这个政治舞台,平城则借助于北魏政权演变的契机获得跃进式的发展。处于那个时代最突出地位的平城,从介于农耕区与草原区的边陲军镇,一变而成为新兴王朝的京师。当长安和洛阳两大文明古都屡遭战马铁蹄践踏而成为废墟之后,平城迅速聚焦百万人口,形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在此基础上,平城政权在中原推行宗主督护制以羁縻汉族地主豪强,创造了内和外辑的安定局面。
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西南的巴蜀,从西北的贝加尔湖到东南的江淮,各族政权络绎不绝地朝贡拓跋王朝,各族人民纷至沓来地会合平城大古都。传统的农耕文明渗透人强劲的游牧文明之新鲜活力,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运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随着安定统一局面的逐步形成而得到整体的升华。北魏在平城经营的一个世纪,是拓跋历史上最辉煌的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之一。
序章 平城政权发展轨迹
第一章 皇权初建
第一节 道武帝早年经历考
一、罪徙蜀地
二、再迁长安
三、中原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离散诸部考
一、盛乐息众课农
二、河北屯田
三、繁畤更选屯卫
四、离散诸部后的京畿
第三节 皇权的确立与危机
一、乙未、丙申两诏书的意义
二、祸起萧墙
附表一 登国年间部落战争表
附表二 道武朝杀黜臣僚表
第二章 太子监国
第一节 拓跋焘为太子考
一、拓跋焘称谓乖戾析
二、立太平王焘为皇太子辨
第二节 太子焘监国考
一、太子监国权力超越常规
二、明元帝自相矛盾的言论
三、北魏史上首位太子
四、清河王政变中提出的问题
五、拓跋烈是道武帝的同母弟
六、道武帝末年的皇位之争
七、崔浩窥破明元帝的心病
第三节 正平事变
一、正平事变的真相
二、太子监国的意义与弊端
第三章 乳母干政
第一节 道武帝杀刘夫人原因
一、始作俑者
二、“缚父请降”者考
三、卵翼之下
四、矫枉过正
第二节 子贵母死故事
一、后宫常制
二、终革其失
三、前后意义不同
第三节 乳母常氏权倾内外
一、常氏发迹
二、立冯氏为后
三、常氏势力
第四章 太后听政
第一节 孝文帝非私生辨
一、拓跋氏早育
二、“高祖不知所生”解
三、杨椿之语的意义
第二节 文明太后临朝听政
一、两次临朝听政之间
二、冯氏势力
第三节 太后听政的背景
一、冯、常身世
二、活动于政坛的“小人”
三、恒代之遗风
四、北魏宫廷内的女官
五、文明太后的汉文化素养
第四节 政归孝文帝
一、旁落的皇权
二、无法解脱的困惑
三、孝文帝迁都策中的感情因素
四、文明太后对孝文帝的影响
第五章 京畿概况
第一节 京畿发展的基础
一、北魏以前雁北的状况
二、道武帝时期的大移民
三、京畿的初步开发
四、京畿发展基础的奠定
第二节 平城的辉煌时代
一、平城的行政建制
二、平城的基本建设
三、平城郭城的范围
四、平城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畿内众多的城邑
一、近郊三县
二、东北一城
三、东部二城
四、东南三城
五、南部三城
六、西南三城
七、西部一城
八、畿内城邑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畿内外的交通
一、畿内的交通
二、定州大道
三、并州大道
四、北魏全境的交通中心
第六章 宗主督护
第一节 宗主督护考
第二节 社会背景
一、宗族强化
二、坞壁林立7
第三节 羁縻政策
一、针对中原
二、荡而更制
三、矛盾缓和
第四节 推行三长制
一、弊端渐显
二、代以三长
末章 平城时代历史意义
附录
表一 力微至北魏建国前拓跋氏世系表
表二 北魏王朝世系表
表三 北魏平城时代诸帝年表
后记
《咱们的“争气桥”》内容简介:20世纪7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地标,更
本书尝试着提出一个“儒学地域化”的解释体系,通过研究儒学从官方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民间的思想资源这一复杂的过程,展示了不同的
《ClickHouse性能之巅:从架构设计解读性能之谜》内容简介:这是一本通过分析ClickHouse底层引擎架构来解读ClickHouse极致性能的底
秦淮旧梦(南明盛衰录) 内容简介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题,特意选择那些...
《欧亚皇家狩猎史》内容简介:在中东、印度、亚洲中部和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皇家狩猎一直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够标
巨人与侏儒:布鲁姆文集,ISBN:9787508028743,作者:(美)阿兰·布鲁姆(AllenBloom)著;张辉选编;秦露等译作者简介 艾伦·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二輯)》内容简介:三教关系问题在目前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宗教史等研究界受到高度关注,已成为学术界讨论
史家与史学 本书特色 本书回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探寻吕思勉、许思园、范文澜、张荫麟、萧一山、柳诒徵等*有成就与影响的史学大家的学术追求与人格魅力,同情...
《民间影像》(第八辑) 本书特色 《民间影像》以靠前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来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强调细节、强调过程,关注日常生活。建筑、人物、事件,工作、学习、生...
清史讲义 本书特色 《传世经典文库: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本书科学考订了清代种族及世系,揭示了八旗制度的真实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诸多重...
蕉轩随录.续录 本书特色 《蕉轩随录(续录)》为“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系列之一,作者为晚清时人,长年为官,熟悉时务政事,凡见闻所得或读书体会,都记录在册。《蕉轩随...
海上行旅:民国上海游记 内容简介 《海上行旅(民国上海游记)/民国分省游记丛书》是民国时期的上海游记选,是民国人写上海的游记专辑,旨在凸显民国人的旅游意识和旅游...
《认知尺度》内容简介:一个人的认知尺度好比探索心智宇宙的望远镜,一旦将思考尺度抽象变形,无穷大或无穷小,往往会收获新的价值
《美国医疗的社会变迁》内容简介:★普利策非虚构类作品奖、美国历史研究至高荣誉班克罗夫特奖、美国社会学研究重磅奖项赖特·米尔
中国通史-精装珍藏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陈恭禄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专家★ 本书是蒋介石高度肯定、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
二千年间-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二千年间》是胡绳早年的作品。*初连载于《中学生》杂志,后结集,在大中学生间广泛流行,深受叶圣陶、吴晗、龚育之等赞赏。长时期以来,...
中国历史文选 本书特色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繁体版)》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典型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学生介绍一点...
《三千年前那朵静夜的莲开》内容简介:隐世才女白落梅品味《诗经》之美,带你重拾内心深处被遗落的诗性与感动。在一卷《诗经》里,
《三国史话》内容简介: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
《震颤与回响》内容简介:物理学家眼中的宇宙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的身体和呼吸的空气,踩在脚下的大地,每天都要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