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一书按道理说译作《美利坚民族史》可能恰当一些,但未免太一本正经了。国内学者引用此书时有译作《美国人民的历史》的,我对“人民”二字向来敬而远之,还是免了罢。作者夫子自道,说这部作品是一次“爱的劳动”(This work is a labor of love)。当然是对美利坚民族的爱(约翰逊本人是英国人),既然如此,在我这样的俗人看来,那总该多说好话才是。但约翰逊并不这样。于是我们得以看到,在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包括华盛顿)背后,还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一面,看到了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种种弱点,甚至缺陷。
此书从英国最早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写起,一直写到了20世纪末,也就是克林顿时代,时间跨度大约是400年。作者尽管不是学院派的历史学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从“后门”进入这个领域的(I entered the study of American history through the back door),但约翰逊的案头工作应该说相当扎实,书后的Source Notes差不多就相当于一本不厚不薄的书。书的封面上印着《福布斯》杂志的一句评语:“This audacious book is a magnificent achievement.”至于是否恰如其分,那只能交由读者判断了。
评论:
书、艺术与风格(Books, Atrs and Manners)
约翰逊以一句鼓舞人心的话把美国的故事带向了一个稍嫌突兀的结尾:“在一个成功的音符上结束这部美国人的历史再合适不过了,因为,美国人的故事,本质上是凭藉智慧和技巧、凭藉信仰和意志的力量、凭藉勇气和坚持来战胜困难的故事。”好吧,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但约翰逊的读者不能不对他的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正是凭借智慧、技巧、信念、意志力、勇气、尤其是坚持不懈,来战胜叙事性历史学家的困难。在这种通俗风格的历史写作上,约翰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他自己,而且,尽管在这样一本书中,某些失误和乏味的部分不可避免,但他没有辜负他作为一个学者和一个作家的盛名。
《美国人的历史》一书证明了:历史也可以是文学。
——迈克尔·林德(Michael Lind,1964~)美国作家,先后在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教,曾任《纽约客》(New Yorker)、《哈珀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等杂志的编辑或签约作家,出版过很多部关于美国历史、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著作。
大片(The Big Picture)
这是一部现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历史,撰写这本书的人可算是第九大奇迹。在扯到美国人之前,我们不妨快速回顾一下保罗·约翰逊这个人。约翰逊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平面媒体和电视新闻记者,在不同的时期先后担任过知识分子左翼周刊《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的编辑,伦敦一份有点守旧的杂志《旁观者》(Spectator)的专栏作家,以及平民化的保守党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的犀利而直率的专栏作家。人到中年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当中大多数人开始研究养老金手册的时候,约翰逊开始研究历史。之后他写了一部英格兰民族史,一部犹太人的历史,一部现代世界史,以及一部现时代诞生的历史,中间作为放松,他快速地研究了诸如上帝、知识分子和约翰·梅杰的保守党政府这样一些课题。如果这些历史研究是轻松活泼的快照的话,那应该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事实上,他的每一本著作都是包罗万象的全面记述,篇幅通常在800页到1000页之间,不仅仅是对大量历史研究的概括,而且以轻松活泼、可读性很强的散文把它打造成了一部条理清晰的叙事篇章。
——翰·奥沙利文(John O'Sullivan,1942~)。英国政治评论家和新闻记者,曾任《国民评论》(National Review)的总编辑,现为自由欧洲电台的执行主编,其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总统、教皇与首相:改变世界的三个人》(The President, the Pope, and the Prime Minister: Three Who Changed the World)。
上卷第一部 “一座山上的城”殖民的美国,1580~1750欧洲与大西洋彼岸的冒险 3罗利,原版美国人,洛诺克灾难 11詹姆斯敦:最早成形的据点 24五月花号与影响未来的事件 29“被拣选民族的自然遗产” 35约翰·温思罗普和他关于自由的“小演说” 40罗杰·威廉斯:第一个异议者 50马里兰的天主教徒 58殖民地时期美国的原始构成 65卡罗来纳:第一个蓄奴州 76科顿·马瑟与清教徒乌托邦的终结 83奥格尔索普与早期的乔治亚 88为何对殖民地的控制行不通 93费城的崛起 99议会VS总督 105大觉醒及其政治影响 111第二部 “神圣地维护自由的宪法”革命的美国,1750~1815乔治·华盛顿与对法战争 123英国领导层的无能 129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角色 135托马斯·杰斐逊与《独立宣言》 144托马斯·潘恩的刺激效果 153华盛顿,独立战争,以及欧洲的介入 159爱国者与亲英分子:第一次美国内战 171制宪会议 177批准之争 189公民身份,选举权,及“多数暴政” 196宗教在宪法中的角色 202总统职位,汉密尔顿,及公共财政 208华盛顿的成功和他的告别演说 218约翰·亚当斯与欧洲战争 225约翰·马歇尔的重要价值 230杰斐逊充满矛盾的习惯和性格 236路易斯安那购买案 246麦迪逊的愚蠢错误及其惩罚 250安德鲁·杰克逊,机器之神 259杰克逊与印第安人的毁灭 261第三部 “普通而快乐的庸才大行其是”民主的美国,1815~1850高出生率与移民潮 275廉价土地的市场 281宗教教派的蔓延 288南方的崛起与棉花大王 299密苏里妥协 307亨利·克莱 311杰克逊民主政治的来临 317反对银行的战争 339美国的农业革命 346运输与通讯革命 351波尔克与墨西哥战争 357托克维尔与新兴的超级大国 374南北战争的意识形态 383爱默生与美国文化的诞生 386朗费罗、爱伦·坡与霍桑的心理 393文献索引 405中卷第四部 “近似被拣选的民族”内战的美国,1850~1870皮尔斯与布坎南时代 3内战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12林肯的崛起 15维护统一的中心问题 221860年的选举 25杰斐逊·戴维斯,及南方为何打仗 29为什么南方实际上注定要失败 39教会与内战 46将军们之间的战争 52葛底斯堡:“太糟了!太糟了!啊!真是太糟了!” 57林肯的胜利与悲剧 62安德鲁·约翰逊与两次重建 76第五部 “拥挤的人群与金十字架”工业的美国,1870~1912现代美国及其成熟过程 87大移民与“大想法” 88印第安人与移民者,牛仔与亡命徒 91边疆的重要性 99铁路的中心地位 107强盗资本家真的存在么? 111卡内基、钢铁与美国的慈善事业 124皮尔庞特·摩根与华尔街 130托拉斯与反托拉斯 133巨型城市:芝加哥与纽约 143都市里的富人与穷人 151美国的科学与文化:爱迪生与蒂凡尼 153丘奇、比尔施塔特及无边风景 159把奢侈品带给芸芸众生 165劳工的崛起与扒粪运动 170标准石油与亨利·福特 175民粹主义、帝国主义与西美战争 181西奥多·罗斯福与他的黄金时代 188第六部 “第一个国际化国家”多民族融合的美国,1912~1929伍德罗·威尔逊的意义 201教育与等级制度 204中央集权的出现 209威尔逊的立法胜利 211麦卡杜与战争的来临 213凡尔赛的灾难与国际联盟 221哈丁、“常态”与政治迫害 228女人溜达着出场了 229限额与国内移民 233哈莱姆现象与多种族文化 236原教旨主义与美国中部 243禁酒令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246旧金山、洛杉矶与加利福尼亚的极端主义 255廉价电及其戏剧性的冲击 261好莱坞 263爵士乐的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 270种族偏见、流行娱乐和向下流动 275哈丁与历史解构 280柯立芝时代与最小政府 285二十年代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繁荣 290文献索引 297下卷第七部 “除了恐惧本身之外,没什么可恐惧的”超级大国的美国,1929~1960政府的信用管制与华尔街的崩盘 3大萧条影响为何这么深、持续时间为何这么长 10伟大工程师的失败 14罗斯福与1932年的选举 21新政神话 26罗斯福、大企业和知识分子 33把民主党转变成多数党 37美国的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 42罗斯福、纳粹分子和日本 50战时的美国,生产的奇迹 52罗斯福、斯大林与苏联的得寸进尺 61杜鲁门的崛起与冷战 64核武器与日本的战败 70杜鲁门主义、马歇尔援助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75美国与以色列的诞生 88朝鲜战争与麦克阿瑟的下台 91艾森豪威尔、麦卡锡主义与流行社会学 96波托马克河畔的虔诚 107第八部 “我们愿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重负”解决问题、制造问题的美国,1960~1997媒体的激进转变 113乔·肯尼迪与他的皇太子 1161960年的大选与卡米洛特神话 120太空竞赛 125猪湾事件与导弹危机 127林登·约翰逊与他的“大社会” 136陷入越南的泥潭 144尼克松与“沉默的大多数” 153民权运动与校园暴力 157水门事件与弹劾总统 163国会的统治与美国的低谷 169卡特,1980年的分水岭,及里根主义 175重整军备与苏联的垮台 190布什的间歇期与克林顿的腐化 194世纪末的美国及其奇思妙想 203怀斯与现实主义复兴的意义 208司法侵略与诉讼社会 210缪达尔的有害遗产 214语言、堕胎与犯罪 221家庭崩溃与宗教迫害 228女人的胜利 233文献索引 239译名索引 261
《指尖上的中医:中医大夫的家用小儿常见病治疗笔记》内容简介:本书为几位中医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平时治疗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总结,
清宫武备兵器研究-[彩色图文版] 本书特色 清宫武备即清宫军备,指清宫的武器装备。包括清朝皇帝、王公大臣、八旗官兵等使用的甲胄、武具、火器、庐帐等。“武备”一词...
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 本书特色 2012年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名 获奖理由:《倒转红轮》以俄国20世纪几个知识分子代表和19世纪几个知识分子类型...
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 本书特色 冶史者都以治中亚史难,首先就难在史料这一关。中亚是古代几大文明连接,中间地带,对于古代几大文明区而言,都是个遥...
《中国天气谚语志》内容简介:天气谚语其实源自生活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聊“天”,其中精彩的部分被记载、被检验,然后得以传世。曾经
《中国史学入门》由顾颉刚的史学讲义整理而成,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史概要、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杂史、经学、汉学等。作者简介
《嫌疑人》内容简介:心理医生约瑟夫·奥洛克林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然而这一切都在转眼间崩解。年届不惑的他被确诊罹患帕金森症,
爱上历史丛书(全八册)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葛剑雄教授是国内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其作品广受读者好评。其余七位作者皆为复旦大学著名...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内容简介:假如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取得胜利,或是希特勒的德国取得了“二战”胜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是否
山居存稿(续编)-唐长孺文集 内容简介 唐长孺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分期魏晋封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一生治学谨严,论著宏富。《山居存稿续编》为《唐...
《牛津通识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简介:一战是人类历史上头一次真正波及全球的战争,其爆发的原因、战争的发展、舆论的变化,都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 内容简介 本书从题名的姓氏、官爵、里居和亲属关系,阐明了关中古部族的名类渊源、地域分布、姓氏变迁、婚姻关系、阶级分化、部族融合以及...
《咖啡馆的梦想与现实》内容简介:如何开一家赚钱的咖啡馆?咖啡女王给你答案。一小时的轻阅读,带来理念与实践的巨大飞跃。开一家
故事再次反转:在众义士及朝中贤臣的积极努力下,余玠重新出山,再掌四川帅印。为打开局面,重启山城抗蒙方略,余玠、俞兴等将领
老照片-第一0八辑 本书特色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
本书原名《方面军司令员战争回忆录》(1941-1945),作者苏联元帅科涅夫(1897—1973年)是苏军著名军事统帅,苏联1945年5月战胜
辛亥革命研究论文集-上.下卷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金冲及,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主要研究辛亥革命和中国现代史,发表《辛亥革命...
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1895-1937 本书特色 《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主要介绍海外学者在中国城市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已出版《西方音乐家的上海梦--...
這裡是李白的故鄉,古絲綢之路,中國推行「一帶一路」的核心所在;這裡資源豐富、商機無限,但卻又政治詭譎,種族衝突不斷——這
(函套装)全民阅读经典书系:资治通鉴(套装共8册) 本书特色 ★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本套书节选了其中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