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问世于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十四年),在这一年里,有好几位后来一度影响学问思想界的大人物出世,比如,德国的韦伯、英国的霍布豪斯、西班牙的乌纳穆诺以及后来成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之一的席勒。这些人物无不表明,那个时候,欧洲的学术思想正前浪推后浪地向现代化迈进,与现代“学术规范”接轨。 而本书却似乎不合时宜地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宗法”制度,全书共分五卷,前三卷依“信仰”—“家庭”—“城邦”的顺序论述古代的城邦政制,从而表明,古代的城邦政制基于宗教信仰和家族制度;第四卷论述古代的“平民革命”,第五卷论述古代城邦制度的消失。
中译本序言(刘小枫)
1984年版前言(阿尔多)
导言
卷一 古代人的信仰
第一章 对灵魂及死亡的信仰
第二章 对死者的敬礼
第三章 圣火
第四章 家庭宗教
卷二 家庭
第一章 论宗教是古代家庭的组织原则
第二章 婚礼
第三章 论家庭绵延、禁止独身、无育离婚、男女不平等
第四章 论承嗣与出继
第五章 论亲属关系;论罗马人所谓的男系亲属关系
第六章 所有权
第七章 继承权
1.古代继承权的性质与原则
2.继承权属于男子而非女子
3.论同辈继承
4.出继与承嗣的结果
5.最初并不存在遗嘱制度
6.家产的不可分性
第八章 家庭的主权
1.古代父权的原则及其性质
2.父权种种
第九章 古代家庭的道德观念
第十章 罗马与希腊的氏族制度
1.古代著作中的氏族
2.关于罗马氏族的几种流行解释及我们的看法
3.氏族是具有最初组织与统一的家族
4.家庭的扩充;奴隶与被保护人
卷三 城邦
第一章 胞族与部落
第二章 新的宗教信仰
1.自然界的诸神
2.新宗教与人类社会演进的关系
第三章 城邦的形成
第四章 城市
第五章 对筑城者的敬拜:关于埃涅阿斯的传说尼。
第六章 城邦的诸神
第七章 城邦的宗教
……
卷四 革命
卷五 城邦制度的消失
附录
历史不是镜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透过当代审视古代的著作,作者通过《列子》《史记》《后汉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将真实的历史人物故事置于古今人性相通的...
故宫学刊 二零零八总第四辑 内容简介 故宫、故宫文化与故宫学,是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故宫建筑、文物收藏及与此相关的人和事,三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公共必考课程指定教材,按照2015年修订的该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编写。本书兼备思想政治理论课...
《Word/Excel/PowerPoint 2013三合一从新手到高手》内容简介:本书以零基础讲解为宗旨,用实例引导读者学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 Wor
《云南迪庆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教程》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的训练与教法编写的实用性藏族民间舞蹈教材。
《希望的源泉:文化、民主、社会主义》收集了雷蒙·威廉斯的早期著述以及晚期的主要论文和讲座,并首次收录了他后期的重要政治著
拜占庭的巅峰:从光复时代到曼齐刻尔特: 本书特色 “拜占庭”曾引起西方许多代人的想象……诺里奇伟大的三部曲并没有消除这个词的神奇,却又赋予其人性。——《独立报》...
权力无所不在,但权力的存在又极为复杂而深奥,常以莫测的方式运作。人人都是权力的追逐者,都想在权力的游戏中一争高低。因此,
《算法的力量》内容简介:★数字时代的政治启蒙读物,追问21世纪关涉所有人生活的重大问题。21世纪,数字技术即政治本身,我们必须
玉道行思 本书特色 孙海芳所著的《玉道行思》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蠡测玉石之路”为题,以纪实文学的笔调,生动叙述了一次有关甘肃史前玉石文化的考察过程,重点对齐家玉...
敦煌文书与夷教研究 内容简介 林悟殊所著的《林悟殊敦煌文书与夷教研究》收入了林悟殊教授关于敦煌文书与夷教研究方面的26篇论文并附有著译目录,内容主要有二...
《案例刑法研究(总论)(上下卷)》内容简介:本书以实务判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根据刑法教义学理论知识,对一
《企业即算法:实现指数级增长的敏捷转型之道》内容简介:企业需要在多变的世界中解决规模增长、组织柔韧性、效率之间的矛盾。在中
老苏州:水巷寻梦 本书特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杜荀鹤简朴的诗句勾画了一个令人神往的老姑苏城。这个富庶的江南宝地让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全两册)》内容简介:盛极必衰是历史的规律,从古至今无一例外,没有任何手段能逆转。但没有哪个国家能
1938:1113长沙大火 内容简介 “文夕”大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而引起的,这场劫难的罪魁祸首是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军事当局战略失误,国民党湖南军政...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本书特色 “元规则”这个概念比“血酬定律”提出得更晚,也更加深入。这个概念触及了生命、生存资源和资源分配规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文...
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日》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
该书不仅对早期现代主义在政治环境下的诸多方面做了精彩的探索,更体现出最具才干与雄心的巨匠研究思想史这门学科所用的方法,同
五代十国大变局 本书特色 五代十国夹在盛唐隆宋之间,并在大辽的压制下显得毫不起眼。然而,单论这段历史过程的曲折、其中斗争的残酷、命运变幻的无常,混乱时代特征丝毫...